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惠公卒。十二月,秦伯納公子〔一〕。及河,子犯授公子載璧〔二〕,曰:“臣從君還軫,巡於天下,怨其多矣〔三〕!臣猶知之,而況君乎?不忍其死,請由此亡〔四〕。”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沈璧以質〔五〕。
〔一〕 內傳:“魯僖二十三年九月,晉惠公卒。”而此云十月。賈侍中以為閏餘十八,閏在十二月後,魯史閏為正月,晉以九月為十月而置閏也。秦伯以十二月始納公子,公子以二十四年正月入晉桑泉。 案:“魯史閏為正月”,公序本作“魯失閏,以閏月為正月”。
〔二〕 載,祀也。授,還也。
〔三〕 巡,行也。
〔四〕 亡,奔也。
〔五〕 如,往也。質,信也。言若不與舅氏同心,不濟此河,往而死也。因沈璧以自誓為信。
董因迎公於河〔一〕,公問焉,曰:“吾其濟乎?”對曰:“歲在大梁,將集天行。元年始受,實沈之星也〔二〕。實沈之墟,晉人是居。所以興也〔三〕。今君當之,無不濟矣〔四〕。君之行也,歲在大火。大火,閼伯之星也,是謂大辰〔五〕。辰以成善,后稷是相,唐叔以封〔六〕。瞽史記曰:嗣續其祖,如穀之滋,必有晉國〔七〕。臣筮之,得泰之八〔八〕。曰:是謂天地配亨,小往大來〔九〕。今及之矣,何不濟之有?且以辰出而以參入,皆晉祥也〔一0〕,而天之大紀也〔一一〕。濟且秉成,必霸諸侯〔一二〕。子孫賴之,君無懼矣。”
〔一〕 因,晉大夫,周太史辛有之後。傳曰“辛有之二子,董之晉”,故晉有董史。
〔二〕 歲在大梁,謂魯僖二十三年,歲星在大梁之次也。集,成也。行,道也。言公將成天道也。公以辰出,晉祖唐叔所以封也;而以參入,晉星也。元年,謂文公即位之年。魯僖二十四年,歲星去大梁,在實沈之次。受,受於大梁也。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曰實沈。
〔三〕 墟,次也。是居,居其年次所主祀也。傳曰:“高辛氏有季子曰實沈,遷于大夏,主祀參,唐人是因。成王滅唐而封叔虞。南有晉水,子燮改為晉侯,故參為晉星。”
〔四〕 當歲星在實沈之墟,故無不成。
〔五〕 君之行,謂魯僖五年重耳出奔,時歲在大火。大火,大辰也。傳曰:“高辛氏有子曰閼伯,遷于商丘,祀大火。”
〔六〕 成善,謂辰為農祥,周先后稷之所經緯,以成善道。相,視也。謂視農祥以成農事。封者,唐叔封,時歲在大火。
〔七〕 瞽史記云:唐叔之世,將如商數。今有嗣續其祖,明趣同也。言子孫將繼續其先祖,如穀之蕃滋,故必有晉國。
〔八〕 乾下坤上,泰。遇泰無動爻無為侯。泰三至五震為侯。陰爻不動,其數皆八,故得泰之八,與貞屯、悔豫皆八義同。
〔九〕 陽下陰升,故曰配亨。小,喻子圉。大,喻文公。陰在外為小往,陽在內為大來。
〔一0〕辰,大火。參,伐也。參在實沈之次。
〔一一〕所以大紀天時。傳曰:“大火為大辰,伐亦為大辰。”辰,時也。
〔一二〕秉,執也。
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一〕。晉人懼,懷公奔高梁〔二〕。呂甥、冀芮帥師,甲午,軍于廬柳〔三〕。秦伯使公子縶如師〔四〕,師退,次于郇〔五〕。辛丑,狐偃及秦、晉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六〕入于晉師。甲辰,秦伯還〔七〕。丙午,入于曲沃。丁未,入絳,即位于武宮。戊申,刺懷公于高梁〔八〕。
〔一〕 三皆晉邑。召,召其長。
〔二〕 高梁,晉地。
〔三〕 甲午,魯僖公二十四年二月六日。廬柳,晉地。軍,猶屯也。
〔四〕 告曉呂、冀。
〔五〕 郇,晉地。退,聽命。
〔六〕 案:重耳此時不當稱公,“公”下疑脫“子”字。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正作“公子入於晉師”。
〔七〕 秦伯送公子于河,公入而還。
〔八〕 刺,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