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
作者:景维民 周立群
关键词:新形势;经济学;课程设置
经济学教育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和社会对经济学专门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既要求我们对社会经济形势变化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判断,又要求我们适应这种变化调整课程体系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一、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1.经济学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争议性问题日益显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经济学的国际化是开放经济的必然结果。经济学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改革未来的走向上。在经济学国际化的过程中两个问题备受关注。一是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二是经济学的数学化问题。我们发现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倾向;二是固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重视不够的倾向。前一种倾向并不突出。这不仅体现在各基地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及教材建设中,也体现在各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认识比较清醒上,普遍认为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我国才成功地改革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反,那些以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搞改革、求出路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则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蒙受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也理所当然地是中国经济学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指南。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繁荣与发展中国的理论经济学,不能排斥对西方经济学的借鉴,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借鉴现代西方各种经济学流派的优秀成果,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二是经济学数学化的问题。近十年来,在我国经济学教育中也开始出现了全面数学化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与片面接受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分不开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数学模型就很难在一些期刊上发表,有学者专门对我国的两本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作了统计,两本期刊数学化文章的数量分别从1994年的4%和11%激增到了2004年的60%和80%。[1]由于除部分顶尖期刊外大多数学术期刊没有完善的匿名审稿和同行评议制度,造成了大量空洞的、没有现实意义的纯粹用数学来“镀金”的文章充斥于学术刊物。就连数理经济学大师里昂剔夫也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批评:“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把读者从一套又一套多少似乎合理却完全任意的假定,引向阐述精确而与实际毫不相干的理论结论。……经济计量学家则把大体上相同的一套又一套的数据和具有一切可能形式的代数函数相拟合,却未能以任何明显方式推进对现实经济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系统的了解”。[2]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经济学者日益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一方面要反对经济学数学化倾向,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经济学的数学化问题。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就要重视设置数学类的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模型方法也应当受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数学的“形式”化,但要恰当地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2.经济学专业分工日益细化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我国普通高校经济学类专业得到空前发展,本科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全国6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500多所开设经济类专业,形成了校校办财经的新格局。过去,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类本科专业点主要分布在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但近年来,农工和师范类大学也普遍开设经济类专业。目前,在2866个本科专业点中,理工科类院校拥有971个专业点,占全部点数的33.88%:综合性大学拥有623个专业点,占全部点数的21.74%;财经类院校拥有537个专业点,占全部点数的18.74%;农艺类院校拥有189个专业点,占全部点数的6.59%。可以说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四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
在经济学类专业分工日益细化的条件下,就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
3.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在一定意义上讲,高校实际上与企业一样,只有向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不同时期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在今天学生的实际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已成为衡量高校培养学生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是社会需求主要考虑的方面。社会用人单位对求职毕业生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就应该考虑如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向社会提供综合素质高、实际能力强的人才已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向我们提出了几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规模如何定位;二是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模的变化如何调整课程设置思路和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三是怎样突出实践、更新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四是如何夯实理论基础,紧跟学术发展前沿。
1.要进一步明确基地人才培养目标,缩小招生规模
从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不一致,一方面,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懂理论又懂应用,是一种混合型的人才。另一方面,又都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成为社会精英(虽然这和重点大学相关,越是重点大学的这个要求越明显,但大多数学校的目标仍是这样),成为从事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也有的学校还认为应当培养合格公民。这表明各高校在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上并不明确,有很大差别。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经济学本身是以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为目的的,因而它应当是面向市场,并为市场服务的;同时,中国又处于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因此,市场因素在高校培养目标上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而且学生的就业只能依靠市场来加以解决,如何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是各高校长期面临的不可逃避的一个根本问题。但另一方面,高校的经费又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因而高校在培养学生上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