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
作者:景维民 周立群
求来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必然有国家的目标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解决不好,未来势必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解决的思路是,在充分尊重国情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目标与市场目标的统一。在政策上把各高校的目标多元性变为一个学校目标的单一化,但不同学校具有多样性的目标。所谓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的统一,就是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主要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而在微观层次上由各高校自己确定自己的目标,国家并不加以干涉。例如,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建设经费等方式来宏观调控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管理上为各高校划定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而具体的定位却由各高校自己确定。这就有利于促进各高校一方面对市场的重视,另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
但是,南开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应该成为向重点大学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的源泉。这种人才国家是需要的,但数量上不是很大的。因此,应当缩小理论经济学的招生规模。
2.调整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
我们尝试性的提出中国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思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素养为主,工具为辅,打好基础,史论结合,突出实践,紧跟前沿”。
“素养为主”指的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所谓“经济素养”就是一种能用经济学思维抽象力思考问题的能力。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门社会科学,其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如果只会一些工具性的东西但没有经济素养这个最重要的“灵魂”在里面,结果只能是“百无一用”。培养经济素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美国一些大学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麻省理工等大学的经济系就对本科一年级的新生实行“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在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多个领域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打下经济学思维抽象力的坚实基础,二年级才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制度有利于在宽厚广博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经济素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考察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新的经济思想都是从物理学、生物学等研究中汲取营养而产生的。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深刻的思辩性和逻辑性能更能促进学生“经济素养”的培养。我们搞了一个问卷,问卷调查的结果支持了这一点,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68%的受调查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更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在具体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既要在拓宽学生的视野上下功夫,同时更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抽象力。
“工具为辅”指的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要在强化经济思维抽象力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这里的分析工具主要指的是数学方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计量、数理与统计模型。在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经济学走封闭式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发展中国的经济学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就必须与国际接轨,而与国际接轨首先就体现在对数理分析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上。应该认识到,目前国内外批评经济学数学化的现象并不是完全否定数学在经济学发展中的作用,只是表明了对数学“滥用”的担忧,数学作为一门有力的分析工具具有很多文字表述方法难以企及的优势。比如一些经济学的假设条件用数学可以很清楚地描述出来,论证推理过程系统严密,在对问题的论述过程中不会出现逻辑性的错误,避免了交流中对某些概念的歧义,对于一些问题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等等。只要避免“为数学而数学”这种混淆工具与目的的做法,合理地利用数学工具,完全可以使之成为证明经济思想的强大工具。但应该再次强调的是与经济思维抽象力相比,数理工具处于“辅助”的地位。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回答“西方经济学有什么地方值得政治经济学借鉴(可多选)”这个问题时,选择“数学化”、“分析方法”和“实证态度”三个选项的比例分别是41%、71%和67%,可见大多数受调查者更加接受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不局限于“数学化”上面,本末倒置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打好基础”就是要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基础课不仅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前提,体现经济科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是进行专业研究和获取新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基础课教学改革力度,要根据基础课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的课时量和教学内容结构的安排,以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基础课教学获得较为深厚的知识基础。
“史论结合”是指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做到史论结合。从实际情况看,学习中国古代经济历史和近代经济史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外国经济史也能让学生从中摸索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济规律。此外,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等内容能让学生了解各种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对经济理论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当前流行的经济学的理解。当前很多经济学的学生不愿意学习经济史、经济学说史之类的课程,对于从古典经济学以来的经济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都不甚了了,这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也是不利的。当然,这也与目前经济史之类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关系。经济史类课程的建设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在教学方面,经济史课程的教授不能只讲历史,应该做到“史论结合”;在针对本科层次学生的教材编写方面也应该尝试破除编年史的惯例,可以进行专题性质的讲授,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史类课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突出实践”意味着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来考虑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对于实践教学要更新观念、拓展视野。
“紧跟前沿”,要求我们必须以批判的眼光、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国内外的新思想、新方法。一方面,中国固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这个环境下继续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即使是西方经济学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学科,在旧有的学科里面也存在新的发展。拿现在的原版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与几十年前的作一下比较就可以明显发现这种变动的趋势是多么猛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经济理论。体现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就是我们必须做到尽量使旧有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国际经济学界最前沿的进展,而不要只局限于原有的体系(比如原来的微观经济学就并没有博弈论的内容,但现在博弈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同时,应该开设一些课程对国际经济学界出现的一些“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