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的指导思想
|
上面的结论并非无稽之谈,不过要把它们说清楚、还须弄清西方智慧的特点和现代中国人的人生指导。
西方智慧 重在形上
西方智慧的特点是什么?是形而上学。
要明了这一点,还须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起。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智慧大师。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大约活动于老子之后、庄子之前。他的真实名字叫阿里斯托克里斯。因为他才华出众,身体粗壮,并长有一个宽大的额头,所以他的体育老师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即“柏拉图”,意谓“粗壮”、“宽阔”。从此,这个称号伴承随着他的思想火花闪烁着,传遍了欧洲,而他的真实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
在柏拉图看来,现实世界是纷繁多样的,五彩缤纷,无奇不有,然而却又有条不紊,和谐融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它的背后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有条不紊、和谐融通的。这个模型就是理念产。现实世界正是因为分享或模仿了理念,所以才成为自己的样子的。比如,一朵花,红白相兼,柔润光华,非常美丽,这是因为它分享或模仿了丑的理念产。既然如此,现实世界上有多少事物,便有多少理念与其相对应,于是理念便构成了一个模型的世界。不过这个作为模型的理念世界却与现实世界颇为不同:其一,它没有具体形象,不显现于外,人们不能用感官感知它,只能用理智思考它。其二,它的存在不受时间空间的极制,无时不有,永恒存在,无处不在,遍播环宇。其三,它御着低层,层次越高数目越少,最顶端的理念是“善”。“善”是理念世界的统帅,它最完美,最真实。正因为它最完美,所以理念世界才如此和谐融通;正因为它最真实,所以是一个没有分别的整体,众多的理念都仰仗于“善”,体现着“善”。理念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规划着现实世界,决定着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大约生于公元前384年,卒于公元前322年。17岁进柏拉图学园学习。
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观点,他径直把“善”视为人的本性,不过他的一番论证却别具一格。
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和形式两种东西组成的。比如一个铜像,既有构成此像的材料铜,又有构成此像的造型模样;铜就是铜像的质料,模样就是铜像的形式。
在质料和形式的关系中,形式高于质料,形式决定事物的本质。假如没有铜像的模样,这个铜像就不成其为铜像了,它可能就是一堆铜而已。铜像之所以区别于铜锅、铜壶,之所以成为铜像,在于它的形式。
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也不例外。
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然而一切动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所以,有血有肉不是人的本质、本性,他的本质、本性应该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形式。由此推论,“人长有两条腿”,这种形式便要比他的质料“血”和“肉”来得更为根本。然而每种事物的形式,除了其外形模样及内形结构之外,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运动形式;一个是它的功用形式。亚里士多德分别称这三种形式为“形式”、“动力”、“目的”。这三种形式中的“形式”是狭义的,专指静态的形象、结构等,比如铜像的造型、人的形象等;“动力”指所以成为这种形象、结构的力量源泉,如铜像由人雕塑而成,人由神创造而成等等;“目的”指造就这种形象、结构的功用,如雕塑铜像用来作纪念,造人用来体现神的完美性和至善性等等。而在这三种形式之中,“目的”是一种东西区别于他种东西的本质中的本质,本性中的本性,因为它最能体现这种东西存在的意义及价值。
从这种观点出发,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作为人的本质、本性,是一种目的的体现,功用的体现。在他看来,具体的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不能永恒存在。它们之所以产生,一定有一个促使它们产生的东西。然而促使具体事物产生的东西又是由其他东西促使产竹的。以此类推,终有一个只促使他物产生而自身不生不灭的,不能永恒存在。它们之所以产生,一定有一个促使它们产生的东西。然而促使具体事物产生的东西又是由其他东西促使产生的。以此类推,终有一个只促使他物产生而自身不生不灭的东西,这便是“努斯”。
