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刷盘子,还是读书?

作者:钟 庆




  之所以从中国经济现状扯到刷盘子,是因为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而不是现实。有的国家是读过书的白领(制造技术文化产品),有的国家只能刷盘子(出卖简单劳动和资源)。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能上大学当白领,但这种国家就那么几个。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也能变成白领,但这种概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其余的国家要成为白领只能靠自己努力。
  
  刷盘子,还是读书?
  
  中国目前的状况充满了矛盾,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耳闻目睹的留学生活,与中国目前的现实颇有相像之处。
  学生是应该刷盘子还是读书?对于大部分的国内学生而言,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况刷盘子打工也赚不了多少钱。但对于留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个时刻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刷盘子的诱惑很大,以日本的标准,刷一个小时的盘子,折合成人民币大约60元,那么一天是多少,1个月是多少,1年又是多少,可以很清楚地计算出来。读书其实要比刷盘子辛苦得多,学费高不说,课程也不轻松,还要加班加点地学习,还有拿不到学位的可能。即使读出来了,也不一定能找到称心的工作。所以很多留学生干脆选择以刷盘子为生。
  其次,选择读书的留学生也必须刷盘子,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付学费。这样一来又有了新问题,即用多长时间刷盘子?多长时间读书?刷盘子的收入是用于读书还是改善生活?比如说买辆车耍耍。读书的留学生要时刻抵御刷盘子的诱惑,因为自己的生活比全心全意刷盘子的留学生要差不少。一旦抵御不住眼下的诱惑,松懈下来,原来所读的书全都白费,还要从头刷盘子。当然,拿到了学位,找到好工作,收入远非刷盘子可比,而且很轻松。但这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潜心读书。
  之所以从中国经济现状扯到刷盘子,是因为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而不是现实。有的国家是读过书的白领(制造技术文化产品),有的国家只能刷盘子(出卖简单劳动和资源)。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能上大学当白领,但这种国家就那么几个。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也能变成白领,但这种概率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其余的国家要成为白领只能靠自己努力。
  日本就是个模范生。日本人祖上的遗产不多,既缺土地也缺资源,手工业还不发达,刷盘子是刷不好的,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日本也赶上了好时代,当时通信和交通不发达,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国民很难受到物质诱惑,只能一门心思读书,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用了不到一个世纪,掌握了全套先进工业技术。由于技术水平高,少量的技术产品就从世界市场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资源,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平民生活水平还与中国持平,40年代打仗,平民没有饭吃,但是50—60年代家电就普及起来,70年代汽车进入普通家庭。日本成为富裕的国家,以前的书没有白读。
  中国就没有那么幸运。可能是祖上还留有家业,有些土地和资源,虽然不多。所以自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的这段时间,总是在想:是不是卖卖地(也就是卖粮食)、卖卖资源,就可以了。就这样走过来,这种“刷盘子式”的收入一时也不少,于是社会精英们惬意地改善生活,比如买烟抽,比如到十里洋场去耍耍,就这样蹉跎了约一百年。其间虽然也想学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学费没产出,也就放弃了。到了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还只能仿造汉阳造,日本已经可以建大和战舰、零式战斗机,日本不打你打谁?既没本事又空守着一份家业!
  到了50年代,毛泽东让中国人安心“读书”,而不是“刷盘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盘子”——卖粮食和卖资源的收入,由国家统一管理,充做“学费”,在国家主导下进行工业化,而不急于购买彩电、冰箱等消费品。由于心无杂念,不攀比邻居的幸福生活,“学习成绩”自然很显著,从零开始,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卫星……创造了无数“中国第一”,完成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近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创造这些第一,培养了无数人才,培育了工业人口和市场。等到80—90年代,家电开始普及,汽车也逐步进入家庭,复现了日本的历程。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读”了近百年的“书”,中国只用了30年。但是,现在的中国被看作“世界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多地出卖简单劳动,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心GDP的增长,计算着多少年后会达到什么水准,经济学家们的这种算法,就像计算靠“刷盘子”的收入多少年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一样可笑。现在的GDP增长率固然很高,但经济学家也许没想过,靠“刷盘子”,就是再干100年,也还是二流国家。如果继续“读书”深造,不追求一时的GDP增长率,那么只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流国家,人均GDP也会赶上发达国家。
  
  中日两国的战后再出发
  
  日本虽是模范生,但最终不敌工业化的“先生”——美国,二战后沦为战败国。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殖民地纷纷独立,积累了几十年的工业不是毁于轰炸就是被战胜国收缴,剩余的军事物资,和正在研制的先进武器,如喷气战斗机、导弹、洲际轰炸机等,从样机、图纸到实验设备等都被美国拆除运走。从明治开始经历了约百年,日本从物质上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大和战舰虽然沉没,但曾经建造了大和战舰的大量技术工人,钢铁、航空、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日本本就一无所有,惟一的资源也就是人,物质财富可以被收缴,但近百年工业化历程积攒的人力资源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剥夺的。
  战争刚刚结束,政府的经济安定本部(现在经济企画厅的前身)就开始运作,规划和协调未来的发展。飞机工厂改造汽车,造舰厂改造轮船,造瞄准镜的工厂就改造照相机。这是日本战后的再出发。
  转型需要时间,国际市场开拓也需要时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在家,会消磨掉技术力,尤其是大工业所必需的组织纪律性。于是政府一声令下,失业工人被组织去种树,演绎日本版的“上山下乡”。今天,日本各地都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水杉,就是当年的杰作。战后日本食品供应困难,政府集中有限的粮食给学校发放免费午餐,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被称作“团块世代”(战后初期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作者注),是日本高度成长期的主力,也是现在日本经济的脊梁。
  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劳动,以厂为家,不计报酬,完成了艰难的工业转型。工厂没钱,政府也没钱,只能保障基本的食品配给。但国家生死未卜,怎能计较个人得失?无数人默默地奉献,终于让日本度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进入50年代,日本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大量输入原料,工业重新运转起来,原来的产业大军又成建制地回到岗位。进入60年代,“团块世代”开始推动日本进入黄金时代。
  1949年的中国也是一片战争废墟。从工业化的人才角度看,当时的日本已经领先中国近百年。日本已基本消灭了文盲,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文盲,极少数的科技人才,包括后来回国的钱学森,也是只读过书,没下过水——没有参与过实际的工程实践。现代工业技术几乎为零,按历史最高产值计算的重工业还不如欧洲小国比利时。知识分子几乎与工业生产不沾边,而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祖上留下的土地和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见得比日本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惟一的依靠其实与日本一样,是人,而不是土地和资源。如何造就工业化人口是发展经济的最优先的课题。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