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5期

“猫王”正传

作者:吕纹果




  “娘,让客人进家吧,人家大老远来看你。”随着这声清脆的声音,让王二卯眼前一亮,一个白净秀气的女孩,长发披肩,上身穿一件纯白衫衣,用一条黑色皮带扎在裤腰里,看上去青春健美,王二卯从毛旺那里知道,她叫单丽红,毛旺的大女儿。
   王二卯进了门,从旅行包里拿出一大堆罐头和糖果放在桌上。丽红娘一见到这一大堆稀罕东西,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单丽红坐在王二卯对面的方凳上,关切地问:“俺爹啥时回来?”说起单黑子,他老婆就一肚子怨气:“那没良心的,不回来心净,想他干啥?”王二卯笑笑说:“前几天,师傅就想回家哩,因这一阵子生意蛮好,愿多挣点钱拿回来,可能要晚回来几天。”他面对师傅的家人,怕伤他们的心,随口编了几句瞎话安慰了这母女一番。此时,单丽红抬头望着王二卯,欲言又止。她今年刚初中毕业,高中没考上,也没心思读书了,早就盼着去山外找份工作,走出这穷山窝窝开开眼界,可她家里没人没门路又没路费,真是急死人,为这事母女二人整天愁眉苦脸地叹气。终于,单丽红鼓起了勇气,对他恳求地说:“王哥,山外的工作好找不?俺想出去闯一闯,你领俺走吧。”王二卯一脸为难的神情说:“要说找个工作,也不是啥大事,就怕师母不放心,舍不得你走啊。”丽红娘一听这话,就急忙说:“舍得,还巴不得托给你哩!俺人土脑瓜可不旧,进城去做事,又不是去杀头,傻瓜也乐意呀。”
  “我们公司刚成立,眼下正缺管钱的会计,如果师母同意,这份美差就是师妹你的了。”丽红担心地说:“当会计,我行不?”王二卯不以为然地说:“没事,不会我可以教你,放心吧。”单丽红一听这口气,高兴得跳起来。
  
  双喜临门
  
  天刚放亮,单丽红就跟着王二卯走了。
  日上三竿,不知不觉客车已进了兴隆县城。汽车在古城县里的一角刹住了车,王二卯扯着单丽红的手,急急忙忙地下车说:“师妹,快走,晚了就赶不上火车了。”
  夜风习习,繁星满天。王二卯领着单丽红走出金州市火车站,招手叫来辆“面的”。司机问:“老板,去哪儿?”“鹿春楼酒店。”
  鹿春楼酒店是金州市最讲究的饭店,单丽红走进豪华敞亮的大厅,感觉像进了皇宫,妙不可言。王二卯很体贴地对她说:“师妹,早点休息吧,需要啥说话。”单丽红见王二卯要走,有些胆怯地说:“王哥,别走,我怕!”他安慰说:“怕啥?睡觉有保安站岗哩,安全得很。天晚了,明天我再来看你。”
  次日,王二卯夹着黑色公文包,在街头摆摊处匆匆吃罢早餐,就兴冲冲快步向金州市农行走去。
  杨国财现已升任市农行主管信贷的副行长。他对王二卯说:“今天上午,你把项目贷款材料给我,行长办公会下午就研究,明天100万就划到你公司的账户上了。”
  身穿名牌西服,打着时髦领带,足蹬黑色皮鞋,夹个考究的公文包,派头十足的王二卯迈着公鸭步来到公司大院里。正往墙上刷白灰水的结巴刘见老板回来了,就冲北屋里喊:“王经、经理,回来啦!”王顺发与拐子三闻声来到院里,王二卯向伙计们摆了摆手,兴冲冲地说:“兄弟们,辛苦啦。我这次出马首战告捷。还有一个更大的喜讯,明天告诉你们。往后你们就瞧好吧,咱的买卖弄大发了。按照猫王公司的发展规划,明天开始招收50名工人,录用者待遇从优,先招兵买马,再扯旗开仗。另外,由拐子三负责与设备厂家联系,要抓紧安装调试,一个月之内要保证投入生产。”他在各屋里转了一圈,虚头巴脑地鼓吹了一阵说:“今晚有饭局,工作明天再细说。”
  单丽红跟着他走进中山路大众商场,王二卯给她买了一件连衣裙,两套款式时兴的内衣。他们从商场走出来,已是华灯初上,街道两旁的店铺霓虹灯闪亮,人来车往,比白天还热闹。这两人在街头一家快餐店吃罢晚饭,就步行着回到了鹿春楼酒店。
  王二卯趁她正在兴头上,轻轻对单丽红说:“妹子,哥对你好不?”
  单丽红有些感动:“俺知道你心眼好,难得遇上你这样的人,俺一个姑娘,啥也不懂,在城里就认识你,往后就靠你帮俺了,只要你不嫌俺土气,怎么伺候你,俺也愿意。”他把双手一伸,顺势就把她搂进怀里,两人抱着就亲了起来。王二卯没想到单丽红也像城里人一样激情奔放,犹如在夜间开放的花儿,分外温馨、缠绵。
  王二卯金屋藏娇,又手握百万钞票,觉得真是时来运转。
  
