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我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黄鲁成 苗 红 罗亚非

不完善;(3)毕业设计内容较单一,通常只做施工组织设计,结构计算和制图训练较少。上述问题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若不解决,将制约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
  我们还可以发现,另有25%学校选择其他毕业设计内容(形式),这主要是由于工程管理专业覆盖面广,因此可以根据具体工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毕业设计形式。
  (5)专业服务领域
  专业服务部分,不仅能反映学校办学倾向、学生就业倾向,也能反映出各工程领域对该专业的需求状况。所以,我们对102所学校的工程管理类专业服务的工程领域进行调查(多项选择题),服务于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油气工程、交通工程、其他工程、无特定工程领域的比例分别为83%、19%、5%、33%、36%、16%,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与某一具体工程领域工程密切相关,其服务工程领域主要是土木工程,其次为交通工程。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建筑工程领域发展情况是一致的。另有35%学校选择服务其它领域,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工程管理专业为多个工程培养管理人才。总之,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在具体工程领域的工作能力。
  
  4.专业师资情况
  (1)教师职称及学历结构
  根据102份调查问卷,我们对各高校拥有工程管理类专业各职称教师数进行统计,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的教师中,近60%的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有1~2名教授,平均而言,每个学校该专业只有1名教授。68%的学校拥有2~6名副教授,超过6名副教授的学校占23%。近59%的院校拥有3~6名讲师,超过10名讲师的院校为11%。工程管理类专业课各职称教师的比例为教授:副教授:讲师=1:3:3。由此可见,工程管理类专业的整体师资力量不是很强。
  学历结构反映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即他们的基础训练水平及发展的可能性。对102份问卷进行统计,得到各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课教师拥有学位的情况:102所学校设该专业的有1643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15%;硕士学位教师比为48%;学士学位教师比为31%。77%的学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是1~3名;44%的学校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是4~8人;46%的学校拥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是2~5人。工程管理类专业课教师拥有学位总量的比值为博士:硕士:学士=6:19:12。近年来,美国著名大学的教师必须是经过博士后训练才可担任。联邦德国高校的教师必须取得博士学位,日本大学助教也要求具有博士或正在作博士论文。由此可见,我国工程管理类教师的学历起点仍然偏低,学历结构中博士学位偏少。
  (2)师生比例
  高等院校师生比是从人力的角度分析高等院校办学力量最重要的客观量化的指标之一。经统计,问卷调查的学校的工程管理类专业课教师拥有教授职称共有256人,副教授职称共有586人,讲师职称共有56人,其他的共有231人,总共教师人数为1634人。学生四年(2001—2004)在校总量为29276名,由此得到师生比为1:18。目前,世界各国高校师生比的平均水平为1:14,[2]我国对高校师生比的要求优秀为1:16,合格为1:18,而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师生比为1:18,刚达到合格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师队伍仍需进一步扩大。
  
  5.学生就业情况及分析
  就业率是分析专业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毕业生分配去向是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技能的主要依据,为此,我们对这两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
  首先分析就业率。我们采用将本专业就业率与学校其他就业率对比的办法来进行,据统计,59%的学校,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居全校前列;26%的学校,其就业率居全校中游。这表明工程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好的社会需求。
  其次,分析毕业生的去向。工程管理专业供需的对口单位较多,学生的工作岗位比较广泛。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施工企业单位为主,还可以到有关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建设监理、工程估价、经济分析、项目评估、造价管理等工作,以及到教学和科研单位工作等。据调查,在去向的首选中,56%选择了施工企业,20%选择了业主单位,10%选择了社会中介,7%选择了政府部门,2%选择了设计与监理机构,5%选择了其他单位。在去向的第二选择中,选择去业主单位和设计与监理机构同为28%,22%则选择了社会中介,12%选择了施工企业。由此可知,施工企业对工程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最大;毕业生的第二去向是业主单位或设计与监理机构。因此,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基础。
  
  6.专业发展趋势
  专业发展趋势与规划,可以从“本科专业发展数量”、“未来前景判断”上去分析,为此,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相关问题,具体结果如下。
  (1)专业负责人对“规模与质量”的认识
  对于问卷一中“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管理类专业是办的太多,还是需要大发展?”这一问题,有如下回答:40%认为“量多、杂、水平差异极大,不需大发展”;25%认为“需要大发展,但要保证质量,满足社会需要”;20%认为“规模适中,不主张大发展”;8%认为“有重点地发展,提高办学准入门槛,而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开设”;7%认为“应由市场和各校的办学条件决定”。
  (2)关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
  对于问卷一中“您如何看待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一问题,主要回答如下:近60%认为“前景好,大规模趋势还将保持,方向应细化、规范化”;13%认为“专业特色优势不断突出”;16%认为“人才素质的提高将对此领域产生巨大影响”;7%认为“前景不容乐观”;其他回答4%。
  
  四、讨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覆盖面逐步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但我们在该专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学科定位不够准确、师资力量需不断加强、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综合办学水平差别较大、有待提高的院校比例大等很多问题。根据影响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提出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明确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对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只有根据定位准确的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确定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定位应为:研究工程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计划、组织、资源配置、指挥与控制等管理问题的学科。我国工程管理教育应走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实用性的道路。培养单位应“突出工程领域特色”不动摇,在充分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管工结合、工为基础、管为主干”的办学特色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一项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