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圣人无名”论
|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译文]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出来了,而烛火还没熄灭,已经难以发挥它的光芒。及时雨普遍降了,还要灌溉,这不是徒劳吗!先生如果即位,定会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可是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奉交给先生。”
[注解]
庄子在前文叙述了“圣人”、“神人”和“至人”,这里他又进一步举例分论。
尧、舜、禹是我们熟知的上古“圣人”,“帝尧禅让”、“虞舜摄政”、“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详。上古的“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被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和舜帝”被称为“五帝”,这就是“三皇五帝”的由来。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为了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了“皇帝”。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发明了八卦和渔猎,神农氏发明了种地并“尝百草”发明了医药。黄帝,传说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当时还有一个部落首领叫炎帝,姓姜,据说是牛头人身。《史记》记载: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貙(chū)、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
五帝之颛顼帝,姓姬,号高阳氏,是黄帝的孙子;帝喾,姓姬,号高辛,是黄帝的曾孙;尧帝,姓尹祁,号放勋,黄帝的玄孙;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家里七代都是平民;禹,姓姒氏,名文命,也是黄帝的玄孙,夏朝的开国君主,世称为“大禹”。因为尧、舜、禹以及之后夏、商、周的臣子都是炎帝和黄帝部落的后裔,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之为“炎黄子孙”,皇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在“三皇五帝”之前,还有盘古氏、女娲氏和有巢氏等等,所以说华夏民族的文明史远不止五千年,网友戏言《中国简史》曰:“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有巢氏’筑窝,‘燧人氏’钻火,‘伏羲氏’渔猎,‘神农氏’种地;黄帝战蚩尤,尧舜禅让,大禹治水。远古时代没。”
我们在前文中提及,上古时代是一个人神共居的时代,“三皇五帝”这类人都不是“凡人”,这在《史记》和《黄帝内经》等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史记》记录黄帝时说:“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黄帝这个人生下来就神奇灵异,在襁褓中就会言语,幼小时就很伶俐懂礼,稍大即纯朴敏慧,成年后“耳聪目明”,看事物很透彻,睿智而练达;而颛顼这个人“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无论有生命没生命的,无论是大小山河之神,凡是日月所能照临的地方,没有不服从他、不归附他的;帝喾这个人怎么样呢,“生而神灵,自言其名”,生下来就非常神灵,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要是在现在呵呵,肯定是神童之神童了;帝尧这个人“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舜这个人更厉害了,据说出生时双目有四瞳,能见人所不见,故而能预知吉凶。
我们再看黄帝和炎帝、颛顼打仗,借助了哪些神兽?《史记》和《列子.黄帝》篇中均有记载:“师熊、罴、貔、貅、貙、虎为前驱”,而我们一直认为貔、貅、貙之类都是神话中的动物,和龙一样都是不存在的,是无中生有的,若真是这样,那古人的想像力可真了不起了,创造出这么多形象。在我看来,宁愿信其有,这在小说《封神榜》中其实也有充分体现。上古本身是一个神秘的时代,什么是神秘?神的秘密呵呵。
除了这么多“神秘”外,上古的人还特别长寿。彭祖,我们都知道是长寿的代表,据说活了八百岁。据史料记载,帝尧的时候,他因为进献雉羹,尧便把彭城封给他,所以后世称他为彭祖。到了舜的时候,他从师尹寿子(估计是位更厉害的神仙),学得真道,遂隐居武夷山。彭祖自己说,他不是仙人,仅是一位得道者。“所谓仙人,或能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达天阶;或者化作鸟兽,游浮青云;或者潜行江海,遨翔名山。他们食元气,吃芝草,出入人间,而人却不知道,从不与俗流交接。他们虽能长生不死,但却远离人情荣乐,与麻雀化成蛤蟆没什么两样,都失去了自己的本真。”从这段话也可以得知,庄子所谓逍遥游的境界要超出彭祖,应该是“仙”或是比仙更高的境界了。
我们再看看尧活了多少岁。《史记》言:“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帝尧是在二十岁时即位,执政七十年后得舜,又幕后考察了舜二十年后告老还乡,避让帝位总共二十八年后去世。若以得舜后即禅让避位二十八年后算,则尧活了一百一十八岁;若以告老还乡后避位二十八年来算,则尧活了一百三十八岁,真可谓高寿了!当然,上古之人也不全是这么长寿的,尧这类人毕竟不是“凡人”。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昔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黄帝问天师歧伯(估计是位得道高人,也是位神医):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歧伯就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黄帝所说“上古之人”、“今时之人”,以我们现有的史料认为,黄帝时代已经是上古了,再上古估计要么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时代了,而这些往往被视为神话而不足考证。“上古之人”为何长寿,因为他们懂得养生,懂得保养。而“今时之人”呢,和我们现在的“今时之人”差不多,生活反常、过度操劳、作息紊乱、饮食不均、纵欲过度、酗酒吸烟等等,都是造成“短寿”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人类的寿命基因本身在变化。所以我们要懂得“养生”,老子、庄子这类人就很注重。为什么要养生?难道是要保持个小白脸骗美眉,当然不是!养生,就是要清心寡欲,这是修道的基础,是得道成仙的前提,也是能否实现逍遥游的条件。
以上讲了这么多“废话”,主要是和诸位讲讲“上古”的一些史实或是传说,对于更好的理解庄子诸篇有一定的作用。上古的这些“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能“无名”,不执著于名利,不迷恋权力,如果有贤能,主动愿意让更有能力的人来继位,这就是一种胸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