  名声鹊起
  
  这些天,王二卯正走红运,事事顺通。他把单丽红送进一家会计培训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帮他记账数钱,工作学习两不误。为了把公司的业务做大,银行贷款到账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从金州市开发区花50万买了块地皮,准备新建一座现代化的鼠药生产厂;另一方面土法上马,让伙计们抓紧药品生产,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当时,金州市的头头脑脑正热衷于铺摊子、立项目、圈地闹开发。树典型,传经验,显政绩更是地方官们的拿手戏,一不留神儿,王二卯又搭上了车。说来也巧,这天,王二卯在鹿春楼设宴答谢杨国财和他手下信贷科的一帮兄弟。那天,正赶上电视台的名记栾彩虞去农行采访。中午,杨国财就喊上她一起来赴宴。
  王二卯站在门外,满面春风把这帮财神爷迎进雅间。杨国财一见面就把身边那位发髻高挽的靓女介绍给他:“这是金州电视台的名记者,栾彩虞女士。”王二卯冲她一抱拳说:“久仰大名,欢迎光临。本人姓王,卖耗子药的,也算是谋财害命的勾当,罪该万死!”王二卯这样一幽默,还真给她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酒过三杯,按金州的习俗,王二卯端起酒杯跟桌上客人打了个通管儿,以示谢意,话不多全在这酒里去说了。不经意间,他瞅见栾彩虞点上一支烟,用纤纤玉手夹住香烟,漫不经心地送到唇边,吸一口,再颇为老练地吐出一溜烟圈儿。这一系列动作做得娴熟、优美,而且透着那么一种见多识广的潇洒。
  “杨哥,听说你是农行的荤故事专家,给弟兄们来两个?”栾彩虞那双媚眼冲杨国财一放电说。他一脸坏笑地说:“我有一个原则,从不在未婚女子面前讲荤故事。”栾彩虞格格笑道:“呸吧!我懂的玩意你还不一定知道呢。”
  “逗你玩哩,想听?这现成,人进了澡堂子都一个样,谁也文明不到哪去。”杨国财说着就打开了黄匣子:
  前几天,街道办事处管开结婚证的王婶就遇上了件稀罕事儿。那天,本小区居住的一对大龄男女青年,一大早就找王婶来办结婚登记手续。王婶开门见山地问:“你们填好表,再各自把情况介绍一下。没问题了,再办证。二位谁先说呢?”这女子爱好文学,喜欢写诗,非常痴迷,连平时说话都带诗味,她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地说:“俺的基本情况是:一间屋,两扇门,三十八年,还没进过人。”那男人接着说:“我的基本情况是:一杆老枪,两颗子弹,三十八年,没有抗战!”杨国财说罢,顺着来了一句:“谁能猜对王婶说了句啥话,少喝一杯。”
  话音未落,栾彩虞笑道:“这还用猜,地球人都知道。”
  杨国财说:“看来你不傻!”
  栾彩虞反唇相讥:“你才是傻蛋哩!”
  众人哄堂大笑,在这不设防的笑声里,王二卯从中又看出了新门道儿。
  种葫芦靠墙,贷款靠银行,创牌子要靠记者帮忙。王二卯认清了这个道儿,立马就抓住了这个机会,频频举杯跟栾彩虞套近乎。集美艳、性感、迷人于一身的名记栾彩虞好交际,她利用采访的机会,结交了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在金州这地面上,哪个部门的人都能套上关系,多难的事都能搞定。王二卯对她的能耐早有耳闻,他想如果借此机会抓住她,将来为企业扬扬名,把“猫王”这块牌子亮出去,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打开产品销路,岂不是锦上添花。而且,他发现这个女人不寻常,她不仅有利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开发的潜能和可持续利用价值。
  酒足饭饱,客人要走了,王二卯满脸堆笑给他们一一塞红包儿。栾彩虞接过这份厚礼时,觉着挺不好意思:“无功不受禄,我可不能拿呀。”王二卯见她推辞,就拉住她的手说:“见外了吧,快拿着呀,你想帮我还不容易,机会多得很。”杨国财也在旁边说:“给你就拿着,客气啥,也没外人。”
  这些天,王二卯在鹿春楼折腾了几天,仔细一核算,公司业务还没开始,就把十万钞票买来的山珍海味,一古脑儿让这帮形形色色的人吃进肚里变成了大粪。日后,这公司能不能赚钱还难说,反正你想干事,就得先把这堆硬扎扎的票子扔下去垫个底儿。
  王二卯为了给公司壮门面,就在金州商业中心租了栋邻街的小楼办公。产品展室在一楼大厅,洽谈业务在二楼,三楼是客房和娱乐室。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折腾,时间不长,王二卯把这一切就安排妥了。单丽红经过短期培训,已正式走马上任成了公司的财务主管,为了工作方便,她也从鹿春楼酒店搬进了公司的办公楼。
