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篇云:“論死、訂鬼,所以使俗薄喪葬也。”又云:“今著論死及死偽之篇,明人死無知,不能為鬼,冀觀覽者將一曉解約葬,更為節儉。 ”
世謂(死)人〔死〕為鬼,有知,能害人。試以物類驗之,(死)人〔死〕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 孫曰:“世謂死人為鬼”,當作“世謂人死為鬼”。“死人不為鬼”,當作“人死不為鬼”。文誤倒也。下文云:“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又云:“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又云:“人死精神升天,骸骨歸土,故謂之鬼。鬼者,歸也。”是此文當作“人死 ”,明矣。世說新語方正篇注引並作“人死”,尤其切證。何以驗之?驗之以物。
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世能別人物不能為鬼,則為鬼不為鬼尚難分明。如不能別,則亦無以知其能為鬼也。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死而精氣滅。“而”猶“則 ”也。下諸“而”字同。能為精氣者,血脈也。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人無耳目,則無所知,故聾盲之人,比於草木。夫精氣去人,豈徒與無耳目同哉?朽則消亡,荒忽不見,故謂之鬼神。人見鬼神之形,故非死人之精也。何則?鬼神,荒忽不見之名也。人死精神升天,骸骨歸土,故謂之鬼〔神〕。“
神”字挩。上下文並以“鬼神”並言。“神”承“精神升天”為義。鬼者,歸也;神者,荒忽無形者也。家語哀公問政篇: “宰我問鬼神,孔子曰:‘人生有氣有魄。氣者,神之盛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鬼。魂氣歸天,此謂神。'”漢書楊王孫傳:“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之為言歸也。”韓詩外傳曰:(御覽八八三引。)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土,血歸於水,脈歸於澤,聲歸於雷,動則歸於風,眠歸於日月,骨歸於木,筋歸於山,齒歸於石,膏歸於露,發歸於草,呼吸之氣,複歸於人。”或說: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大戴禮曾子天圓篇:“
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 盧注:“神為魂,靈為魄,魂魄陰陽之精,有生之本也。及其死也,魂氣上升於天,為神;體魄下降於地,為鬼。”五行大義論配藏府:“氣之清者曰神,即陽魂也;氣之濁者曰鬼,即陰魄也。”魄陰,魂陽,存亡既異,則改生魂曰神,生魄曰鬼。白虎通情性篇:“神者,慌惚太陽之氣也。”洪範五行傳:“陽曰神。”易睽卦上九爻曰:“載鬼一車。”虞注:“坤為鬼。”說文: “鬼,從‘人',‘□',象鬼頭,從‘ㄙ',鬼陰氣賊害,故從‘ㄙ'。”是並為神陽而鬼陰之說也。神者,伸也,“伸”當作“申”。下文正作“申複”。(日抄作“伸複”,非。)五行大義論諸神:“神,申也。萬物皆有質礙,屈而不申;神是清虛之氣,無所擁滯,故曰申也。”禮運鄭注:“神者引物而出。”風俗通怪神篇:“神者,申也。”說文:“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又云:“申,神也。”廣雅釋詁。“神,引也。”引亦“申”也。申有引申之義者,說文云:“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從臼自持也。”段注:“臼,叉手也。”方以智曰:“□、□總從申束,以形會意。體自□束,從‘臼',象人身之申,‘臼' 象腰脊也。‘申'本形作‘□',象草木萌芽。古文作 ‘□',作‘□',作‘□',俱如‘申'之形。許強從‘臼',會意,其說自拙。”按:方以□象脊形,是也。寅古文作□,正象脊形,故寅訓演。演,引也,申也。又按:“神”古直用“申”字。克鼎:“□孝子□ 。”杜伯簋:“□孝於皇□且考。”並以“申”作“神 ”。申複無已,終而複始。人用神氣生,其死複歸神氣。陰陽稱鬼神,人死亦稱鬼神。氣之生人,猶水之為冰也。水凝為冰,氣凝為人;冰釋為水,人死複神。其名為神也,猶冰釋更名水也。人見名異,則謂有知,能為形而害人,無據以論之也。
