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传记系列——

 

 军事家卷——朱可夫

 孙维韬 屈平   编著

第八章  莫斯科城下的较量








  1. 紧急召唤


  希特勒军队实施“闪击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近逼莫斯科。苏军招架不住强大攻势,在节节败退。

  大敌压境,兵临莫斯科城下。为此,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里,睡不成眠,食不甘味,忧心忡忡,在这紧要关头,斯大林最后决定,请在列宁格勒前线的朱可夫立刻返回莫斯科,共商御敌大计。

  1941年10月5日,最高统帅部火速转告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部:

  “斯大林同志要和朱可夫元帅直接通话。”

  两分钟后,斯大林和朱可夫通话。斯大林:“你好!”

  朱可夫:“您好!”

  斯大林:“朱可夫同志,你能不能立即乘飞机来莫斯科?鉴于尤赫诺夫地区的预备队方面军左翼情况复杂,最高统帅部想和你商谈一下。让谁代替你呢!让霍津代替你吧。”

  朱可夫:“请允许我10月6日早晨起飞。”

  斯大林:“好。明天我们在莫斯科等你。”

  但是,由于第54集团军地段上出现了某些重要的情况,10月6日,朱可夫未能起飞,他及时报告了最高统帅,并得到批准。

  傍晚,斯大林又向列宁格勒打电话问:“你们那里情况怎样?敌人有什么新的动向?”

  朱可夫报告说:“德军的攻击减弱了。据俘虏的供词,德军在9月的战斗中遭受严重损失后,在列宁格勒附近转入防御。现在敌人用炮兵和飞机对城市进行射击和轰炸。我航空兵侦察查明,敌人摩托化纵队和坦克纵队正在从列宁格勒地区向南大规模运动。看来,可能调往莫斯科方向。”

  报告情况后,朱可夫问最高统帅,关于飞行莫斯科的指示是否仍然有效。

  斯大林回答说:“有效,留下霍津或费久宁斯基将军代替你,你自己明天迅速乘飞机来莫斯科。”

  告别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朱可夫飞往莫斯科。因为必须紧急把M.C.霍津将军派往第54集团军去,列宁格勒方面军的临时指挥就转交给了费久宁斯基将军。这两位将军是朱可夫指名调去的,他是非常信任他们的。

  到了莫斯科,卫队长迎接朱可夫并通告说,最高统帅病了,在他住所里工作。于是,又乘车立即赶到那里去。

  斯大林感冒了,面色不好,态度冷淡,点头表示回答朱可夫的问候,然后走到地图跟前指着维亚济马地区对朱可夫说:

  “你看,这里的情况很严重。我无法从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得到有关真实情况的详细报告。由于不了解敌人进攻的地点和部署以及我军的状况,情况不明我们不能做任何决定。现在请你立刻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去一趟,详细弄清那里的情况,并随时给我来电话,我将等着。”

  告别前,斯大林突然问:“你认为德国人最近期间会再次进攻列宁格勒吗?”

  “我想不会。敌人损失惨重,又把坦克和摩托化部队从列宁格勒地区调到了中央方向某地。敌人无力以列宁格勒地区现有的部队实施一次新的进攻战役。”朱可夫胸有成竹地回答。

  “你认为希特勒将把从列宁格勒地区调出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队用在哪里?”斯大林接着又问:

  “显然,是调到莫斯科方向来了。自然是在补充人员和维修兵器之后。”

  谈话时,斯大林站在桌旁。桌上放着标有西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情况的地图。他看着西方方面军的地图对朱可夫说:“看来,他们已经在这个方向上行动了。”

  告别了最高统帅,朱可夫又到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那里去,向他详细报告了列宁格勒地区12月6日的情况。

  总长对朱可夫说:“最高统帅刚打电话来,命令给你准备好西部方向的地图。地图马上就准备好。西方方面军首长就在8月份叶利尼亚战役时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驻过的那个地方。”

  沙波什尼科夫向朱可夫将军详细介绍了莫斯科方向的情况。他向朱可夫转达了最高统帅部的命令:

  “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西方方面军司令员: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兹派朱可夫大将到预备队方面军作战地区为最高统帅部代表。

