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北京大案·死囚档案之二

作者:丁一鹤




  慢慢地,我似乎上了瘾,尝到了甜头,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导致在盗取刘晓丽的电脑时致使刘晓丽死亡的严重后果。
  这一次,我不再像前几次没有被警察抓住那么幸运,而是彻彻底底地与威严的法律碰了个正着,并将毫无疑问地接受法律的严惩。对此,我无话可说,认罪伏法才是我应该去做的。俗话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算我这次仍然没有被抓住,但只要我继续做违法的事,总有一天我都会落入法网,而这一次“提前”落网,对于我来说,只能是一件好事而非坏事,因为这样,使我认识到我的错误所在,从内心深处让我彻底明白,我曾经一直在干着损人利己的事。我现在还后悔,如果我第一次窃得他人财物被抓住,并接受相应的教育和惩罚,那么,我就不会如此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盗窃下去,以至于最后酿成大祸……
  我的犯罪根源就是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喜欢占别人一点小便宜,遇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就蠢蠢欲动,正是这种不良的习性,才引发我“偷东西”的心理的滋生,一次成功之后,尝到一点甜头和好处,于是,才有了“大胆”的第二次、第三次……最后酿成今天的大祸。
  我现在心里十分清楚,我的这次犯罪,危害甚大。
  首先,作为死者本人,她不再有美好的人生,年纪轻轻,就告别了她爱着的和深爱着她的亲人和朋友;其次,对于刘晓丽的父母亲,刘晓丽的不幸给他们的打击无疑是晴天霹雳,真不知道,刘晓丽的家长现在是何状况,希望他们节哀。而作为我,将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最后,我请求政府给我的罪行以相应的惩罚,我对我的罪行不想狡辩什么,心甘情愿接受法律对我的制裁。我相信,法律是永远公正和威严的,如果法律和政府能够在考虑到关于我的一切有利的因素的前提下宽大处理,给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保证,我一定老老实实接受改造,争取早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以报答政府,谢谢!
  
  百万富婆的“罂粟计划”
  
  白德珍,一个具有惊人经营天赋的工厂女老板,一位短短几年内即同丈夫共创下百万基业的富婆,曾经的生产能手、企业标兵,竟沦为杀人越货、亡命天涯的重罪犯!为报复丈夫的冷落与放浪,她启动了可怕的“罂粟计划”,拉丈夫进入吸毒大军。二人终日醉生梦死,沉湎罂粟的海洋,致使百万资产迅速被挥霍殆尽,儿女衣食无着。在残忍杀害了“干奶奶”之后,毒瘾发作的白德珍开始了两年的逃亡生涯。这期间她隐姓埋名,来到天宏酒店做服务员,因容貌艳丽,气质出众,吸引了许多干部慕名而来……
  
