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光昭日月十二枪

作者:周新天




  雷三贵将隐藏在马腹一侧的兵器拎了出来,一个金铸的大南瓜,系着长长的铁链,一动就“哗啦啦”的响。
  雷元贵对那十几名玄衣护卫道:“尔等勿动,只等收尸。”他把鹰目投向金不换,“元公我再给你们一个机会——管朝丰那小杂种藏在何处?我作个让步,只要他一个,管夫人之流,我统统不要。”管朝丰就是管大人的独子。
  金不换道:“什么‘朝风’‘朝雨’?公猴子,你既然已命令手下准备收尸,哪来的心思管什么风雨?”
  雷元贵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两腮鼓起老高,挥了一下手,率先冲上。
  三敌当中,郝二贵的兵器最长,他的主要对手乔二郎的武功也不比金不换和岳承烈。谁也没料到,最先送命的偏偏是郝二贵。
  郝二贵骑在马上,仗着身高戈长,一阵风似的朝乔二郎袭去,“风起”、“云涌”、“浪淘沙”,连递三招攻式。乔二郎只能拼命防守,连连后退。
  郝二贵攻出了志在必得的第四招,“金戈铁马”。乔二郎已到了墙边,再无退路。
  忽然,郝二贵的长戈偏了方向,“铎”的一下,深深刺入墙体。是时月及时挥出软鞭,牵制住长戈。乔二郎把握住战机,佩刀贴着戈杆,“哧溜”滑过去,削断了郝二贵四根手指。郝二贵惊呼着飞跃后撤。乔二郎怒喝一声:“去!”佩刀横飞而出,翩如燕子,是一招“去年燕子天涯”,刀锋嵌入郝二贵的喉咙。
  就在郝二贵倒地的一瞬间,“铜锏”雷元贵终于反攻出一招。在这之前,他已成功地挡住“铁剑浪子”金不换的五招。雷元贵的铜锏并不长,所以他干脆弃马步战。
  雷元贵攻出的这招叫“击水取鱼”,是极其罕见的古怪招式,分“击水”和“取鱼”两式。铜锏先是攻向金不换左肩,此为试招,叫“击水”,若是对方向右闪避,铜锏便先入为主,撩对方下巴。此招阴毒无比,不知打碎了多少成名好汉的下颌。
  金不换却没有闪避,铁剑同样刺向对手左肩。雷元贵见“击水”已经成功,不再改“取鱼”,双手猛推,铜锏击中金不换肩膀。不料金不换的脾气向来火暴,从不示弱。他之所以不闪不避,是因为他满有把握,同样可以击中对方肩膀。
  两人都是一声闷哼,向后跌出。
  雷元贵有一点没有算准,那就是金不换的剑尖虽然未开刃,但比起铜锏却要锋利得多。所以,就在他的铜锏将金不换震出的同时,自己的左肩被铁剑刺入两尺!
  秃剑太过粗大,可以想象,雷元贵所受创痛是何等之巨。未等他再爬起,金不换拾起他的铜锏,奋力掷出,打烂了他的下巴。
  与其他两场恶战相比,岳承烈和雷三贵互拆的招数要简单得多。
  雷三贵的金瓜毫无疑问是武林中最沉重、也是最有效的杀人利器,不知为何,在“武林七异器”中只排在第二。岳承烈认为,这讨厌的金瓜完全有理由排第一。
  雷三贵的第一招就打弯了岳承烈的枪尖,第二招将他左手虎口旧伤震开。雷三贵的招式极为简单,长长的铁链套在左腕上,他只管把沉重的金瓜远远掷出,再匆匆收回。
  雷三贵攻出三招,岳承烈退回九步。眼见岳承烈已无退路,雷三贵深吸一口气,又一次将金瓜掷出。
  岳承烈料定他这一招用力过巨,撤招不会很快,心中有了对策。只见他拄枪跃起,落在郝二贵横插在墙面的长戈之上,又借力飞起。
  “轰”的一声巨响,烟尘腾起,古寺的厚墙被金瓜砸出一个大洞……
  尘埃落定,战斗已经结束。
  时月在为岳承烈擦拭左掌上的血迹,金不换和乔二郎正逼向那十几名玄衣护卫。众护卫并不慌乱,持刀列队,向寺外撤退。
  号称“屠龙搏虎”的雷三贵呢?
  雷三贵直挺挺坐在马背上,肩头露出半截枪杆。
  岳承烈在长戈上借力弹起之后,从天而降,使出“光昭日月十二式”中最酷烈的一招“天理昭昭”,钢枪自雷三贵肩颈处刺下,将他钉牢在马鞍上。
  
  
  与君相逢愧姓秦
  
  “武林七异器”留有余地,只排了后六件。现在总算是完成了排序,列在第一位的是尖不开刃、纯钢作杆的“怒枪”。
  金不换的肩胛骨断裂了,回老家去休养。只要有人提及他的肩伤,他就会豪气勃发地说:“我算是赚足了,亲手杀了雷元贵那畜牲!我发过誓的。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认乌龟作表弟了。”
  乔二郎毫发无损,仍在芦芽山隐居。
  时月呢?时月不见了。她给岳承烈留下一封信:
  我知道你有问题要问我,第一,乔二郎是我什么人?他是我舅舅。你一定不会想到,他曾经是个文采飞扬的举子。第二,我怎么会模仿雷元贵的手迹?实话告诉你,我的祖先,就是一个杰出的书家,他创立了一种通用的书体,十分流行。只是,他人品卑下,这种字体没有用他的姓氏命名。你一定已猜到,这种字体本来叫“秦体”,后来改叫“宋体”。
  我的祖先,就是害死你祖先的秦桧。
  人自宋后少名桧,与君相逢愧姓秦。
  我知道你不可能喜欢我,所以才故意气你,刁难你。我虽是罪臣之后,但我的心是纯洁的,我的身子也是干净的。我主动向舅舅请缨,护送画眉儿回洛水,就是想用我的真心,尽早洗清我祖先的罪孽。
  只在此山中,云深亦知处。
  如果你来找我,一定会找得到的。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