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

作者:佚名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无论是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形势,还是国内金融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历程,都对我国金融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金融学科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不仅需要在总量上加快培养以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而且需要在结构上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这是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
  本文对我国金融学教育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分析,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一,是由黄达教授经过国内、国外认真调研后撰写的著作《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其二是由张亦春教授主持、由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九所高校共同承担、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之“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课题项目,主要成果为《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其三,是由王广谦教授、张亦春教授、陈雨露教授、史建平教授共同承担、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主要成果为《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其四,是2006年8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学科组下发的由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设计、旨在调查我国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学科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以下简称“06问卷”),截至2006年10月15日共收回有效问卷52份,分别由来自国内49所重点大学和普通院校的金融学科负责人完成,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问题一:部分院校金融学科的专业定位仍有待清晰
  
  专业定位问题关系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对于明确教学目标、界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一系列问题具有指导性作用。专业定位不清晰,势必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和教材建设、教改实践等各个环节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拖累了学科整体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客观上对金融学科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调整要求,而国外金融学科“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并行发展的格局,更是对我国金融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给部分院校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扰。当金融专业设置在经济学院时,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和金融中介学等是最重要的必修课程;而当金融专业设置在商学院时,则特别强调金融市场实践问题或微观金融问题,将金融纳入管理学范畴,于是与企业管理密切联系的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金融中介学、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市场等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这表明国外金融学科在各个大学的发展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因而实在没有必要为国内高校建设和发展金融学科强行指定某一模式。不过,从国外一流大学来看,“商学院模式”在规模和影响上似乎更胜一筹,这一点也的确值得注意。
  近年来,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定位问题展开了数次大规模的讨论。虽然人们意见不一,但争论过程中都对彼此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这让所有人对“金融”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对于学科发展而言无疑是件好事。“多元选择,百花齐放”,是学者们反复争论后得出的一个学科定位总体原则,这显然符合“大学要根据各自优势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也必然是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的共同规律。
  “06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对本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时,12%表示很好,79%认为比较好,说明绝大多数人对当前的金融学科定位是持肯定态度的;关于“重点建设专业是如何选择的”,67%的被调查者提到“根据专业的实力”,反映出学科定位总体原则的适用性。
  然而,“06问卷”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被问及“要改善金融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应重点抓好哪些工作”时,仍然有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明确培养目标”一项,这是否表明一些学校的金融学科定位其实并没有十分明确,以至于在学科负责人看来依然是迫切需要完善的问题之一?又如,在回答“培养人才”类型时,35%选择“实用型人才”,65%选择“实用型和研究型混合”;但是在阐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原则”时,40份有效问卷中,有28人(占比70%)特别强调“实用性”或“应用型”,20人强调“基础理论”或“研究型”,仅14人提到“综合素质”或“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否暗示着一些学校尽管表面上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学科定位,但是在实践中并未真正协调好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侧重以及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衔接与配合等问题,从而在学科定位上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明显差距。
  
  问题二: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完善,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我国金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304所大学或学院(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编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设立了金融学专业,而且作为热门专业,每年的招生规模增长很快。但是从高校人才的输出效果来看,其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乐观。
  首先是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金融专业毕业生总量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的需要,合格、优秀的金融人才仍然是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紧缺人才之一。与此同时,设置金融学专业的各个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一些重点大学在金融学科建设方面不断突破,已经接近甚或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有不少院校还远远落在后面,导致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院校的师资力量准备和硬件设施更新没能跟上扩招的步伐,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当数量的学校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除了本、硕、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外,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上差异不大,缺乏科学的衔接与协调,而且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操作型人才的比例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或人才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于是,一边是众多的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政府部门总是感慨优秀金融人才太难得,特别是在应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平淡无奇者多,出类拔萃者少”;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另一边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对此,未能及时调整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06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考研或上研的比重主要集中在10%至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