  前几天,王二卯特意请电视台的名记栾彩虞给他做了个专题报道,经媒体这一包装,王二卯眨眼之间,由卖耗子药的街串子变成了农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青年标兵……这一个个光环都是通过电视上的影儿,广播里的音儿,报纸上的字儿,给王二卯戴到了头上。这年,王二卯就被金州市领导树为先进典型,从大墙里走出来的那段不凡的经历,经媒体记者们的生花妙笔一炒作,更为他的光辉形象增添了亮色。王二卯的名声,为他的企业发展带来了良机。
  金州的“猫王”鼠药在市场蹿红了,订单像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来,真是门庭若市,财源滚滚。当时,有人给他算了一笔细账,日进斗金的王二卯,除去一切开销每天赚一万。金州的市委书记对王二卯这个人物很看重,几次率有关部门领导到猫王公司现场视察,在市领导的大力扶持下,方方面面的人都得给王二卯行方便。眼看着王二卯把企业弄腾火了,名声也响得吓人,他也成了几家银行争抢的黄金客户。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王二卯,出手不凡,一拍脑瓜子,就决定在金州市开发区投资创建一座大型鼠药生产基地,考察、论证、立项,一道道关口很快就被打通,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把一大堆手续弄齐了。他拉开架势要大干一场,想把产品打进国际市场,连洋耗子的命都想要。
  名声鹊起,红运当头的王二卯,虽然如今混阔了,在金州成了人物,但是每当夜深人静时,回想起亲人与往事,他睡觉也不踏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了能与亲人团聚,他准备风风光光地回家看看。
  中秋节前,王二卯带着未婚妻单丽红,买了一堆礼品,坐着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沿着秀水河畔的柏油路,向老家枣庄村方向开去。
  轿车开到村口,他就招呼司机停下车,还和单丽红从车里下来,像城里人一样手挽着手,满面春风、趾高气扬地走在故乡的土街上,奔驰轿车跟在身后,一路鸣笛助威,引来满街看热闹的。
  村里人眼窝子浅,没见过大世面,看见王二卯阔了,都争着问长问短跟他套近乎。此时,王二卯心里得意,脸上不露声色,笑嘻嘻地给村里的长辈人敬烟问好。单丽红忙给跟前的娃儿们撒糖。
  前些天,王二卯托邻居花婶母子帮他找爹。为这事黑枣三下山东,从德州火车站附近的乞丐堆里,费了半天劲,才把在外流浪的王老行给找了回来。在花婶母子的精心照料下,经过十几天的调养,蓬头垢面的王老行,才显出个人样。王老行得知儿子发了财,今天要来看他,那只昏花的独眼一亮:“金娃长出息了,爹有饭吃啦,天爷哎,俺也有盼头了。”花婶说:“老行哥,往后享了福,可别忘了你这穷妹子。”王老行连忙点头说:“忘了谁,也忘不了你一家人的大恩大德呀。”
  说话的工夫,外面传来阵阵汽车的喇叭声,黑枣对二位老人说:“汽车叫哩,二卯来了,咱去接吧。”他们走到大街上一看,王二卯正被人们前呼后拥着风风光光地朝王家胡同走来。
  王家的旧宅,早已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处杂草丛生的废墟。王二卯百感交集,默默无语,站在这片废墟前,回首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这里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妻离子散,母亡父残,家破无人管,枉生一条男子汉……热心肠的花婶见王二卯一家人在这里看着难受,就对儿子说:“黑枣,把你大哥他们请咱家去歇会儿。”
  王二卯对泪流满面的老爹说:“爹,跟我走吧,咱去城里住楼房,这破家咱不要了。”老人摇摇头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要孝敬爹,就在村里修个窝儿。”王二卯爽快地说:“盖处房子,小事一桩,明天找个施工队,不出半月就能让您住上新房。”王二卯说着,从提包里拿出一万块钱,交给花婶嘱托说:“花婶,我老爹就拜托你和黑枣兄弟照应了,有啥困难就跟我说,过几天,我再回来看看。”花婶说:“放心,你爹想吃什么,婶就给他做。”临走前,王老行依然拉住儿子的手不放。
  王老行想起儿媳刘枣枝改嫁给带走的孙子王大福,为了一家骨肉团圆,他对儿子叮嘱说:“金娃,一定得把福娃接回家,他是咱的根。”
  单丽红听了这话,她沉着脸问王二卯:“福娃是谁?为啥要把他接回家?你家有啥事瞒着我?”其实,王二卯早就想过这事,为了稳妥一些,他想跟单丽红结了婚再说,因为这女人心量不大,他也就没提这事儿。但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呀,今个老爷子说破了,他就顺水推舟一边安慰老人说:“行,这事你别管了,我办。”一边转身给单丽红解释说:“都不是外人,见了面你就知道了,公司里还忙着呢,咱先走吧。”
  

[1] [2]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