人見鬼若生人之形。以其見若生人之形,故知非死人之精也。何以效之?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若粟在橐中,“若”猶“或”也滿盈堅彊,立樹可見,人瞻望之,則知其為粟米囊橐。何則?囊橐之形,若其容可察也。朱校元本無“若”字,是。如囊穿米出,橐敗粟棄,則囊橐委辟,“委”讀“萎”,耎弱也。“ 辟”讀“襞”,卷疊不申也。人瞻望之,弗複見矣。人之精神,藏於形體之內,猶粟米在囊橐之中也。死而形體朽,精氣散,猶囊橐穿敗,粟米棄出也。粟米棄出,囊橐無複有形,精氣散亡,何能複有體,而人得見之乎!禽獸之死也,其肉盡索,皮毛尚在,制以為裘,人望見之,似禽獸之形。故世有衣狗裘為狗盜者,人不覺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今人死,皮毛朽敗,雖精氣尚在,神安能複假此形而以行見乎?夫死人不能假生人之形以見,猶生人不能假死人之魂以亡矣。六畜能變化象人之形者,其形尚生,精氣尚在也。如死,其形腐朽,雖虎□勇□,“□”古“兕 ”字。不能複化。魯公牛哀病化為虎,注無形篇。亦以未死也。世有以生形轉為生類者矣,未有以死身化為生象者也。舊本段。
天地開闢,人皇以來,注談天篇。隨壽而死,若中年夭亡,以億萬數。“ 若”猶“及”也。計今人之數,不若死者多。如人死輒為鬼,則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人且死見鬼,宜見數百千萬,滿堂盈廷,錢、黃、王、崇文本作“庭”,是。填塞巷路,不宜徒見一兩人也。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為磷。寇死曰兵。磷,說文作“□”,云:“兵死及牛馬血為□。 □,鬼火也。”淮南泛論訓:“久血為磷。”注:“血精在地,暴露百日則為磷,遙望炯炯若燃火也。”博物志雜說篇:“鬥戰死亡之地,其人馬血積年化為磷。” 血者,生時之精氣也。人夜行見磷,不象人形,渾沌積聚,若火光之狀。磷,死人之血也,其形不類生人之血(形)也。“血”當作“形”。此承上“人夜行見磷,不象人形”為文。下文“其形不類生人之形”,即復述此語,是其證。朱校元本、錢、黃本誤同。王本、崇文本校改作“形”,是也。盼遂案: “生人之血”下,當有“鬼死人之形”五字,今脫。其形不類生人之形,精氣去人,何故象人之體?人見鬼也,皆象死人之形,則可疑死人為鬼,或反象生人之形。病者見鬼,云甲來,甲時不死,氣象甲形。如死人為鬼,病者何故見生人之體乎?舊本段。
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滅火複燃;能更生人,不能令死人複見。〔不〕能使滅灰更為燃火,吾乃頗疑死人能複為形。上“能”字上脫“ 不”字。上下文並言火滅不能複燃。因滅灰不能更為燃火,故頗疑於死人能複為形。若謂死灰能複為火,則不得疑於死人能複為形矣。案火滅不能複燃以況之,死人不能複為鬼,明矣。夫為鬼者,人謂死人之精神。如審鬼者死人之精神,則人見之,宜徒見裸袒之形,無為見衣帶被服也。何則?衣服無精神,人死,與形體俱朽,衣與人體同朽。何以得貫穿之乎?精神本以血氣為主,血氣常附形體。形體雖朽,精神尚在,能為鬼可也。今衣服,絲絮布帛也,生時血氣不附著,而亦自無血氣,敗朽遂已,與形體等,衣服敗朽與人形體等。安能自若為衣服之形?由此言之,見鬼衣服象之(人),則形體亦象之(人)矣。象之(人),則知非死人之精神也。孫曰:此文“象之”並當作“象人”,字之誤也。上文云: “六畜能變化象人之形者,其形尚生,精氣尚在也。” 又云:“其形不類生人之形,精氣去人,何故象人之體?人見鬼也,皆象死人之形,則可疑死人為鬼,或反象生人之形。病者見鬼,云甲來,甲時不死,氣象甲形,如死人為鬼,病者何故見生人之體乎?”世說新語注引此文云:“見衣服象人,則形體亦象人矣。象人知非死人之精神也。”並其切證。暉按:唐釋湛然輔行記曰: “阮鹹有從子修亦執無鬼。有論者云:‘人死為鬼,君何獨言無?'曰:‘今有見鬼者,言著生時衣。若人有鬼,衣亦有鬼耶?'論者伏焉。”即襲仲任此論。舊本段。
