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兵者不祥之器




  [原文]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三十一章

  [要义]

  兵器是不吉祥的东西,君子所不取,即使万不得已使用之,也是淡然处之。打胜了仗也不值得夸耀,以胜为美就是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乐者,必定不能使天下归顺的。这是老子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老子自然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了,这一思想对中国人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是我们所赞成的,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都将继续贯彻这一主张。

  老子的军事思想是非常宏富而深刻的,从某一角度说《老子》是我国最早的兵书。其实《老子》主要是政治哲学,但基于其伟大的辩证智慧而提出的诸多谋略学原则对战争也同样有着重大指导作用,他也在多处论述过战争问题,而形成了系统的军事学思想。一方面他看到了诸侯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坚决反对战争,更要不得穷兵黩武,战争与他的清静自然无为是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人间避免不了战争,正如动物总也避免不了咬仗一样,有欲望就有争抢,因而基于他的整体理论而分析战争,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原则,形成了最早的战略学。

  中国文化是易文化传统,说到底就是阴阳文化。《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一切学科滥觞于斯,军事学自然也不例外。一方面,六十四卦中有很多专门论述战争的卦,如师、同人和离等;另一方面,阴阳哲学推用于军事对争,是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如《师》卦中说:“师出以律,否臧凶。”意思是说,行军作战纪律第一,不然必败。我们今天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都是这个意思,严明的纪律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师出以律”已成为军队的铁则。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易经》是《老子》的智慧源泉,在战争方面也是发扬光大了《易经》的军事思想。

  三十章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用道德(不同于儒家的道德)辅佐人主的不以军事逞强天下。因为用兵会得到报复:凡是驻扎过军队的地方,必然荆棘丛生,田地荒芜;大战之后,一定跟着灾荒年,饿殍载道。用兵打仗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了,而不敢用兵力来逞强。成功之后也不要得意、夸耀和骄傲,用兵以达目的、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是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就不要再逞强。唐诗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是血与肉的火并,有何值得夸诩?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比上章说得更加尖刻惨痛: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以有道德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常以左为贵,打仗时以右为贵。不吉祥的战争不是君子解决问题采用的方式,不得已时采用它,也是漠然处之为上策,打胜仗也不要自以为美,以战争为美的就是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乐的人是不能使天下宾服归顺的。吉庆事情以左为上,凶丧事情以右为上,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就是说用兵打仗按丧礼的仪式。战争杀伤众多,却是怀着悲哀的心情参加的,即使打胜仗也用丧礼的仪式。

  坤卦纯阴纯静之卦,上爻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因为静极而动,阴极而阳,双方交战以争高低,阴阳二气总是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有和平就有战争,没有战争也没有和平,和平是阴静,战争是阳动,相反相成,富有辩证智慧的老子自然知道战争难免。他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韩非子·喻老》:“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而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故曰:‘戎马生于郊。’”天下有道,政治清静无为,马匹用来运粪、耕种田地;天下无道,争权夺利,战争频仍,战马驰骋于战场。最大的灾祸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是贪得无厌,所以说知足之足是长久之足。他指出战争的原因是人们争权夺利不知满足,国家财富、权位有限,你也想要,我也想要,只好诉诸战争,谁的拳头有力就归谁,胜者王侯败者贼。正如后来庄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汉光武帝刘秀说:“人心苦不足,每一发兵,头几为白,既得陇,复望蜀。”他先后出兵灭了两个劲敌: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终于统一天下。人们争权夺利,说到底是道德教化不行,自上而下不能“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向内用功夫,提升道德境界,反向外用力以求物质满足感官快乐,致使全社会都在抢面包吃。道家看到物质文明的负面作用,人性的异化,进而带点因噎废食的偏激,呼吁“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庄子也说:“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孔子也说过:“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国防很重要,任何民族不能有国无防,不能忘记军事的卫国作用,不教民军事,不巩固国防,等于自己丢弃国家。老子也忧国忧民,不过与孔子的途径是不同的,老子用阴柔(不是阴谋),孔子用刚健。老子根据自己柔弱胜刚强的贵柔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后发制人的战争原则,他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军事与政治不同,以正直之道治理国家,以诡邪之道用兵打仗。宋襄公用仁义治国可以,用仁义打仗失败,战争是残酷的军事较量,是最不道德的行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双方无所不用其极。“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对敌人不可讲仁义,与虎狼争,胜之则活,不胜则必被吞食。《史记·宋微子世家》:“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阵,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阵。’阵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尝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用兵的人常说,我不敢取攻势而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是说,在无阵势处摆阵势,在无臂膀处奋臂膀,在无敌人处对付敌人,在无兵器处拿兵器。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宝贝。所以两军势力相等时,悲愤的一方会获得胜利。大意是说,后发制人,场外见功。以守为攻,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战场外胜战场内,以不战之战胜战之战,以本胜末(崇本息末)。轻敌之骄兵必败,愤敌之哀兵必胜。

  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不逞勇武,善于打仗的不易愤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去硬拼。也就是说,以无形的胜有形的,用智慧计谋和沉着冷静去对付敌人,不逞匹夫之勇、一人之怒。

  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以果敢为勇则亡,以柔弱为勇则活,因为过刚必折,柔弱不败,也就是老子对孔子说的齿硬舌柔而齿先掉的道理。“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张良状貌如妇人,而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正是大勇不勇,大男若女。

  孙武,范蠡,孙膑等杰出的战略家都深受老子这种以阴胜阳的思想影响。

  《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便是对“以奇用兵”的发挥。

  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于人。”是光辉的军事辩证法。

  范蠡也是道家人物,可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矣。《国语·越语》:“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兵者凶器,勾践轻易用之,而大败几乎亡国,后在范蠡文种辅佐下,卧薪尝胆,深谋二十年,始灭吴雪耻。

  《孙膑兵法》:“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善战者不战也,都反对战争,而主张不战之战。夫不战之战者,政治战外交战经济战之流也,

  《孙子兵法》:“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顿而利可全正是不战之战,是战争的最高境界,正是“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的成果。战争不是孤立的,与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相关,我们以守为攻,以静制动,以不在场的制在场的,因为在场的以不在场的为基础。两军对阵时,我们可以去烧其粮草,或端其根据地老窝,或四面楚歌以攻心,或引诱对方将帅叛逃,或断绝外援坚壁清野以困毙之,最下策是攻城血战,两军相当也是骄败而哀胜。

  官渡之战,曹操利用许攸之计,烧了袁绍的粮草而大败之。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无粮草不战自溃。孙权引诱关羽手下的糜芳、傅士仁叛变,把荆州老窝端了,而且善待其家属,瓦解关羽的军心,使进攻樊城的关羽败走麦城,彻底失败而被俘授首。汉军包围项羽于垓下,张良让汉人四面唱楚歌,以瓦解楚军士气,项羽以为楚兵都投降汉军了,更加灰心丧气,霸王别姬,突围失利,自刎乌江边上。济南战役中,吴化文军长起义投诚,我们活捉了守城司令王耀武。平津战役中,大兵压境,北京如瓮中之鳖,我军派人说服傅作义,和平解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