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实现双赢:“蒙牛”与“超女”联姻记

作者:孙 隽




  况且,环顾同行,央视已经帮助很多企业打造出知名品牌了,而湖南卫视却似乎没有过这样的成功先例:帮助一个企业彻底地做大做强,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力。这样一来,岂止是“超级女声”会红透半边天,高烧一场广告时段,整个湖南卫视的影响力和权威感都会被企业家们看见,抬高整个湖南卫视的广告底线。
  到那个时候, ×年 × 月 × 日蒙牛集团用低微的钱与“超级女声”换了一年的相见欢又算得了什么呢?沧海一粟而已。
  经过最缜密地讨论和思忖,我们一节一节地拟定好了自己的合作要求。
  一切该准备好的都准备好后,我开始查漏补缺。全面回顾我们的立场、技巧和策略。两周时间就在马不停蹄中过去。
  势在必得。11月12日,杨总、小赵和我精神抖擞地踏上了班机。
  欧阳台长说:除了不能叫蒙
  牛台,其他资源都给你
  2004年11月12日,我们一行三人从北京飞往长沙。
  第二天一早9点,我们一行六个人准时来到湖南卫视,全部是深蓝色西装,白衬衣,系蒙牛领带,一看上去就非常正式,非常职业化。依然是广告部的张若波接待了我们,领杨总去参观演播室,“快乐大本营”,还有“超级女声”……我知道,对方正在向我们的老总暗暗施加压力,无意中透露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炫耀。杨总毕竟见多识广,虽然赞不绝口,但心里是没有一点让步的。
  半个小时以后,我们走进了会议室。从会议一开始,欧阳台长便电话不断,他也不出去,似乎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一样。但是我们都没有说什么,我知道他其实也是故意的,不想把这个事情变得很大,变得似乎湖南卫视很想要这笔赞助。而且依照他的地位,似乎也没必要参与一个广告项目的谈判。但我想大约是因为广告部的人告诉他杨总可以做这个决定吧,他还是亲自来了。
  杨文俊从蒙牛的发展史说起,到后来蒙牛和中央电视台的合作,成为当年的“标王”,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打造成了今天可以跟老牌的乳业大亨们竞争的上市企业,在内地成为一段佳话……他娓娓道来,没有一丝炫耀,带着很多的诚恳。既是证明我们过去的成功,也清楚地表达了愿意和湖南卫视共同打造“超级女声”的决心。他的每一句话都体现了蒙牛的务实精神、谦逊认真的精神、敢做敢赌的精神,当他说到“湖南卫视不缺广告费,也不缺名气,但是蒙牛提供什么呢?就是让湖南卫视能够在企业界有更好的名声”时,欧阳台长终于露出了笑容。
  杨文俊充满激情地讲着,渐渐地,我发现欧阳台长的电话越接越短,等到我开始讲方案的时候,他已经索性不接电话了,而是开始专心听我的方案。
  我的观点是2004年“超女”没做透,没有企业冠名,完全是靠湖南卫视自己的力量来做的。这里有两个信息:第一,证明湖南卫视力量很大,这个节目很有潜力;第二,因为一个电视台做节目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有限,所以有些可惜了。因为它很有价值,但是也要选择合适的品牌来做,蒙牛不是简单地来冠名,而是想一起把蛋糕做大。“蒙牛花一块钱给湖南卫视,还会花十块钱去扩大市场;所以这个节目对企业来讲,不能简单看给湖南卫视多少钱,而是我们一起利用自己的能力,将这个节目打造成中国最好的娱乐节目。湖南卫视通过这个节目能得到的效益肯定也是全国性的、最好的。蒙牛还会发动全中国几百个经销商、几千个分销商、几万个业务员在几十万个网点对几亿名消费者做宣传。”
  我一口气说了下去,最后,杨总加强语气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再酿成一段佳话。
  那一刻,我已经看到了欧阳台长脸上隐约的笑容了。他忽然站了起来,说了一句我们之后都无法忘记的话:除了湖南卫视不能叫“蒙牛台”,其他资源你都可以用,我们一定全力来支持这个活动。
  2004年11月20日,蒙牛和湖南卫视正式签约。对外宣布启动这个项目:蒙牛在湖南卫视的广告投入加上销售费用加上参与播出的费用大概2000万,“2005年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成为了这次活动的全称,上届“人气王”张含韵成了本届超级女声的代言人。
  合同签完,我便对王平和张若波开玩笑:蒙牛这次搭进去上亿,要是做不成,我只好到湖南卫视门口擦皮鞋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