夫死人不能為鬼,則亦無所知矣。何以驗之?以未生之時無所知也。人未生,在元氣之中;元氣,天氣。既死,複歸元氣。元氣荒忽,人氣在其中。人未生無所知,其死歸無知之本,何能有知乎?人之所以聰明智惠者,以含五常之氣也;五常之氣所以在人者,以五藏在形中也。五藏不傷,則人智惠;五藏有病,則人荒忽,荒忽則愚癡矣。人死,五藏腐朽,腐朽則五常無所讬矣,所用藏智者已敗矣,所用為智者已去矣。下“用”字,朱校元本、程本同。錢、黃、王、崇文本改作“謂”,非。形須氣而成,氣須形而知。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
人之死也,其猶夢也。夢者,殄之次也;殄者,死之比也。人殄不悟則死矣。案人殄複悟,死從(複)來者,吳曰:“從來”當作“
複來”,形近而誤。與夢相似,然則夢、殄、死,一實也。人夢不能知覺時所作,猶死不能識生時所為矣。人言談有所作於臥人之旁,臥人不能知,猶對死人之棺,“對”,王本作“發”,非。為善惡之事,死人不能複知也。夫臥,精氣尚在,形體尚全,猶無所知,況死人精神消亡,形體朽敗乎?
人為人所驅傷,朱校元本、程本亦作“驅”,錢、黃、何、崇文本作“歐”,王本作“ 毆”。朱曰:說文:“毆,捶擊物也。”何作“歐”,亦通。“驅”,古“驅”字。詣吏告苦以語人,有知之故也。或為人所殺,則不知何人殺也,或家不知其屍所在。使死人有知,必恚人之殺己也,當能言於吏旁,告以賊主名;若能歸語其家,若,或也。告以屍之所在。今則不能,無知之效也。世間死者,今(令)生人殄,而用其言,吳曰:“今”當作“令”,猶云鬼馮人以言也。錢、黃、王、崇文本“其”作“之”,非。朱校元本同此。盼遂案:上文云:“殄者,死之比也。”猶今人所謂假死矣。應劭風俗通卷九有“世間多有亡人魄持其家語聲氣,所說良是”一目,並引“陳國張漢直出行,有鬼物持其女弟,言我痛死,葬在陌上,父母諸弟衰絰迎喪”云云,正與論衡符合矣。及巫叩元弦,下死人魂,“ 巫叩元弦”,義不可通。疑當作“及巫袀袨下死人魂” 。“袀”壞作“扣”,傳寫作“叩”。“弦”為“袨” 之形訛。“元”為“袨”之殘體而複偽衍。淮南齊俗篇:“屍巫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注:“袀,純服。袨,墨齋衣也。”因巫口談,皆誇誕之言也。如不誇誕,物之精神為之象也。或曰:不能言也。夫不能言,則亦不能知矣。知用氣,言亦用氣焉。人之未死(病)也,智惠精神定矣,宋本“死” 作為“病”,是也。“未病”與下文“病”正反相承,當據正。盼遂案:“夫”上應有一“曰”字,此後為仲任駁前者之說也。余十三章皆有“曰”字,不應此章獨闕。又案:“矣”字誤,當是“也”字。下句“病則惛亂,精神擾也”,皆申明之辭,可據以訂正。病則惛亂,精神擾也。夫死,病之甚者也。病,死之微,猶惛亂,況其甚乎!精神擾,自無所知,況其散也!況人死精神散。
人之死,文選恨賦注、御覽五四八引並有“也”字,疑是。猶火之滅也。火滅而燿不照,人死而知不惠,二者宜同一實。朱曰:御覽引作“二者下齊”四字。疑有誤。論者猶謂死〔者〕有知,惑也。下“者”字據御覽引補。人病且死,與火之且滅何以異?火滅光消而燭在,人死精亡而形存,謂人死有知,是謂火滅複有光也。楊泉物理論云:“人含氣而生,精盡而死。死猶澌也,滅也。譬火焉,薪盡而火滅,則無光矣。故滅火之餘,無遺炎矣;人死之後,無遺魂矣。”(
初學記十四。)隆冬之月,寒氣用事,水凝為冰。逾春氣溫,冰釋為水。人生於天地之間,其猶冰也。陰陽之氣,凝而為人,年終壽盡,死還為氣。夫春水不能複為冰,死魂安能複為形?
