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血龙瓶

作者:燕 歌




  看来凶手定是外人。
  可按照案宗上记录的,管世居是家中首脑,这密室钥匙只他一个人有,绝没有交给过外人,而且他一直随身带着,也不可能被别人拓印成模,另制一套。况且,杨怀安身死之时,门是从里面上闩的,在外守卫的人说,当夜并无外人出入。
  看来凶手并没有进过这屋子,但他却盗走了宝器,还杀了知县,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海瑞仔细打量着这间屋子,想从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但他却失望了,屋子里的一切都保持得很好,所有物品甚至连一点移动过的迹象都没有。海瑞轻轻摇摇头,走出门去。
  吴松年与几个亲随干办正在门外,见他出来,凑过来问道:“可有发现?”海瑞轻轻摇摇头,道:“我们上屋顶看看。”几个干办搬来木梯,吴松年与海瑞先后上得屋顶。
  屋顶上寒风刺骨,海瑞向屋子后面看了看,发现这是村子最外面的一条街,再向后就是一道林坡,密草丛生。
  海瑞伏在后屋两角的气孔上,向下看去,发现这两个气孔只能看到那张带横木的桌子,无法看到上面的托盘,也就是说,从气孔里是看不到雪龙瓶的。他又来到中央的气孔,向下一看,正好看到杨怀安身死的地方。
  他的脑子里在飞速思索,看来凶手杀死杨知县,是在这个气孔中下的手。而杨知县死前所书,也一定是凶手姓名。但从气孔里,如何杀死一个活人呢?况且杨知县身上的伤口都在胸腹部。
  种种迹象表明,雪龙瓶的失踪和杨知县的身死,一定是管家人搞的鬼。
  可是动机呢?唯一讲不通的,就是动机。
  海瑞转过头问吴松年:“管家诸人之中,有没有在逃的?”吴松年摇摇头,道:“全部在押,没有一个人事先逃走。”海瑞点点头,道:“那定是外人所为了。年兄有没有查过,管家在这村子里有无仇人?”
  吴松年道:“早查过了,管家一向与世无争,安心烧瓷,几乎不与任何人争执。唯一可能出事的,就是管世居的女儿,管莲姑。”海瑞问道:“这个莲姑可有什么不同的?”吴松年道:“这女孩儿今年二十岁,二十年前指腹为婚,许配给了同村的王明柯,怎奈这王明柯前些年父母双亡,自己又害上了皮肤病,全身皮如硬茧,不时溃烂,十分吓人,管莲姑一个如花似玉的丫头,哪能嫁他?于是就退了婚,那王明柯倒也没说什么。现在这莲姑还没有出嫁,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中人。”
  海瑞思索片刻,道:“如此,我们下去吧,这上面真是冷得刺骨。”两人并肩向梯子走过,海瑞搓着双手,无意中发现手指尖掉落下很多黑色颗粒,他看了看手上,掌间还沾有一些。
  海瑞问吴松年:“年兄,这是什么?”吴松年看了一眼,笑道:“这是炭灰。此地人并不富有,一般人是烧不起炭的。管家是此地最有名气的瓷匠,当然烧得起。”海瑞心中动了动,暗道:这炭如何会烧到屋顶上来?
  吴松年没有理会,径自下屋。海瑞便跟了下去。
  回到吴松年住的屋子里,海瑞沉思着,这件奇案不是一时就能想通的。他现在如同面对一团乱七八糟的麻线,没有一个头绪。他知道,如果能找到其中的一个断点,这团乱麻就可以应手而开。
  现在这个断点在哪里呢?
  海瑞决定,先从一个人入手。
  第二天吃过早饭,海瑞没有让任何人跟随,独自一人出门,他向村中人打听了一个去处,沿路而行。
  这土阳村虽然地处偏僻,却另有一番风景,现在虽属隆冬,但村中石径清幽,修竹茂密,想来在春光旖旎,夏日炎炎之时,这里定是个避暑游玩胜地。
  走了不多时,已近村边,这里有一所独立的宅院,与各家的门户都相隔着十多丈远,竹篱茅门,十分简陋。
  海瑞没有贸然闯入,而是驻足门前,高声叫道:“王明柯可是这家?”过了不多时,屋子里传出一个声音:“门外是谁?”海瑞回答道:“府衙中人。有事相访。”