  最高统帅部希望你们向朱可夫同志介绍情况。今后,朱可夫同志有关各方面军部队使用和指挥问题的一切决定,必须执行。

  受最高统帅部的委托

  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

  1941年10月6日19时30分

  编号2684”

  朱可夫在等待地图时,沙波什尼科夫用浓茶和三明治招待了他。总长对朱可夫坦率地流露说:“我实在太疲倦了。”朱可夫也有同感,他也很疲倦。马不停蹄地直接乘车去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去了。


  2. 奔赴前线


  朱可夫抵达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时已是深夜。值班员报告说,所有的领导人都在司令部开会。司令屋里点着蜡烛,有点昏暗。桌子旁边坐着科涅夫、索科洛夫斯基、布尔加宁、马兰金。每一个人都是极疲劳的样子。朱可夫进屋后立刻出示最高统帅部的委任状,并说:“我受最高统帅的委托来了解情况,而且要直接从这里用电话向他汇报。”

  方面军作战部队马兰金中将介绍了一些最新情况,使现有的材料更加充实和明确了。

  “西部方向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这是朱可夫当前最关心的问题。

  到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莫斯科附近开始进攻的时候,担任防御的有三个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司令是科涅夫上将),预备队方面军(司令是C.M.布琼尼元帅),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是叶廖缅科中将)。截至9月底,三个方面军的作战部队总共约有125万人,990辆坦克,7600门火炮和迫击炮,677架飞机。其中以西方方面军的兵力兵器为最多。敌人调整了莫斯科方向上的兵力部署后,其兵力超过了苏联三个方面军的总和,军队超过0.4倍,坦克超过0.7倍,各种火炮和迫击炮超过0.8倍,飞机超过1倍。


  3. “台风”作战计划


  “台风”战役计划,是希特勒德军妄图攻占莫斯科的计划。希特勒在柏林帝国大厦发号施令,命令他心目中的“战神”古德里安率领坦克集群和第2集团军于9月30日实施猛攻,要求他们长驱直入,一举攻占莫斯科。

  于是,德军便向茹科夫卡至绍斯特卡地段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实施猛烈突击。

  10月2日,敌人向苏军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实施了突击。接着,敌人又从杜霍夫希纳以北和罗斯拉夫利以东地区实施了特别有力的突击。敌人突破了苏军防线。敌人的突击集团急速地向前推进,从南北两面包围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在维业济马的所有部队。形势十分严峻。

  布良斯克以南的情况也极其严重,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3和第13集团军面临被合围的危险。古德里安的部队十分猖狂,未遇到严重抵抗而向奥廖尔突进,这里苏军没有力量来击退敌人的进攻。

  希特勒听到古德里安顺利进军的喜讯后,得意忘形,在偌大的地球仪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莫斯科,两眼闪动着兴奋的火花,对身边的帝国元帅戈林说:“猛烈的‘台风’,扫清了通向莫斯科一切障碍,斯大林完蛋了!我们准备到克里姆林宫设宴,庆祝圣诞节!……哈哈,哈哈……”

  希特勒认为,莫斯科在政治上和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能否占领莫斯科关系到战争的成败。他原想在战争的最初几周内即于行进间一举夺占苏联首都,这计划失败后,便又筹划了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计划预定以三个坦克集团分别从杜霍夫希纳、罗斯拉夫利、绍斯特卡地域向东方和东北方向实施强大突击,割裂苏军防御,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围歼西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后以强大的快速集群从南北两面包围莫斯科,同时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攻占苏联首都。为达到此目的,德军主要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博克元帅)的地带内。“中央”集团军群下辖第9、4、2野战集团军,坦克第3、4、2集群(1941年10月起坦克第2集群改称坦克第2集团军),共74.5个师,其中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即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陆军由第2航空队担任支援。“中央”集团军群总计约有官兵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4. 会战莫斯科


  为了粉碎希特勒的企图,斯大林派朱可夫组织指挥了莫斯科会战,它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和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法西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进行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至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至1942年4月20日)。参加莫斯科会战的有五个方面军:西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以及西南方面军的右翼部队。