“努斯”,是理性、理解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宇宙最终的动力和目的,认为努斯不生不灭、完美无缺的,因此是至善至美的。因为它是完美无缺、至善至美的,所以,一切事物都要追坟它,从而使一切事物得以运动起来。反过来说,一切事物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求善,如小麦生长是为了成熟,石头从山上滚动下来是为了求得平衡。而人类又与其他事物不同,他具有理性,自觉地追求善是他的本性。
就求善的形式和内容而言,人类与其他物类大有不同;而就求善的原因言,人类与其他物类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由追求努斯的目的造成的。
由此看来,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都在人巨之上,或者说都在人世背后,构筑了一个宫殿。这个宫殿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理念的住所。
什么是理念?理念就是事物遵行的条理、法则、规范,类似于中国古代所说的“道”、“理”或“道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巨之上、人巨背后,有一个超越于人世的世界。这是事物的条理、法则和规范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宇宙的源头和人世的根据,人巨上的一切都由这个世界产生并由这个世界主宰。
这一点,与中国老子开辟的思路是一致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世界与人世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人世是有形的、具象的。
这一点,与中国老子开辟的思路也是一样的。
有鉴于以上两点,所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考察人巨的时候,都从这个无形的支配人巨的世界中去寻找依据。
这一点,与中国老子开辟的思踟如出一辙。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这种学说传到中国后,中国学者曾经将其译为“玄学”,而近代学者严复则取《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语义,将其译为“形而上学”,并为历史所接受。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形而上学,是西方最高智慧的象征,也是西方最高智慧的特征。西方历代的最高智慧都在沿着形而上学的路子向前走,直到近代的两位智慧大是由——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所提出的学说。
黑格尔是德国人,出生于1770年,卒于1831年。他继承并发展了西方智慧,提出一套绝对理念的学说。
在黑格尔看来,宇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样的,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水无变化,自己就是自己。从这种意义上说,这它无所谓起源,无所为演化,它就是全体。然而就是其体系内部而言,却充满着矛盾和对立,展示着穿插和转化,布满了往来的轨道,好似由一个充满理性的智慧的大脑布置的和谐网络。这个网络绝对合理,绝对正确,没有任何可以剔的地方,充分体现了最高的理性和最高的智慧,代表着宇宙最终的灵机。所以黑格尔称它为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
绝对理念内部充满着活力,这种活力使其自身所起包含的全部内容处在不断铺展而又不断回卷的过程中。
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在最初阶段没有任何存在形式,没有任何构物原料,虚空无有,存在的只是成体系的、合道理的逻辑网络,就好像静卧之人的大脑、虽不思考问题,但却包含着思考问题的思路、条理。黑格尔把绝对理念瓣这一阶段称为逻辑阶段。
逻辑阶段在不断按照逻辑次序发展变化,其基本的逻辑形式是“三一式”。“三一式”是通过正、反、合三者的有机统一关系进行推导的方式。
黑格尔认为,这种辑推理的开端,也就是宇宙自身的演变的源头,这个源头便是“有”。因为要思考宇宙的起源,首先头脑中要有一个思考的对象,要承认有宇宙这种东西存在,因此宇宙的运动首先从“有”这个观念始。
既然承认有宇宙这个东西,那么也就是对“有”做了肯定,这在逻辑上称为“正”;不过,这时候的“有”做了肯定,这在逻辑上称为“正”;不过,这时候的“有”,只是一个观念,它什么属性也没有,所以又可以说它是“无”;“无”是由“有”推导出来的,但它却又是对“有”的否定,这在逻辑上称为“反”;然而应该明白的是,这时候的“无”已经不是纯粹的“无”了,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无”,而是“有”中之无,是说“有”没有属性,由此看来,这个“无”也就是前面说的那个“有”,而前面说的那个“有”,也就是现在说的这个“无”。所以说,这里的“有”和“无”合成了一体,这在逻辑上称为“合”。
在“有”与“无”的统一体中,既可以说是“有”,又可以说是“无”,“有”可以变为“无”,“无”可以变为“有”,“变”就是合的结果。
在黑格尔的学说中,在宇宙发展的逻辑阶段,“变”是一个关键,因为有了“变”,就可能变出无穷多样的东西来。不过,在这个阶段,所变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些概念,比如动、静、现有、无限、自有、质、理、度、假象、现象、实在、同一、差异、矛盾、主观、客观、理念、普遍、特殊、个体,等等。
