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篇第八
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致問第四(1)
 

  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曰:“見君不見其從政者,可乎?”仲尼曰:“吾聞晏子事三君而順焉,吾疑其為人。”晏子聞之,曰:“嬰則齊之世民也(2),不維其行,不識其過,不能自立也。嬰聞之,有幸見愛,無幸見惡,誹謗為類(3),聲響相應,見行而從之者也。嬰聞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順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順焉。今未見嬰之行,而非其順也。嬰聞之,君子獨立不慚于影(4),獨寢不慚于魂。孔子拔樹削跡,不自以為辱;窮陳蔡(5),不自以為約;非人不得其故,是猶澤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網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貴之(6),今吾望儒而疑之(7)。”仲尼聞之,曰:“語有之:言發于爾(8),不可止于遠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眾也。吾竊議晏子而不中夫人之過,吾罪幾矣!丘聞君子過人以為友,不及人以為師。今丘失言于夫子,譏之(9),是吾師也。”因宰我而謝焉,然仲尼見之(10)。

(1) 則虞案:此與前實一章,後人析為二也。孔叢子詰墨篇引此可證。

(2) 于鬯云:“春秋時,齊晏氏為齊世民。嬰父弱,諡桓子,桓子以上無聞焉。管子大匡篇有‘晏子’,房元齡注:‘但謂平仲之先,不能實其人。’其家世之微,亦可見矣。”

(3) 黃以周云:“元刻作‘誹譽’。”

(4) 孫星衍云:“當為‘景’。”

(5) 則虞案:據詰墨,“窮”上當補“身”字。

(6) 孫星衍云:“今本‘儒’作‘傳’,據孔叢改。” ◎黃以周云:“元刻作‘望傳’,下同。”

(7) 則虞案:詰墨作‘今則疑之”。

(8) 孫星衍云:“‘邇’同。”

(9) 王念孫云:“案‘譏之’上當更有‘夫子’二字,而今本脫之,則文義不明。上文曰‘君子不及人以為師’,故此曰‘夫子譏之,是吾師也’。” ◎則虞案:指海本已改“失言”為“失之”,並重“夫子”二字。

(10)蘇時學云:“據上文義,當云‘然後晏子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