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关于大学语文师资等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俞纪东

学也可以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应该说,网上课件的制作给课程教改留下不少启发,而最大的收获应该在这里。教育观念的更新,可能是课程教改的核心问题。
  
  四、思考之二: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是永无止境的
  
  大学语文的教学随意性比较大,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取舍自由,往往各显神通,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教师上课,就如同厨师掌厨,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厨师手里,烹饪出的菜肴的质量会有高低,原因是各人对“材料”的领会与体悟有深浅,处理与加工不一样。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有少量与中学语文重复,这并无大碍,且不说经典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就是大学的教法也决不会与中学雷同,否则,大学语文课就难免“高四”、“高五”之讥了。
  1995年9月第一次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即今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国家教委正式启动在52所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1996年4月,国家教委高教司正式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语文·出版前言》,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起各版《大学语文》)高教司对大学语文课程作这样的定位,显然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宏观思路密切相关。其后,在199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推广到全国所有普通高校。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于是,社会各界又开始关注起大学语文教学来。1980年以后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最初的20年始终摆脱不了“补课”论的阴影,但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逐渐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见教高(1998)2号文《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大学语文教学至少在三个层面上,与“人文素质教育”直接相关:
  首先是知识(及能力)的层面。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任务,这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的长期的使命。关于这一点,无须赘言。
  其次是文化的层面。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十分艰巨。比较而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都可以循序渐进,或许容易一些,而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家园的建造、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是最难操作也最不易见成效的。余秋雨先生说:教师就要“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游戏,目的无非是让参预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千年庭院》)。这句话或许有点绝对,却很有分量。教书育人,大家都懂,但真正要做好它,是不那么容易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要实现这个目标,高校能否培养出“四有”人才应该是一个关键。
  纵观中外名校的办学理念或校训,例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剑桥大学的“培养有教养的人”,哈佛大学的“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等等,无不渗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性回归。国内高校的著名教授纷纷参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就是希望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凸现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像一架飞机,“两课”与大学语文是双翼。厚德载物,展翅翱翔,靠的是强有力的双翼。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受到重视,教育部门的领导要像抓好“两课”一样抓好大学语文的建设。
  第三,是思想的层面。有人认为,在今天的转型期社会里,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的技能。因此,关于思考力的教育,关于批判性的思想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实,与能力、技能相比,信念、理想和思想更要紧,正如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所说:“大学更重要的是产生思想,对民族精神的支撑。我们知道的比较成功的西方大学也是这样在做的,这就是为什么北大自始至终都很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建设以达到与理工科的平衡的原因。因为,大学是研究、学术与思想的中心,它不仅要为国家创造出眼睛看到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理念。”(见2004年1月8日《社会科学报》第5版)
  大学要出人才,要出有思想的人才。在这一点上,以传承文学、文化经典为己任的大学语文课程,自然能发挥出应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该强调的是,在当今跨文化的交往和相互促进中,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不熟悉世界,也不能不熟悉自己的祖国。只有深入地了解祖国的过去与现在,继承先辈们的思想精华,才可能带来人的价值多样化不断增加的前景,才可能开创一个真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好未来。
  知识(及能力)、文化和思想三个层面的素质教育内容,大量存在于文学与文化经典作品中。但是,能够判别哪些作品适合做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训练,哪些作品适宜进行文化层面的开拓,哪些作品可以在思想上展开探究与讨论,这要看教师的素养与功底。在某些优秀之作中,我们甚至能发掘出不同层面的积淀。文学的因子呈网络状,它可以牵引至无穷,至于探索到哪里为止,完全取决于教师。
  
  五、思考之三:大学语文的命运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不是一门“法定”课程,国家教委高教司1996年的指示只提:“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语文·出版前言》)课程地位低,忧患意识重,这是大学语文教师长期的心头之痛。我校大学语文教师也一样,这么多年来,我们心里想的是要保住饭碗,要把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好,而且一定要比别的课程建设得更好,这也就是我们甘愿奉献、在校内领先一步、积极投入课程建设、全力制作教学课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语文“遭遇尴尬”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其成因有多方面。多少年来,大家总想改变这种状况,大学语文研究会和有关专家发了许多呼吁,但至今未见实效。也许,在今天,我们应该重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出一些令人信服的成绩来。在有些高校,大学语文只是一门选修课,那里的大学语文教师压力更大,但他们坚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