  在邓天宇冲浪商海的岁月里,白德珍一直坚定地跟随着邓天宇搏击商海,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文静柔弱的白德珍1961年出生在京城的一个回族家庭,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却很温馨很幸福,父母相敬如宾,孩子听话有出息,常常被邻里称为模范家庭。在几个兄弟姐妹当中,白德珍虽然年龄最小,却是最出众的,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从小她就比哥哥姐姐聪明伶俐,深受父母宠爱。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好女儿;在老师眼中,她是一个好学生;在同学眼中,她则是一个好伙伴。
  1979年高中毕业后,白德珍没有考上大学。人生路上的第一次打击让她很沮丧,但她很快就振作起来了。成才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何必都去挤那座独木桥呢?白德珍进入北京的一家工厂做工人,虽然是平凡的工作,但年轻的她心性很高,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她不甘于就此过平淡的生活,决定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于是,她将自己所有的聪明和热情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她就在同期进厂的同事中脱颖而出,成为先进工作者和技术能手,经常受到厂里的嘉奖。
  在大家眼里,白德珍是一个吃苦耐劳、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待人接物都很有分寸,人缘不错,周围的同事提起她来就赞不绝口。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她。其中,数同事钟雨虹和她的关系最好。钟雨虹比白德珍年长十六七岁,在厂里算是老大姐一辈了,她对后来进厂的小妹妹们照顾得十分周到。
  在厂里的年轻人中,钟雨虹最疼白德珍,不仅在工作上尽心尽力帮助她,在生活上对她的照顾也无微不至。白德珍十分感激,也视钟雨虹如亲人,不论有什么欢喜忧愁,第一个就找她倾诉,两人亲密得仿佛亲生母女一般。惹得别的小姐妹常常羡慕地打趣道:“白子,你干脆认钟雨虹当干妈吧!瞧你们俩,比亲娘儿俩还亲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白德珍后来就真的认钟雨虹做了自己的“干妈”,并且和她的家人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常常互相串门走动,逢年过节,白德珍都买些礼品去看钟雨虹的婆婆,对钟雨虹的婆婆,白德珍亲切地叫她“奶奶”,而这个“干奶奶”也非常喜欢这个捡来的“干孙女”。她们之间的交往,在厂里一时被传为佳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德珍也如初夏的莲花般出落得婀娜动人。她身材苗条匀称,圆圆的娃娃脸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让人过目不忘,更令许多小伙子心动不已。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可爱优秀的姑娘,自然爱慕者甚多。但白德珍却心如止水,认为自己还年轻,事业是最重要的,一心扑在工作中。
  缘分是注定的,尽管白雪公主一直未留意自己的爱情,但白马王子终究还是出现在公主的面前了。这个王子就是英俊潇洒的邓天宇,尽管邓天宇当时只是一个工人,而且他的家庭条件不是白德珍的爱慕者中条件最好的,但两个年轻人互相被对方的品质和能力所吸引,从相识到相知,最终幸福地相爱了。
  1985年,白德珍和邓天宇的爱情终于修成正果,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声中,这对有情人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婚后,两人恩恩爱爱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精心经营着自己温暖的小窝。第二年,喜事又降临到这对小夫妻身上,他们有了一对活泼可爱的龙凤双胞胎。初为人父母,夫妻俩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白德珍深深感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和责任感,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希望,她愿为孩子而奋斗一生。
  邓天宇是一个不甘平淡的男人。为了让家里有更多的经济来源,也为了给两个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1990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白德珍的鼓励下,邓天宇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皮件厂,经营得红红火火。经过几年商海沉浮,工厂的资产就超过百万,成为当地商界的一颗明星。
  第二年,白德珍又在自己家楼后的市场里开了一家饭店,食客们也是络绎不绝。两人一边在单位上着班,一边开着自己的店铺,虽然过得忙碌,却很充实。小两口的日子也如芝麻开花一般,越过越红火,让旁人羡慕不已。
  在邓天宇冲浪商海的岁月里,白德珍一直坚定地跟随着邓天宇搏击商海,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熟悉他们的人都说:这一对夫妻真的是珠联璧合。
  
  投身于生意场中的邓天宇,见惯了灯红酒绿,他开始常常在外面过夜,留下白德珍一个人独守空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的时候,白德珍的母亲却于1994年不幸去世,全家沉浸在一片悲哀中。随后,他们的命运有了另一种转机。
  因为没有心思打理饭店,生意越来越冷淡。不久之后,白德珍的饭店停业了。屋漏偏逢连阴雨,邓天宇的皮件厂也因管理不善,生意不好而停产了。
  经过短暂的休整,一年之后,这对不甘失败的夫妇决定东山再起。在白德珍的鼓励下,邓天宇干脆辞职下海,他到处筹集资金,倾尽全力开办了一家歌舞厅,并在歌舞厅内设有时兴的卡拉OK包房和在当时比较前卫的桑拿浴。这一次,邓天宇和白德珍的选择没有错,他们的经商才能很快就发挥了出来。夫妻俩不久就从低谷中走了出来,再次走上了富裕发达之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