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
作者:李瑞山
的传统相悖,也不利于实用性文体的推广,造成学生语文视野和应用技能的狭窄。
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中国的好文章,又不能仅限于纯粹白话文章即所谓语体文。现代汉语,实包含语体文、浅近文言文体、文白混杂等多种形态,不是一花独放,是多元共生。论及现代文章,于文言白话之别,求其纯已不可得,求其截然划分,遂无必要。现今已非“五四”时期的文化语境,彼时鲁迅的激烈态度,“咒诅”的是反对白话者流,而非全盘抹煞文言的价值。近年有关争议再度纷起,文言文应否进入中学语文课堂,产生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这体现了百年之后,人们对于母语困局的反思,兹事体大,须从长计议,容当另论。最低限度,对那些现代中国产生的著名的文言文献,还是要兼容并包的。此正为联接古今汉语文章传统的纽带。
汉语译文也应当是现代汉语文章的重要部分。好的翻译家,通过将外国语文创作的作品移译为现代汉语,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宝藏。这些外文汉译也应纳入我们的视野。这与前述同理,也不单指语体译文。不计晚清民初,即便近二十年,也有杰出的文言译作行世。
在“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讲读中着眼于“好文章”的标准,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基于近年高级中学的课上和课下的阅读,其现状远不能令人满意。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聘请专家修订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课余阅读作为重要手段,并具体规定了量的要求。各种新编富于创意的中小学“新语文”读本也屡有所见,规模和选材都不断出新。但就现今社会心理、教育体制、升学制度、师资水平、学生负担而论,真正贯彻“新课标”,达到其要求,尚需时曰。不可否认,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动荡,商业炒作,人心浮躁,应试教育阴影徘徊不去,价值缺失,流俗文化风行,阅读日益市场化、快餐化、零散化,导致经典地位名存实亡,人们敬而远之。而动漫卡通、网络文字、短信段子、图文画册、青春速写、流行影视、玄幻武侠、戏说恶搞、言情、励志类读物,成了学生的“最爱”。这样,不但古代作品因文字障碍让学生望而却步,许多现代中国杰出人物的思想、言论,也根本不能进入学生甚至教师的视野。这不能不使人产生切肤之痛。严格来说,我们仍处在晚清一“五四”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而那时以来形成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传统,白话文及其他现代文体写作的成绩,均是弥足珍贵的母语文化资源。其不能被当下人群所汲取,实为学校教育和青年成长的一大缺失。
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责任非轻。在汉语文的教育中,我们有责任把那些蕴含优秀思想文化因子的汉语文章推介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读者。对这一类经典性文章的系统深入的学习,是青年学子形成共同的基本价值和语文取向的有效途径。
再一方面,用新的美文标准即“好文章”的标准选文,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架构,也是顾及当下高等院校各专业对学生汉语文修养和能力提高的期盼。非中文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各类教材、研究著作、参考文献等汉语文字材料的阅读和掌握,是其专业学习的必要基础。
另外,单就提高实际的语文阅读、分析和口说、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来说,对各体合适文章的大量阅读,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通过习读文章,教师讲解要点,分析解说,学生感慨万端,情动于中,熟习于心,对母语的情感日益深厚。语言材料的积累日益广博,就为提高语文修养和实际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从广义的“好文章”的标准这一角度入手,既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向得以明确,又凸显了“大学语文”内容主体构建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立足自身本位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舍此别无更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