这些概念虽然层次不同,但相互之间都以三一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思维逻辑的网格,为可见的现实世界的展现画出了一幅完整的、无形的蓝图。
这种蓝图展现出来,便成了现实的世界。黑格尔把展现称为“外化”。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日、月、星辰,还是动、植、人类,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及现象,其中也包括人类,都是思维逻辑的外化。思维逻辑外化后的自然界是绝对理念或宇宙演化的第二阶段,黑格尔称其为自然阶段。
自然阶段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发展变化同样遵循三一式进行,由时间、空间、物质、热、声、磁、电等逐渐演化,越来越丰茂,越来越具体,之后又先后出现了地质、植物及动物。人从动物中一脱胎而出的。
人从动物中一脱胎出来,便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这便是精神。人有大脑作为精神和思维的自然的物质的基础,他具有情感和灵魂,由此与自然阶段明显地区别开来,进入了具有情感和灵魂,由此与自然阶段明显地区别开来,进入了绝对理念或宇宙演变的第三阶段。黑格尔称之为精神阶段。
精神阶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发展变化仍然遵循三一式进行,首先出现的是个人自身的精神,比如人的情感、感觉、思考、理论分析等等。黑格尔称之为主观精神。主观精神的分析、综合,构成社会的精神,比如艺术、宗教、智慧之学,等等。黑格尔称之为客观精神。
然而,不管是主观精神也好,客观精神也好,都是宇宙的原有绝对理念的复苏。
当然,黑格尔的学说并没有到此为止,它还在向原本的绝对理念复。不过我们说到人也就可以了。
当我们说到人的时候,就可以看出,黑格尔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也是将宇宙分成了两斗半,一斗是无形的理念世界,一斗是有形的现实世界,而人是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他的一切行为兴趣止、原由和依据,都在那形而上的绝对理念中早就存在了,都须在那形而上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费尔巴哈也是德国人,生于1804年,卒于1872年。他在青年时期,是一个虔诚的黑格尔学说的信徒,认为形而上的理念就是形而下的人的本性。后来,他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认为形而上的理念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人来源于自界。在他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本源,也是人性的本质,他甚至认为人的食物也是人的本质,因为食物是血、心和脑的原始材料。然而他并没有用自然界所人理没起来,而认为人高于自然界,自然界是非人必的。人高于自然界的是什么?在他看来,是“理性”、“意志”和心。这是动物所没有而人所特有的,所以,他把这三者称为人的“绝对本质”。这种绝对本质的具体表现是相互之间的“爱”。因为理性使人类自身意识到自已是一个类,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而“爱”是把个人与个人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也只有爱才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界的动物区别开来,使其居于自然界之上。因此,费尔巴哈又把“爱”视为人的最高本质。
由此看来,费尔巴哈从形而上走到形而下,又从形而下走到形而上,最后将形而下与形而上的位置颠倒了一下,认为形而上者是由形而下的东西产生的,是由形而下的东西决定的。
说他从形而上走到形而下,是说:最初他认为形而上的理念产生的决定着形而下的人或人的本质,后来却否定了形而上的理念的真实性,认为人是由自然界产生的,而人和自然界都是有形的、可感知的,都是形而下者,形而下就是一切,没有脱离开有形的可感知的东西之外的形而上者。
说他又从形而下走到了形而上,是说,他又通过人引出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引出了爱,而人是有形的,是形而下者,理性、意志、心和爱是无形的,是形而上者。认为人受着理必一、意志、心和爱的支配。
说他将形而下与形而上的位置颠倒了一下,是说:黑格尔的学说认为形而上的理念产生形而下的自然界和人类,而费尔巴哈的学说则认为形而下的人类产生形而上的理性、意志、心和爱;黑格尔的学说认为形而上的理念可以脱离形而下的自然界和人类独立存在,并决定着形而下的自然界和人类,费尔巴哈的学说则认为,形而上的理怀、意志、心和爱不能脱离形而下的人独立存在,说它支配着人只是说它是人的本质的体现,这是什么样人也就是什么样。仅此而已。
由上可知,将宇宙划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用形而上的世界解释和理解形而下的世界,通过对宇宙和自然的理解来认识人自己,这是西方智慧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