  屋门一开,一个人从里面走出来,海瑞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猛一看到此人,还是吃了一惊。这人长得身材匀称,相貌不算丑陋,但从脖子以下,生满了烂疮,所有露在外面的皮肤都是灰白色的,中间夹杂着血丝血块,让人看得心头直庠。
  他走到海瑞近前,一股淡淡的臭味让海瑞的鼻子极不舒服。
  这人看了看海瑞,道:“我就是王明柯。先生有话要问?”
  海瑞没回答,只是道:“足下难道不想让我进屋一坐?”王明柯干脆地回答:“不想,我住的地方,别人受不了。你要想问话,最好离我远一点。”海瑞倒也不生气,笑了:“你猜我会问你什么?”王明柯冷笑道:“无非是莲姑的事,前几日早有衙役问过了,先生再来问,我还是如实回答。我不恨莲姑,也不恨她家人,更不会害她们。雪龙瓶丢失了,我也很奇怪,但我不知道是谁偷的。”
  他几乎是一口将所有事都讲明了,把所有的话都堵住了,如果换了别人,一定会悻悻而归的,可是海瑞并不想就这么走。他笑道:“你猜错了,我不是问你这些的。”
  王明柯一怔,道:“那你问什么?”海瑞道:“我是来问……刚刚死去的王春。”王明柯呆了一下,道:“王春?为什么要来问我?”海瑞道:“因为以我看来,你二人都是独身生活,遭遇令人同情,或许你知道一些王春的事。”
  王明柯有点不情愿地道:“我与他并没有什么来往,他看他的庙,我烧我的炭。他住村子那头,我住村子这头,一年也见不了几面,如何知道他的事?”
  海瑞眼睛一亮,问道:“你做什么营生?”王明柯道:“烧炭。”海瑞曼声吟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你烧炭也是在山里吗?”王明柯不知他为何会有此一问,点头道:“也算是山里吧,不过离这里不远,只有一里半的山路。”海瑞继续问道:“你是在什么时候烧炭,白天还是夜里?”
  王明柯道:“我整日烧炭。只有一炉炭烧好了,才会回来睡觉。”海瑞“哦”了一声,又道:“烧一炉炭要几天呢?”王明柯想也不想,答道:“好炭需要细火烧上三天。”海瑞问道:“你现在有烧好的炭吗?我想买一些。”王明柯道:“有、有,昨夜刚刚烧好的炭,上品成色。你要多少?”
  海瑞随手取出一挂铜钱,道:“我就要这些。”
  天将正午,海瑞与吴松年对坐,一边吃酒,一边讨论案情。
  海瑞端着酒杯,看着桌边的炭火,道:“这炭的确烧得不错。”吴松年道:“你是有些怀疑王明柯?”海瑞摇摇头:“现在没有证据,况且以这炉炭来看,三天前王明柯还在山中烧制,他应当没有时间去杀王春。”
  吴松年一怔,道:“老弟,他当然没有杀王春,我怀疑他是偷雪龙瓶的人!”海瑞若有所思,随口道:“此话怎讲?”吴松年道:“就从这炭上讲,屋顶上的炭会不会是王明柯带上去的呢?要知道他终年烧炭,鞋子下衣服里难免要沾染一些。”
  海瑞笑着饮尽杯中酒,摆手道:“不一定,不一定,单凭着一些炭灰,还不足以证明就是王明柯到了屋顶上,其他人也有可能。”吴松年急着道:“但是管小姐与他退婚,他虽然嘴上不说,仍旧有可能心怀愤恨,盗宝杀人。”
  海瑞看着他,微笑道:“可是杨知县所写的那两笔,并不是‘王明柯’这三个字中的任何一部分啊。”吴松年道:“可能,可能……说不定盗宝的是王明柯,而杀人的另有其人。”海瑞一怔,将酒杯举在嘴边,没送下去,呆呆地道:“对,很有可能……可他为什么要杀人呢?”
  吴松年哑然失笑:“为什么杀人,当然是杨知县得到了什么证据,他为了灭口呀。”海瑞怔了一下,然后道:“年兄领会错了,我是想到了王春被杀之事。凶手为什么要杀他呢?”吴松年道:“当然是外地人进庙偷盗,被他撞见,才动起手来的。”
  海瑞摇摇头,道:“只怕实情并非如此,想想看,如果是两人动手厮打,那庙里的陈设应当破碎毁坏,但我看到,庙里除了香炉不见了以外,没有一点打斗的迹象。而且王春身上也没有其它的伤痕,凶手是瞧准机会,一斧断头的。以我看,应当是在王春没发现他的情况下,突然偷袭。这不像是普通偷儿所为,不然,以王春的经历,不大可能被人轻易杀死。”
  

[1] [2]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