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中国的老板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王志纲




  任正非身上烙上了毛泽东时代的深深印记。他们这一代人因为特殊、复杂的家庭背景,有着与生俱来的“原罪感”,似乎人生的目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奋斗、拼搏,从而达到赎罪之目的。那么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狠斗私字一闪念”的赎罪意识表现于外就是坚韧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进、燃烧的激情、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以及渗入骨髓的民族忧患意识。他们这一代人是天生的苦行僧,笨拙的享乐者,他们往往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们对员工说得最多的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
  大雨滂沱,汽车抛锚,脱掉皮鞋,卷起裤脚,冒雨推车;将废品做成“奖品”发给相关的研发人员;为了提醒生产及研发部门的领导深入实际,居然给每人送一双皮鞋。凡此种种,发生在任正非身上就一点也不奇怪。
  这种怀着深深的原罪感而自觉不自觉地在苦水里泡三遍,在咸水里泡三遍,再在血水里泡三遍的精神历练,使任正非滋生出强烈的民族意识、长线意识及忧患意识。海尔大张旗鼓地说,“海尔,明天的世界500强”,而任正非则郑重其事地讲,华为在三代之内不谈这个问题。在IT业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老任却发出了不谐和的声音——华为的冬天要来了!比之狼来了还要恐怖。忧患、焦虑之心之情溢于言表。
  任母去世前,任正非已经早就是千万亿万富翁了,为什么任母他老人家还要苦苦攒下几万元,说是任正非不可能永远都好,留点钱好救他?华为创业之初,任正非的父母亲曾来深圳与其同住,两个老人节约得近乎吝啬,“当时在广东卖鱼虾,一死就十分便宜,父母他们专门买死鱼、死虾吃,说这比内地还新鲜呢!晚上出去买菜与西瓜,因为卖不掉的菜要便宜一些”。其实老任创办华为前,早就通过销售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赚了上千万,否则他怎么敢创办一家费力耗钱的高科技企业,那么两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为什么这么“小气”?
  原因只有一个,经历“文革”洗礼的他们,即便到今日内心仍然忐忑不安、忧愁满腹、顾虑重重,始终充满恐惧感。其实早已功成名就的任正非又何尝不是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畏四邻,一有风吹草动,就夜不能寐,心惊肉跳。于是华为总部那长长走廊上,一幅幅任正非与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照片,仿佛就成了他的护身符。
  我们担心的只是老任的这种能力是否可以培养?他的继任者将怎样跨越这样的障碍?这样的战争文化能否在接班人的手中发扬光大?随着竞争的日益规范,这种穿梭于灰色领域的灵活手法是否还会有效?我们拭目以待,华为这头土狼怎样快速地进化成狮子!
  华为走好。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