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故土之恋

作者:江义高




  是夜,伸手不见五指。午夜过后,那知青从房顶上揭瓦入室,解开了绑在冯南华身上的绳索,打开房门,拉着冯南华趁着夜色悄悄逃去。知青说,冯姐,不要再犹豫了,我们远走高飞吧。冯南华终于默认了。她土生土长,路径熟悉,和知青循着一条小路跑了。
  时值初夏。天蒙蒙亮时,突然雷声大作,“哗哗啦啦”地下起雨来。二人冒着倾盆大雨继续赶路。往哪里跑?他们心中没底,只有一个尽快离开这儿的念头。雨越下越大,山洪爆发了。当他们赶到綦河边时,天已大亮了,平时缓慢流淌的綦河,现在如一头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着,踏着过河的“跳礅”早已淹没了。怎么办呢?二人正犹豫,知青突然发现身后有追兵,说,冯姐,不好,公社革委会派人追我们来了。冯南华转身看去,果然见前夫、公社革委会主任带着十来个民兵荷枪实弹追踪而来。趟水过河!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原本只两尺多深的綦河这时已没过胸脯,两人相挽着一步步地向河对岸趟去。冯南华问知青会游泳么?知青说,不会。冯南华说,不要怕,我当年是学校的游泳冠军。说话间,一股激流袭来,二人被冲出好远。冯南华说,别紧张,拉着我。此刻,公社革委会主任带着的人已经来到岸边,大声喊着,不要跑,再跑就开枪了!知青一惊,脚下猛地一滑,身子一偏。冯南华抓住他的手,稳住了他的身子,然而就在这时,“砰”的一声枪响,知青一怵,慢慢地倒了下去,浑浊的河水霎时变得鲜红。知青挣扎着叫了声,冯姐,你保重———便被河水冲走了。冯南华潜水追去,企图抓住他,可却什么也未抓着,自己却被河水冲出好远好远……
  眼睁睁地看着知青葬身綦河,冯南华悲痛不已,此刻“砰”地又一声枪响,一粒子弹擦着她的耳边飞过,冯南华一怔,猛地一下潜入奔腾的河水中。凭着当年在学校时练就的游泳本领,她一口气潜了好远、好远……
  一道电光在空中闪过,綦河水面被雨柱搅得一片模糊。公社革委会主任带着的基干民兵顺着綦河追了几百公尺,可始终不见冯南华的身影,只好悻悻离去。
  逃出虎口的冯南华女扮男装,扮成一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混迹在川黔交界地带,凭着自己的医术和推拿按摩的本领谋生。后来,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她又惊又喜,这是那个知青的骨血,冯允的五世传人。她发誓,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养大成人,于是,她省吃俭用,拼命攒钱。不久,她在贵州大山中的一个小镇结识了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年夫妇。那老头子正患着咳嗽病,她为老人治好病后,认那对老人为父母。几个月后,就在那老人家里生下一个儿子。一年后,那对老年夫妻相继过世,冯南华只好带着一岁多的儿子,踏上了漂泊之路。
  她和一个卖药的苗族妇女辗转漂泊到了云南。那时,地处云南中缅边境一带的橡胶农场来了很多北京、重庆、上海的知青。冯南华以为那些知青们治病为业,在那里足足待了两年。她的医术高明,为人豁达,在那里渐成“名医”。可她的“出名”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要清查她的户籍。她是没有户口的“黑人”,闻讯后,她带着三岁的儿子在知青们的掩护下顺利地越过国境,到了缅甸,后来又到了泰国。在曼谷,她在为一个当地华人治病时,奇迹般地遇到了当年在重庆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来又到美国定居的一个女同学。那同学知道她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在那同学的帮助下,她们母子又辗转去了美国。
  到了美国后,冯南华历经艰辛。二十多年后,终于事业有成,有了自己颇具规模的健身堂,儿子也长大成人了。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她时刻关注着祖国,关注着家乡,当得知国家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欢迎国外商人投资的信息后,她带着儿子回到祖国,回到她的家乡。
  妈,我知道了,那个冯南华就是你。冯五心中豁然开朗,关于自己身世的谜团倏地解开了。
  戚女士闻言潸然泪下。五儿,她一把搂住了儿子,母子俩禁不住泪流满面。
  龙佳听完故事后,惊叹不已。半晌,方说道,阿姨,那些荒唐的岁月永远成为过去了。你已经苦尽甘来,事业有成,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
  戚女士镇静了下来,说,我的话还没有完呢。龙小姐,冯南华的确就是我。尽管故乡曾经对我那么刻薄,可我却深恋着它。戚周仁,知道么,我永远没有忘记,自己是“綦州人”。
  原来如此!两个年轻人恍然大悟。冯五说,那么我“冯五”也就是冯允的五世传人?
  是的,一点没错。你是冯允的后代,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用中医药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
  龙佳拍着手说,太好了,这是一部精彩的传奇小说!
  戚女士说,龙小姐,可是此刻,我的内心十分矛盾。当初抛弃我、迫害我,让我漂泊异国他乡的人,仍在我们的圈子中。
  谁?两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小佳的外公,那位看守凤兰花种植园的王义。
  啊?龙佳犹如被人敲了一棒,木愣愣地呆住了,半晌才说出一句,这不可能哟!
  一点没错。我一眼就认出他来,只有他才知道还魂草的故事。而且,还魂草的人工栽培技术,是我探索多年后的成果,也只有他才知道。
  龙佳听后,突然,她惊叫一声,天啊!冲出了宾馆……
  
