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
[原文]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二十七章
[要义]
圣人常常善于挽救人,因而根本没有无用之人;常常善于拯救物,因而也根本没有无用之物。道家的圣人是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与“道” 合一的人,是“道”的人格化。一方面道派生天地万物,凡人也物也皆是道之一偏、道之体现;另一方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圣人自有天地般的博大胸怀,藏垢纳污,包容一切。所以圣人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人难容之物难容之事,正体现了“道”的情怀,道生天地万物,故不弃其一,圣人亦怀万物而不弃。救人救物正是圣人的天职,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
人性都是一样的,故人人皆可成就理想人格,只要尽心尽性的话。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涂同途)。”佛经说:“人人皆可成佛。”王阳明的后学弟子说:“满街都是圣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圣人至诚,充分彰显其性,推已及人及物,亦能充分彰显人、物之性。因为自己也罢,别人也罢,都是一样的分有天道,天赋人、物以性,实质都是一个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圣人救人救物,以尽其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故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为三也。
[故事]
孟尝君田文喜欢养士,门下宾客三千余人,食客等级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同。自己衣食与宾客无二。供养耗费很大,以至常常要倾家荡产。秦王邀请他去秦一会,他于是同宾客千余人,西入咸阳谒见秦王,秦王降阶迎之,相得甚欢。孟尝君将天下无双、价值千金的白狐裘送给秦王,秦王穿着它,对宠爱的燕姬夸赞不已。那时天气还暖和,他便交给国库管理员收藏好。秦王欲以田文为相,秦相樗里疾忌之,便让人中伤田文。秦王欲遣归田文,樗里疾又说:“孟尝君居秦月余,其宾客千人,已尽得秦巨细之事,若遣之归齐,终为秦害,不如杀之。”秦王因而把田文软禁在馆舍中。田文转叫人向燕姬求情,燕姬说:“能送给我一个白狐裘,我就劝秦王放了他。”然而白狐裘只有一个,已经献给秦王了。这时田文门下最下座的一个宾客自告奋勇能盗回白狐裘,原来此人善于狗叫。这天夜里他打扮成狗的模样,从院墙的排水穴爬近国库,等管理员睡了,他取了钥匙,开了库门,盗出白狐裘。孟尝君赶紧托人献给燕姬,燕姬大悦,遂劝秦王放他,秦王果真发给通行证让田文返齐。田文说:“吾侥幸燕姬之一言,得脱虎口,万一秦王中悔,吾命休矣!”遂星夜驰去,到了函谷关时才刚半夜。关门是人定即闭,鸡鸣始开。田文怕有人追他,急欲出关,人人惶迫。这时下等客人中突然有一人学起鸡叫,而且叫得跟真鸡惟妙惟肖,于是群鸡皆随着叫起来。关吏以为快天明了,便起来验证开关,放他们出关门。孟尝君和众宾客终赖鸡鸣狗盗之徒得脱于虎豹之秦。天明了,秦王后悔放走了孟尝君,派人去追,早过关东去了,哪里追得上?可见人没有不中用的,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朋友一盏灯。孟尝君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故手下什么样的能人都有,即如鸡鸣狗盗之流也受欢迎,关键时刻卒赖他们以脱大难!
