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问题与对策

作者:刘 鸣

是从人灌到机灌。教学班偏大,师生比偏高,不能因材施教。考试评价以识记目标为主,对知识内化、知识运用、能力掌握、情感目标关注不够,而且考核方式单一,学生死记硬背,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学习方式几十年没有改变。
  
  5.学校管理问题。在管理体制上,虽然高师院校办学规模普遍较大,但学校权力过分集中在学校层次,学院缺乏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针对本单位学科特点、师资现状、学生需要等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组织设计上,学科越分越细,学院有名无实,甚至同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分散在多个学院。教学组织、科研组织越分越细,学科专业很难融合、交叉、合作,资源不能共享,很难开出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开展合作研究。
  在管理机制上,高师院校没有形成一种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积极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教育。对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理解存在偏差,其实科研与教学并不存在单向的促进或影响关系,科研也可能妨碍、干扰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带来教学效果的改进。国外对大学科研和教学关系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模式,其中稀缺模式、个性差异模式、不同奖励机制模式都认为科研和教学是负相关,科研挤占了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削弱了教学。不同事业模式、不同变量模式、中间变量模式和元分析模式的实证研究则表明科研和教学之间基本上是零相关。认为科研和教学是正相关的只有常识模式和“G”模式。前者认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证明的常识,而G模式则认为成功的科研和成功的教学所需能力是统一的。之所以重教学轻科研,主要是学校的职称评审制度、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分配制度等鼓励教师从事科研而不是教学,从事研究生教学而不是本科生教学。教师没有研究教学、改革教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则无从谈起。这是目前高师院校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严重的问题。
  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刚性有余,弹性不足,对教师的教学自由干涉过多,对学生个性尊重不够,实施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
  
  6.学校与政府权力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学普遍缺乏个性。高校的个性就是指高校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另一所高校的精神品格。一所高校的精神品格是激励包括受教育者在内的所有成员致力于创新的精神动力,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感召力。同时,高校的独特个性对其成员的熏陶既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强烈的、持久的,能够浸润其成员人格的所有层面。有个性的高校是最具包容性的机构,能够容纳其成员丰富多彩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校无疑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二是学校自治度低。自治可分程序性和实质性自治。实质性自治的大学能自主决定其发展目标,一所大学自治度高,尤其是具有实质性自治,可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自治的高校多倾向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其次,自治的高校在管理制度、经费使用、教师聘用、招生、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也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自治程度低的大学就会走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反面。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受到政府较为严格的控制,不能自主设置课程,而且这种控制有越来越强的趋势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三是学校的和谐、自由、宽松的氛围很难形成。创新人才成长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约束较少,身体和心灵都是自由,形成创新型的校园文化。由于政府对学校的自治、学术自由干涉,过多地以行政手段管理学校,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经费使用、人事管理、招生计划等方面受到政府多方控制,学校自主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小,形成了紧张、规训、保守的亚文化,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三、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1.制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学校教学改革规划。大学一般有四部规划: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而作为学校最基本、最重要任务的人才培养却没有一部完整的规划,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是什么?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如何改革?怎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材、专业如何规划和发展?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长远的思考,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思路不清晰。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学校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学改革规划,对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系统、深入的调研、思考,构建一个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学校本科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规格体系、模式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学校各方面工作、教学的各个环节、管理的各个程序都应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统一全校。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尤其是教师教育开放化、一体化、信息化,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以来,高师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方探索和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长期以来受到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水准“双低”的诟病,在学科知识方面既不专也不广,发展后劲不足。有鉴于此,学校应该遵循多样化、开放化、融合化原则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实施优秀生培养模式。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新精英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创造性活动及创造性成果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人们思想火花的进发。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往往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就决定了一个研究集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学校可以将尖子学生集中培养,制订单独培养方案,配备优质师资,为学生成为教育领域领导、骨干教师、教学大师等打下基础。二是探索4+0、4+1、4+2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学科专业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学研究素质好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教师,名牌师范大学尤其应加大硕士学位中学教师培养的力度。三是2+2或1.5+2.5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按大类教育,后段进入专业教育,对学生宽基础、多学科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培养开放型、复合型和科研型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智慧和精神资源的开发者。四是大学+中学培养模式,大学联合中学,聘请中学教师担任导师,师范生每个学期,甚至每个星期到中学见习、听课、教研,也可以上课。这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顶岗实习或者PDS等方式进行。五是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习能力自主修读第二个专业、学位,既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又可以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资的需要。
  
  3.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必须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学习研究的能力,当务之急是要推行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