  当时苏军处境异常困难。许多企业不得不向东部地区疏散,因而苏联的军事经济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作战部队对武器和技术兵器的需要;各条战线都在进行艰苦的防御战,军队更遭到严重削弱;此外,由于日本和土耳其两国政府奉行亲希特勒方针,苏军指挥部不得不在苏日、苏土边境驻扎重兵。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莫斯科会战中的企图是:“依托有利地区建立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阻止敌人向莫斯科推进,给敌以最大限度的挫伤,争取时间,并为反攻创造条件。”为了实现这一企图,大本营采取了必要措施,向莫斯科的远郊派出了精锐的部队和兵团。但仍未能改变对苏军不利的兵力兵器对比。

  至9月底,西方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29、30、19、6、20集团军,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担任防御。

  按照西方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上将的命令,在维亚济马以北对迂回我军的敌北部集团进行了反突击。可惜,这次反突击未能成功。10月6日日终时,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相当一部分部队在维亚济马以西地区被合围。损失惨重。朱可夫认为维亚济马地区的惨重失败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尽管敌人在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上占优势,但是苏军军还是可以避免被合围的。为此需要及时而正确地判定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并从次要地段抽调兵力,集中苏军主力对付敌人的突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苏联元帅布琼尼)以两个集团军(第24、43集团军)的兵力在罗斯拉夫利方向宽100公里的正面上进行防御,其余的集团军(第31、49、32、33集团军)则配置于西方方面军后谢利扎罗沃、多罗戈布日以东、斯帕斯—杰缅斯克一线。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3、13集团军和一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和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总计在西方向上三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拥有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双方对比,敌人对苏军占有优势:人员多%,火炮和迫击炮多4080%,坦克多70%,作战飞机多一倍。德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技术上也占优势,因为当时苏军的坦克和飞机有一半以上是旧式的。敌人在坦克、飞机、反坦克炮、高射炮以及摩托化部队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德军根据“台风”计划,于9月30日在布良斯克方向,10月2日在维亚济马方向先后发起进攻。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可是由于科涅夫将军指挥失误,并未能阻止住德军进攻。在维亚济马战役(1941)中,10月4日,德军突破了西方面军的防线夺占了斯帕斯—杰缅斯克和基洛夫,10月5日,占领了尤赫诺夫,10月7日,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个方面军相当大的一部分兵力在此被围,一直英勇抵抗到10月12~13日,被围军队有一部后来突出重围。陷入战役合围困境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也进行了退却。莫扎伊斯克防线成了莫斯科附近的主要抵抗地区。在从莫斯科河至卡卢加这一地区(共230公里)上,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内建立起坚固的防御。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指挥,大本营于10月10日将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部队合编为西方面军,由朱可夫大将负责指挥。复杂的形势要求:下决心从莫斯科疏散大批政府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留下的企业则生产军用品;部队和劳动人民在莫斯科近郊构筑新的防御地区;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市做好巷战准备,等等。为修筑防御工事动员了45万首都居民,其中75%是妇女。10月20日,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毗邻地区实行特别戒严。莫斯科的防空部队同敌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飞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德军损失惨重,但希特勒未放弃夺取苏联首都的妄想,他疯狂地叫喊,不惜一切代价,要拿下莫斯科。下决心一定要在冬季到来以前攻占莫斯科。敌人增调兵力,变更部署。用于进攻莫斯科的兵力有51个师,其中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兵力优势仍在敌人方面:人员多一倍、炮兵多一倍半、坦克多一半。个别方向上(如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图拉方向)的优势更大。德军企图击溃苏军,合围并占领莫斯科。

  朱可夫识破了德军的意图,下决心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11月10日,布良斯克方面军撤销,所属第50集团军转隶给西方面军,第3、13集团军转隶给西南方面军。11月17日起,加里宁方面军第30集团军编入西方面军。各方面军奉命固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敌人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

  11月15~18日,法西斯德军向莫斯科重新发起进攻。在加里宁—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防御战役和图拉防御战役中,苏军阻止了在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卡希拉方向上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的德军。德军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潘菲洛夫少将、别洛博罗多夫少将、多瓦托尔少将和卡图科夫上校和其他许多人指挥的兵团始终坚守阵地。