妒夫媢妻,說文:“妒,婦妒夫也。媢,夫妒婦也。”按此“媢”義與“妒”同。同室而處,淫亂失行,忿怒鬥訟。夫死,妻更嫁,妻死,夫更娶,以有知驗之,宜大忿怒。今夫妻死者,寂莫無聲,更嫁娶者,平忽無禍,無知之驗也。舊本段。今不從。孔子葬母於防,既而雨甚至,防墓崩。孔子聞之,泫然流涕曰:“古者不修墓。”見檀弓上。遂不復修。俞曰:禮記鄭注,於“防墓崩”下注云:“言所以遲者,脩之而來。”是謂門人已脩訖也。正義引庾蔚之說,解“防墓崩 ”為“防守其墓,備擬其崩”,則是墓並不崩。而如論衡之言,則又崩而不脩。三說乖異,自以鄭義為安。暉按:漢書劉向傳向上疏云:“遇雨而崩,弟子修之,以告孔子,孔子云云,蓋非之也。”潛夫論浮侈篇云:“ 仲尼喪母,塚高四尺,遇雨而墮,弟子請治之。”家語子貢問亦云:“墓崩脩之。”並與鄭玄義同。又按:仲任云:“
遂不復脩。”謂此後不再脩也。非釋“防墓崩”為“崩而不脩”。俞說失之。使死有知,必恚人不脩也。孔子知之,宜輒修墓,以喜魂神,然而不修,聖人明審,曉其無知也。以上說鬼無知,以下說鬼不能言。今段。舊本連下。
枯骨在野,時鳴呼有聲,錢、黃、王、崇文本作“嗚呼”。盼遂案:“呼”為“呻”誤,又與“鳴”字誤倒。下文屢見“呻鳴”二字連文,決此為誤。若夜聞哭聲,朱校元本作“者”。謂之死人之音,非也。何以驗之?生人所以言語籲呼者,朱校元本作“籲呵” 。氣括口喉之中,動搖其舌,張歙其口,故能成言。譬猶吹簫笙,簫笙折破,氣越不括,手無所弄,則不成音。夫簫笙之管,猶人之口喉也;手弄其孔,猶人之動舌也。人死口喉腐敗,舌不復動,何能成言?然而枯骨時呻鳴者,人骨自有能呻鳴者焉。或以為秋(妖)也,孫曰:“
秋”下脫“氣”字。下文“秋氣為呻鳴之變,自有所為。”暉按:“
秋”當作“妖”,說見下。是與夜鬼哭無以異也。秋(妖)氣為呻鳴之變,自有所為,“秋”當作“妖”。“妖”一作“祅 ”,與“秋”形近而誤。奇怪篇:“簡子當昌之妖也。 ”“妖”今訛作“秋”,正其比。感虛篇云:“鬼哭,自有所為。”紀妖篇云:“鬼之類人,則妖祥之氣也。 ”此文謂鬼為妖,謂鬼哭自有所為,義正相合。非謂別有秋氣鳴也。訂鬼篇云:“世稱紂之時,夜郊鬼哭,及蒼頡作書鬼夜哭。氣能象人聲而哭,則亦能象人形而見,則人以為鬼矣。鬼之見也,人之妖也。”據此,則知仲任以鬼哭為妖氣變也。依倚死骨之側,人則謂之骨尚有知,呻鳴於野。草澤暴體以千萬數,呻鳴之聲,宜步屬焉。
夫有能使不言者言,朱校元本“ 不”作“未”。未有言者死能複使之言,言者亦不能複使之言。盼遂案:此文舛訛特甚,幾不可讀。當是“夫有言者能使不言。(句。)未有言者死,(讀。)能複使之言。(句。)言者死不能複使之言”(句。)也。猶物生以青為氣,盼遂案:“氣”當為“色”,涉下文多“氣”字而誤。青者物之色,非其氣也。下文云“青青之色”,又云“死物之色不能複青”,則此“氣”為“色”誤,益足征矣。或予之也;物死青者去,或奪之也。予之物青,奪之青去,去後不能複予之青,物亦不能複自青。聲色俱通,並稟於天。青青之色,猶梟梟之聲也,死物之色不能複青,獨為死人之聲能複自言,惑也。“ 為”讀“謂”。