  墓地思索
  
  戚女士的传奇经历在小城风快地传了出来。《綦州周报》的记者笔下生花,将其渲染成一篇扣人心弦的优美的报告文学:《故土之恋》,刊于该报上。綦州县为此刮起了一阵旋风。人们纷纷议论着,赞叹戚女士善良能干,富有正义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唾弃王义卑鄙无耻,无情无义。冯五、龙佳则陷入了极度苦恼之中。尤其是龙佳,她不相信自己的外公竟是那么一个绝情寡义的人,然而,这又是活生生的事实,而且伤害的竟是自己最心爱的人的母亲。她觉得这太残酷了!
  戚女士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这天,天气晴朗,她带着冯五再次来到綦山镇,在冯家湾冯家屋基后的半坡上找到冯家先人的坟墓。她按照传统的祭祀习俗,和冯五逐一在先人们的坟墓前放过鞭炮后,点上了香烛纸钱,长跪不起。袅袅的烟雾中,她泪眼模糊了,老祖宗,我回来了,她心里默念着,脑海里思绪翻飞。
  三十多年了,离开这块生养她的土地已经三十多年了。这是充满艰辛的三十多年,奋斗的三十多年,也是她人生履历中最辉煌的三十多年,作为冯家的子孙,她无愧于列祖列宗了。
  初到美国时,她靠为人洗衣物、洗碗盘挣钱来维持母子俩的生计。后来,经那位好心同学的引荐,她开始在华人圈子里给人做推拿、按摩理疗。出色的理疗效果使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她的针灸技术不仅华人青睐,不少美国人在接受了治疗后,也为那几根银针的神奇疗效伸出大拇指叫OK!她的技艺和勤奋,换来的报酬使她们母子在温饱之余逐渐有了积蓄。她想像当初在祖国那样,开一间诊所挂牌行医。可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特别注重用数据说话,中医传统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理论,虽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但缺乏科学的数据说明,难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准确表达,因而被认为缺乏理论支持而不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承认。中医药在那里是不能注册为“合法”的。她的初衷无法实现。然而,美国又是十分开放的国家,只要不违法,干什么都可以。为此,她灵机一动,避开“诊所”、“医药”之类的敏感词眼,而办起“戚氏保健堂”,让华人及认可中医药的其他人来此接受推拿、按摩、针灸理疗,享用用中药配制的保健食品调理疾病。多年来,“机械”的美国人为她的保健堂用石头(矿物性中药)、昆虫(动物性中药)及树皮草根(植物性中药)神奇地“调理”好一些化学药物很难治愈的疾病而百思不得其解。
  

[1] [2] [3] [4]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