  “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这是首都保卫者的口号。

  德国法西斯军队向莫斯科推进的尝试均告破产。苏军虽然不时处于危急状态,但始终屹立不动并消耗了敌人。仅从11月16日至12月5日,法西斯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约1500架。法西斯德军士气急剧下降。苏军转入反攻和粉碎莫斯科附近敌军的条件已经具备。


  5. 临危受命


  朱可夫亲临前线,直接指挥各方面军进行反攻,同时粉碎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分别从南、北两面威胁莫斯科的最危险的突击集团。

  在莫斯科上空夺取制空权的斗争中,西方方面军所属预备队航空兵和首都防空军的航空兵与前线航空兵联合作战起了巨大作用。反攻的准备是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苏军的飞机虽略占优势,而炮兵几乎少一半,坦克少三分之一,人员也较德军为少。但是苏军指挥部也考虑到了其他因素,如:法西斯德军疲惫不堪;没有预先构筑好的防御阵地,也没有战役预备队;缺乏冬季作战的训练,而苏军则士气高涨。

  反攻计划是由朱可夫大将亲自制定并由最高统帅斯大林批准的,是在1941年12月5~6日开始的,这时德军的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尽管天寒地冻,积雪甚深,反攻的发展甚为顺利。在加里宁战役、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战役、图拉战役、卡卢加战役、耶列次战役中,苏军在最初几天内就从德军手中把主动权夺了过来。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包括莫斯科方向全线转入防御的训令。12月9日,苏军解放罗加切沃,11月解放伊斯特拉,12日解放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15日解放克林,16日解放加里宁,20日又解放了沃洛科拉姆斯克。大本营考虑到这一有利情况,要求各方面军司令扩大进攻地带,毫不停顿地进行追击。1942年1月初,西方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苏军从侵略者手中解放了1.1万多个居民点,消除了图拉被合围的危险。进攻的苏军进到勒热夫、拉马河、鲁扎河、博罗夫斯克、莫萨尔斯克、别列夫、韦尔霍维耶一线,将德军击退100~250公里。德军38个师,包括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受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的溃败使德军惊慌失措,希特勒要求部队死守每一个居民点,寸步不退,战到最后一兵一卒、最后一枚手榴弹。

  朱可夫对1月初的作战情况进行判断之后,立刻建议最高统帅下令在列宁格勒和在西、西南两战略方向转入总攻,合围并粉碎“中央”集团军群主力。但是以现有的兵力兵器不足以达到既定目的。在西方向上,双方步兵和炮兵的兵力相等,苏军仅在坦克的数量方面比德军多百分之三十。

  1月8日至4月20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于12月24日恢复建制)实施了瑟乔夫卡—维亚济马进攻战役、托罗佩茨—霍怔姆进攻战役、勒热夫进攻战役和博尔霍夫进攻战役。1942年1~2月间,在维亚济马以南地域使用了空降兵。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的经验以及缺乏兵力兵器特别是缺乏快速部队,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受领的围歼“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尽管如此,西方向上的总攻进展是顺利的。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遭到惨败。反攻和总攻的结果,敌人被迫向西退却100~350公里。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全部以及斯摩棱斯克州的奥廖州的一部分地区宣告解放。苏军在莫斯科近郊的胜利,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这一胜利使苏联各族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周围,为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打破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德军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资损失。德军损失50余万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余辆,以及许多其他技术装备。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希特勒德军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擅自退却、违抗军令等罪名给6.2万名官兵判了罪。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将军、施特劳斯将军等被撤职。

  莫斯科会战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它促使反希特勒同盟更加巩固,使法西斯国家集团更加削弱,迫使日本和土耳其统治集团不敢肆意追随德国,为欧洲各国人民反抗希特勒暴政的解放运动开辟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这次会战中,苏联军事学术达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在复杂的条件下筹建和隐蔽集中预备队以粉碎敌人方面,在组织各方面军之间和各战略方向之间的密切协同方面,以及在使用陆军、航空兵和游击队共同粉碎“中央”集团军群方面都做得十分成功。组织防御和进攻的方法以及更加合理的使用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的方法均有所改进。此外,还积累了大量集中使用各兵种的经验,这表明朱可夫和苏联军事首长在战略上和战役战术上不断成熟以及各兵种军人战斗技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免费E

更多好书请

书作品

登陆:应天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