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刷盘子,还是读书?

作者:钟 庆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当时的中国首先是个学校,目的是改造人。生产,也就是“打工刷盘子挣钱”,是从属的,只是为了支持“学业”——为工业化道路奠定人才基础。当然,在这里我无意对毛泽东时代做全面的评价,但是分析当时的经济发展脉络,如果仅仅采用消费品生产做指标,无论评价得高还是低,结论一定是不得要领。
  工业化首先要进行扫盲初级教育。那个时代政治运动不断,读《毛选》,贴大字报,很荒唐。但奇怪的是,中国人读“子曰”读了两千多年,绝大多数还是文盲,而读《毛选》只二十余年就大部分脱盲了。暂且不论其出发点如何,单就这一个结果来说,真是奇迹。
  中国的工业化是漫漫长路。除了进行基本的识字教育,还要尽快把工业文明之风吹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农业集体化被许多人指责为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确有这方面的影响,但另一面,在新一代人中基本扫除了文盲,农民接触到了现代的农业技术,学到了科学知识。
  在工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消费品生产停滞,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但更多的人卷入到了工业生产之中,已经熟练的技术工人,已经没有必要积极地重复机器高效率的生产,而是带着更多的学徒,节省下时间,学知识,学文化,进夜校,搞小发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自学无线电技术。可别小看半导体收音机,在当时可是高新技术,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计算机。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获得的知识,比现在组装电脑所学到的可多多了。看上世纪60—70年代的《无线电》杂志,能清晰地体会到这种人才的再造。经过这种社会教育,中国完成了中级人才的准备,拥有了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中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也是个奇迹。中国的许多“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即使现在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储备,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国的这些“第一”,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准相比还很幼稚,质量和性能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工业化的后进“学生”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
  
  “以市场换技术”之痛
  
  二十多年的人才准备之后,中国开始从一所大“学校”向一个工业经济体转变。按照当时的提法,转变的原则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调动了积极性,开放则如潮水般地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资金,中国的经济列车骤然加速。大量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几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三种神器”(日文,即中国的“三大件”——作者注)的普及,实际生活水平领先人均名义GDP比中国高几倍的国家近20年,人民生活突然间得到了极大改善。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但是,在这场释放工业化能量的划时代大剧中,一些战略设计并没有完全实现。引进外资的初衷是,在引进建设资金的同时,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市场换技术”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策略,1992年还为此修改了中外合资企业法。同年,中国大规模降低关税,取消部分进口许可证。
  但是,实际发生的情况与美好的初衷发生了偏离。外资进来了,核心技术却没有换回来,民族产业提前“入世”,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准备不足的前提下,被迫加入异常激烈的竞争。
  以技术力著称的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对“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更是深有感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地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一时间合资合作浪潮此起彼伏,而当时中国还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许多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国内工业体制、技术改造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合作的结果是让出了大片市场,使国有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劣势中。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太大了!”他认为,技术自立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因此,任正非一开始就给华为定下了明确目标:发展民族工业,立足于自己科研开发,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同行抗衡。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从短缺时代走向过剩时代,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跨国公司纷纷将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中国首当其冲。国内企业在更加惨烈的竞争中逐步进入全球产业链的末端。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竞争思想的影响,依据中国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低成本情况,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并明确提出中国要做“世界工厂”的口号。
  经济学家们的比较优势理论,尽管指出了中国的优势,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工业如何获得核心竞争力——技术——的问题,而企业忙于组装和加工,追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就更加艰难。
  各种更加彻底的改革开放政策纷纷登场。但实际情况是,GDP仍然高速增长,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却没有明显提高。
  问题出在何处?这要问问我们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外国投资者。
  日本的低层次家电业最近受到中国企业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企业的技术却主要来自日本。为什么日本当年会扶植竞争对手呢?我带着这些疑惑询问业内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当年中国已经研制出来了,并开始批量生产,如果不趁早卖技术,晚了就卖不出去了。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中国企业的真实状况是,上不能突破——开发不出先进技术,外国投资者也不转让(早期转让的也都是在本国被淘汰的技术);下面临断裂——大量的劳动力不能向工业化人口迅速转化,大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此外,还要面临其他人口大国的竞争,“比较优势”正受到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因为这些国家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
  
  技术立国与日本产经联
  
  巴西早已建立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所以它的发展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就是“刷盘子”的命。俄罗斯刚建立理想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固化,它的发展大致上可以预期,未来十余年也还是“刷盘子”的命。
  中国的经济前途如何,是日本学者爆炒的话题。由于所处立场、观察角度的不同,结论大相径庭。主要分三类:第一,中国产业结构不变,经济平稳运行,那么2020年中国的GDP大致与日本相当,平淡如白开水,毫无味道,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保持现在的水平。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变,地域格差和贫富格差持续扩大,引发危机。第三,中国的产业层次发生飞跃,由蛹化蝶,那么2015年,中国的GDP将压倒美国,人均生活水平比GDP增长速度还要快。
  之所以前面多谈产业结构,少谈GDP,是因为无论是名义GDP还是购买力平价GDP,这个指标只有在产业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才有可比性,日本学者非常注意这一点。
  日本以技术立国,技术力是比GDP更加重要的指标。GDP可能被地震一瞬间摧垮,如果技术力还在,则经济的根本还在。如果技术力被摧毁,多大的GDP也会随风而逝。至于什么是技术力,有很多指标衡量,如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等,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来表示。日本学者做学问时比较喜欢比较技术力,他们认为这才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
  如果只衡量技术力,那么1945年的日本,1978年的中国,1991年的俄罗斯都是先进国家。只是缺少GDP,日本则干脆没有。但日本却在20年间一跃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