人之所以能言語者,以有氣力也;氣力之盛,以能飲食也。飲食損減,則氣力衰,衰則聲音嘶。嘶,聲沙也。困不能食,則口不能複言。夫死,困之甚,何能複言?或曰:“死人歆肴食氣,故能言。”夫死人之精,生人之精也。使生人不飲食,而徒以口歆肴食(之)氣,孫曰:“之”字涉上下文而衍。此乃答或人之問也。上云:“或曰死人歆肴食氣,故能言。”是其切證。不過三日,則餓死矣。或曰:“死人之精,神于生人之精,故能歆氣為音。”夫生人之精,在於身中,死則在於身外。死之與生何以殊?身中身外何以異?取水實於大盎中,盎破水流地,地水能異於盎中之水乎?地水不異於盎中之水,身外之精何故殊於身中之精?
人死不為鬼,無知,不能語言,則不能害人矣。何以驗之?夫人之怒也用氣,其害人用力,用力須□骨而彊,“而”通“能”。彊則能害人。忿怒之人,呴呼於人之旁,下文作“呴籲”。口氣喘射人之面,雖勇如賁、育,氣不害人。使舒手而擊,舉足而蹶,則所擊蹶無不破折。夫死,骨朽□力絕,手足不舉,雖精氣尚在,猶呴籲之時無嗣助也,何以能害人也?凡人與物所以能害人者,手臂把刃,爪牙堅利之故也。今人死,手臂朽敗,不能複持刃;爪牙隳落,不能複齧噬,安能害人?兒之始生也,手足具成,手不能搏,足不能蹶者,“ 蹶”下舊校曰:一有“蹶”字。氣適凝成,未能堅彊也。由此言之,精氣不能堅彊,審矣。氣為形體,形體微弱,猶未能害人,況死,氣去精神絕(微弱)猶(乎)?未(安)能害人?“微弱”二字涉上文衍。人死則精氣消亡,不得言“微弱”也。上文云:“死則形體朽,精氣散。”又云:“死人精神消亡,形體朽敗。”故此云:“死,氣去精神絕。”今衍“ 微弱”二字,則以“精神絕微弱”為句,文不成義。宋本、朱校元本“猶”作“乎”,(宋本作“手”。)“ 未”作“
安”,是,當據正。
寒骨謂能害人者邪?死人之氣不去邪?何能害人?雞卵之未字也,朱校元本“字”作“ 孚”,義長。澒溶於鷇中,潰而視之,若水之形。良雌傴伏,禮記樂記曰:“羽者嫗伏。 ”體方就成;就成之後,能啄蹶之。夫人之死,猶澒溶之時,宋本、朱校元本“猶”作“ 歸”,疑是。澒溶猶澒濛,自然未分之象。上文云:“ 人死複歸元氣。”即此義也。澒溶之氣,安能害人?人之所以勇猛能害人者,以飲食也,飲食飽足則彊壯勇猛,彊壯勇猛則能害人矣。人病不能飲食,則身嬴弱,嬴弱困甚,故至於死。吳曰:“嬴” 當作“羸”,形近之訛。崇文本校改作“羸”,後文並作“羸”,是也。暉按:錢、黃、王本並作“羸”。病困之時,仇在其旁,不能咄叱,人盜其物,不能禁奪,羸弱困劣之故也。夫死,羸弱困劣之甚者也,何能害人?有雞犬之畜,為人所盜竊,雖怯無勢之人,莫不忿怒,忿怒之極,至相賊滅。敗亂之時,人相啖食者,使其神有知,宜能害人。身貴於雞犬,己死重於見盜,忿怒於雞犬,無怨於食己,不能害人之驗也。蟬之未蛻也,為複育;注無形篇。已蛻也,去複育之體,更為蟬之形。使死人精神去形體,若蟬之去複育乎?則夫為蟬者,不能害為複育者。夫蟬不能害複育,死人之精神,何能害生人之身?夢者之義疑。