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作者:丁妙珍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和谐;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
自我和谐是C.R.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C.R.Rogers认为:个体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社会判断取向,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择业效能感(Occupational Choice Self-efficacy,OCSE)是Betz和Hackett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的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过程中的体现。
高职院校学生是大学生整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入学分数较低、学制较短、教学设备与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这些使他们既没有引以为豪的硬件——本科文凭,也缺乏与名牌大学学生甚至普通本科生竞争的心理优势,加之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不够重视,客观上导致了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目前,在对青年学生自我和谐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讨论了自我和谐在性别、城乡、专业及是否独生等方面的问题,但却没有定论。例如,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城乡及是否独生方面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水平,而大学生文理科差异则会导致自我和谐状况出现差异,且不良的自我和谐状况会引发焦虑。王登峰通过对281名大学生的测试发现,自我和谐与SCL—90各因子密切相关,说明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密切相关。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拟对以上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另外,当前对于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对自我和谐影响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姜飞月的研究表明,当个体的职业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个体有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时会更满意,对组织的投入程度更高,而且不易离职;学生的效能感与他们的真实能力是相互独立的,其效能感的高低不一定以他们的实际能力为基础,即使是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效能感也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考察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与其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帮助他们突破对学历与择业关系的刻板理解,发挥择业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与和谐的心理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鉴于此,本文拟以高职学生为对象,探讨高职学生的总体状况和个别差异,揭示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三者作为前因、后果及中介的作用,旨在以学生就业为突破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和谐度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无疑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价值的课题。
研究方法
被试随机选取广东省4所高职院校机电、工商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四个专业中03届(毕业生)、04届学生各1个班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9份,问卷回收率87.3%(见表1)。
测量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由王登峰编制,共35个条目,包含三个因子,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该量表的各分量表同质性信度较高。但编制者王登峰在测试中发现,量表中“自我的刻板性”不仅同质性信度较低,而且仅与“偏执”有显著的相关。认为这一量表的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使用时要慎重。值得注意的是,该量表中“自我的灵活性”得分越高,自我概念就越灵活;相反,“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越高,说明自我与经验越不和谐,而且总分越高说明自我越不和谐。
2.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采用胡艳红2004年编制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问卷的因素结构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职业信息收集、学绩和目标设定六个方面,共23道题目。
3.职业价值观问卷。采用凌文辁等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包括三个因素(声望地位、保健、发展),共22道题目,用以测量大学生在择业时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处理计算出每个问卷各个维度的原始分数,然后运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研究结果
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程度在总体上水平较好,基本呈正态分布,而且低分组学生比高分组学生多(见表2。注:总分越低,自我和谐度越高)。其中,最高分为114分,最低分为44分。量表的设计者经过论证,认为可以将低于74分(包括74分)者设为低分组,将75~102分(包括75分)者设为中间组,将103分以上(包括103分)者设为高分组。
1.高职学生自我和谐总体情况。
2.高职学生自我和谐与常模的比较。经差异性检验,本次调查结果中高职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44.01±8.59)显著低于常模(46.13±10.11),“自我刻板性”得分(18.10±5.20)也显著低于常模(18.12±5.09),说明高职学生自我与经验较和谐,对能力和情感的评价自我同一性较高,较少出现偏执倾向。同时,高职学生“自我灵活性”(47.62±4.91)也显著高于常模(45.44±7.44),说明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比以往的大学生较少刻板与僵化(见表3)。
3.高职学生自我和谐的个别差异。以性别、专业、年级、社会参与为自变量,以自我和谐的三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在性别方面,“自我刻板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F=2.19,p<0.05),说明男生在处理问题时总体上比女生生硬和僵化。(2)在专业方面,“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两个因子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计算机系学生自我同一性差,自我协调能力最弱(F=3.10,p<0.05),工商管理系学生自我协调能力最好,而机电系、应用外语系则处于中间水平。机电工程系的学生自我刻板性得分最高(F=4.46,p<0.01),显示出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处理事情态度生硬,而且较偏执。相反,工商管理系的学生自我同一性较高,自我协调能力较强。(3)在是否毕业班方面,各个因子在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4)在是否党员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因子上,党员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党员(F=-2.57,p<0.05),在总体自我和谐因子上,党员的得分明显低于非党员(F=-2.87,p<0.01)。表明学校党组织在学生保持自我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的各个分量表之间多数存在显著相关,而且在个体择业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