秦晋韩原之役,大战龙门山时,“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騺。穆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穆公,穆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穆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秦穆公不愧是五霸之一,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心地仁厚不为良马伤其民。他打猎岐山,丢了一匹良马,被当地百姓三百余人宰了吃了。秦穆公不但没惩治他们,还送给他们几瓮美酒吃,因为吃了马肉不喝酒要伤害脾胃的。这三百人当时就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称赞穆公是一位爱民如子的贤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听说秦晋交兵,这批吃马肉的都偷偷跟着上了战场。正当穆公快被俘虏时,他们死命杀敌,不但救出了秦穆公,反而把晋惠公活捉了。正是没有不中用的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佛教徒都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他母亲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他说在他去世而弥勒佛未出生前,要地藏菩萨担负救拔众生的重任。地藏菩萨当仁不让,面对众菩萨、众阿罗汉、众比丘、众沙弥立下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怀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慈悲,日日夜夜在地狱中为众饿鬼宣说佛法,使他们纷纷觉悟,离开地狱,转生人间。
从理论上说,人人皆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只是难易不同而已。罪孽深重的人要不断忏悔,反复修行,他通向佛的路是遥远漫长的,但只要坚持不懈地修持,终有成佛之日。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正如儒家说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人皆可成圣人一样。而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惠能,主张自身是佛,本性是佛,认识了这一点,就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东晋时最有觉悟的一代高僧竺道生常常凭了自己的慧解,而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如“佛无净土”、“善不受报”等,最著名的便是认为“一阐提人(作恶多端的人,最坏最孬的人)也得成佛。”当时在南方只有法显译出的六卷本《泥洹经》传世,上边说:“一阐提懈怠懒惰,尸卧终日,言当成佛,无有是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于身中,无烦恼,悉除灭已,佛便明显,除一阐提。”竺道生发现了其中的言语矛盾,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证成佛果,一阐提者也是人,自然也有佛性,也能修行成佛。竺道生还认为,佛性是本源,众生是末流,有了佛性才有众生,众生之所以是众生,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佛性这个根据。如果否认一阐提者有佛性,就等于否定了佛性说,必然是釜底抽薪,动摇了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如果承认一阐提人不能成佛,也就是说还有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精神本体之外,为佛的威力所不及,则佛法无边也就不成立了。道生“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于时大本未传(指北凉昙无谶译出的《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本。《泥洹(即涅槃,音译不同)经》是其节略本),孤明先发,独见众忤。于是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遂显大众摈而遣之。”道生受排挤,在京都建康(南京)站不住脚,因为他的主张捅了马蜂窝,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僧众起而卫道,斥竺道生的说法为异端,集体决议把他逐出佛门。他不服输,临走发誓:“如果我说的违反经义,可让我立即身现重病恶疾;如果我所说与佛法原义不背,我圆寂之时,当高踞狮子座(狮子座是文殊菩萨的法座,代表最高的讲席)。”他坚持自己的主张,只身来到苏州虎丘寺,想继续说法,可是僧人一个个避开他。他只好对着一堆石头讲“一阐提人也能成佛”的道理,结果顽石都点头,竺道生终于胜利了!这便是“大师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点头石”经过千年风雨,至今犹存,成为著名的虎丘一景。在他受逐十二年后,昙无谶译出的《大般涅槃经》传到了建康,上边果然与竺道生的见解相符合,说一阐提人也有佛性、也可成佛,京师僧众愧疚不已,这才佩服竺道生卓识非凡!四年之后,八十高龄的竺道生在庐山精舍讲说佛法,穷理尽妙,狮子座下的听众心悦诚服。说法结束了,他也在法座上圆寂了,实现了当年所发死在狮子座上的誓愿。
既然一阐提人都能成佛,因此佛教徒不放弃救拔任何一个坏人,也就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出家人不杀生,行路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释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其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有各种神通,能通天彻地,呼风唤雨,因而他护法最多贡献,与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同为佛祖的左膀右臂。古印度外道很多,他们不断攻击佛教,往往都被目犍连慑服了。有一次外道使用美人计,雇了一个叫莲花色的妓女去破坏他的修行。她在路上堵住了目犍连,向他施出千娇百媚的挑逗。已成就阿罗汉果的目犍连根本不为所动,反而不停地向她宣讲佛法。她说:“我罪孽深重,皈依佛祖不是玷污了佛门净地吗?”“佛祖大慈悲,大智慧,大愿望,大善行,不弃任何一个人,即使是一阐提人,也要教化他皈依佛门。佛光普照,佛法无边,只要你诚心,我马上引荐你参拜佛祖。”她说:“那太好了,从此我也有了归宿。其实我本是良家女子,父亲去世后,母亲为我招赘了一个倒插门女婿共同生活,而且有了一个女儿。后来我母亲与他通奸,我气得离家出走,又跟了一个商人。多年后的一天,这个商人从外边买了一个小老婆回来,我一看,竟是我的女儿!我气得又离家出走了。为什么不是我的母亲,便是我的女儿,与我争男人呢?为了生活,我便靠出卖色相了。”目犍连很可怜这位沉沦欲海的迷途人,领她参见了世尊释迦牟尼,世尊为她授了具足戒,做了比丘尼。莲花色悟性很高,迷途而返,勤于修行,终于证得阿罗汉果,成为最著名的女出家人之一,真是浪女回头金不换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