惑(或)言:“夢者,精神自止身中,為吉凶之象。”吳曰:“夢者之義疑”為句,句有脫誤。“惑”當作“或 ”,為下句首。蓋“夢者之義”句,籠括下文,次分二說,均以“或言”為句首,次依二說而破之。或言:“精神行,與人物相更。”今其審止身中,死之精神,亦將複然。今其審行,孫曰:二“今 ”字並當作“令”。暉按:“今”猶“若”也。義可通。人夢殺傷人,夢殺傷人,盼遂案:“夢殺傷人”四字誤重書。“若”者,“及”也, “或”也。若為人所複殺,若猶或也。明日視彼之身,察己之體,無兵刃創傷之驗。夫夢用精神,精神,死之精神也。盼遂案:“用”為“由”之訛字,而又誤重“精神”字。此文當是“夫夢之精神,由(論衡中由、猶互用。)死之精神也。”下文“夫人之精神,猶物之精神也”,與此同一文例。夢之精神不能害人,死之精神安能為害?火熾而釜沸,沸止而氣歇,以火為主也。精神之怒也,乃能害人;不怒,不能害人。火猛灶中,釜湧氣蒸;精怒胸中,力盛身熱。今人之將死,身體清涼,涼益清甚,朱校元本作“身體涼,涼益清,清甚。”義並通。遂以死亡。當死之時,精神不怒;身亡之後,猶湯之離釜也,安能害人。
物與人通,人有癡狂之病。如知其物然而理之, 理,治也。言若識其所為物,如是則治之。病則愈矣。夫物未死,精神依倚形體,故能變化,與人交通;已死,形體壞爛,精神散亡,無所複依,不能變化。夫人之精神,猶物之精神也。物生,精神為病;其精神能病害人。其死,精神消亡。孫曰:“為病其死”,“其 ”疑“且”字之誤。暉按:孫讀誤也。“為病”屬上讀,“其”字不誤。人與物同,死而精神亦滅,“ 而”猶“則”也。安能為害禍?設謂人貴,精神有異,成事,物能變化,人則不能,是反人精神不若物,物精〔神〕奇於人也。孫曰:以上下文校之,“物精”下當有“神”字。盼遂案:“精”下宜有“神”字,今脫。上句“是反人精神不若物”,其證也。本篇“精神”二字例連用。
水火燒溺,凡能害人者,皆五行之物。金傷人,木驅人,錢、黃、王、崇文本作“毆人 ”。程本同此。土壓人,水溺人,火燒人。使人死,精神為五行之物乎,害人;不為乎,不能害人。不為物,則為氣矣。氣之害人者,太陽之氣為毒者也。義見言毒篇。使人死,其氣為毒乎,害人;不為乎,不能害人。夫論死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則夫所見鬼者,非死人之精,其害人者,非其精所為,明矣。孫曰:“精”下並脫“神”字。上文云:“夫人之精神,猶物之精神也,物生精神為病,其死精神消亡。人與物同,死而精神亦滅,安能為害禍。”世說方正篇注節引此文云:“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之精神也。”並其證,暉按:孫說非。此文不誤,死偽篇:“信所見之鬼,以為死人之精。此人物之精未可定。”紀妖篇:“人謂鬼者死人之精。”譏日篇:“鬼者死人之精也。”案書篇:“使鬼非死人之精。”並其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