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原文]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二十二章

  [要义]

  圣人抱定一个最高原则(即本体之道)以为天下人的榜样。只要人们对自己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最高原则,始终不渝地坚持到底,那就差不多是有道圣人了。他在三十九章又接着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即是说:过去得到“一”(即道)的,天得一才能清虚,地得一才能宁静,神得一才能威灵,谷得一才能充盈,侯王得一才能成为天下的标准、楷模和领袖。说到底,天不能澄清恐怕要破裂,地不能安静恐怕要崩陷,神不能显灵恐怕要绝灭,王侯不能抱守正道治理国家,恐怕要倾覆。道是万物的本原,包括神在内都得分有道才能生存旺相。道是最高本体,“象帝之先”(好象在天帝之前就已存在,这句话具有革命性),“神得一以灵”,何况是人呢?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其有“德”(德者得也,得道为德。德是精神方面的得,故从心;得是物质方面的得,故从贝。所以韩非子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也就是得到了道,而坚守不渝,与道合一则为圣人矣。

  不光道家抱一,一切真正的哲学家都抱一,也就是持守本体。儒家的一就是其本体之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忠恕正是从正反两方面论仁,正面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梁襄王(惠王之子,孟子说他“望之不似人君”)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也就是说实行仁政就能平定天下,这个“一”就是儒家之“仁”。佛家不也是抱“一”吗?他们的“一”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佛”,就是觉悟有情众生以脱六道轮回的“菩萨”,终生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佛,自觉而觉人,自利而利人,自度而度人,“张大教网,下生死海,漉人天鱼,置涅槃岸。”由于悟性不同,慧根有等,修行各别,最后成就的结果也等等不一。修行“四谛”(苦、集、灭、道)的,称为声闻乘弟子,最终只能得到阿罗汉果;修行十二因缘的称为缘觉乘弟子,最终只能修成辟支佛。这是小乘佛学,只求自觉自度。大乘则普渡众生,修行六度四掇的菩萨乘,最终将成为菩萨,或修成佛果。乘作为名词是船筏,作为动词是济渡。小乘就是小筏,只载自己,自了汉也;大乘就是大船,同载众生以度之。世俗之人在烦恼痛苦的此岸,大乘佛学是大船,载着众生渡过生死轮回的爱河苦海,到达解脱的彼岸。小乘佛学就是自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大乘佛学则是普渡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不争”也就进入“道”的境界了,则无不为了,则天下无以胜之了。孟子则说:“仁者无敌于天下。”道理是一样的,仁者就与“仁”合一的儒家圣人。为什么抱一就能为天下式,无敌于天下呢?因为中国哲学的本体也是最初的本原,派生宇宙万物,又是最高目标和最后归宿,只要抱一,融入本体,宇宙万物便没有能超过他的了。作为物质本体的本原,“至小无内”,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质、微粒、原子;又“至大无外”,是整个宇宙万物之大全。每个人都要不断修炼,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向本体靠拢,当你与本体合一时,也就成了圣人了,也就能超越时空而走向永恒、无限、绝对了,千古不朽,“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吕氏春秋》:“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都是抱一的意思,这里的“督”、“纪”、“纲”都是本体之道,不可须臾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