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說下第四十三
 

  此篇以經下校之,文有闕佚,畢注疏繆殊甚,與經尤多不相應,今並依張氏,別為攷正。畢本句讀亦多舛誤,今不悉論。篇中論景鑒及升重轉重諸法,與今泰西光重學說略同,揅涉未深,以俟達者。

  止,彼以此其然也,說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張云:“彼以為然而說之,是一然也;我以為不然而疑之,是又一然也,不可止也,故宜以類。”案:張說未塙。左傳哀十二年,杜注云“止,執也”。謂彼此然不,各執一辭,即經所謂行也。依張、楊說,此釋經下“止類以行人,說在同”。“人”即“之”之訛。謂四足獸,爾雅釋鳥云“四足而毛謂之獸”。此謂獸為四足毛物之大名。與生鳥與,畢、張並讀“與生鳥”句,義不可通。疑當作“與牛馬異”,下三字並形誤。此謂牛馬為四足獸之種別,下云若牛馬四足。物盡與,大小也。“與”,亦當作“異”。莊子天下篇“惠施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此云物盡異,即謂萬物畢異也。蓋物為總名,大也,獸為四足動物之專名,小也。猶荀子正名篇以萬物為大共名,鳥獸為大別名是也。然牛馬復為獸類之種別,是又獸為四足之大名,牛馬為四足之小名。明大小無定,隨所言而物盡異也。此與經下文“物盡同名”亦正相對。畢讀“物盡”句,張云“與”疑衍,或三“與”字並音“餘”,皆非是。此釋經下“駟異說,推類之難,說在之大小”。經“駟異說”當作“四足牛馬異說”。“在”下蓋脫“名”字。此然是必然,則俱。謂同物同名,即莊子所謂小同。經上云“同,異而俱於之一也”。為麋同名,“為”疑當為“如”,艸書相似而誤。“麋”,舊本誤“糜”,今據道藏本、吳鈔本正。謂若是麋,則其名盡同。又疑“為”當為“馬”,馬麋同為四足獸也。亦足備一義。此釋經下“物盡同名”。張、楊讀“則俱為糜”句。張云“糜,靡同”,楊云“謂糜爛也”,並非。俱鬥,顧讀句。不俱二,張云:“有二人然後鬥,然可云俱鬥,不可云俱二。”二與鬥也。“二”,舊本誤“三”,顧改為“二”,云“‘三’字誤”。案:顧校是也,張校同,今據正。以下並廣推物同名之說。經說上云“俱處於室,合同也”。言二人相合斯謂之俱,若俱鬥,雖是二人,然是不相合之俱,故云不俱二,與下文云“ 俱一”義略同。此釋經下“二與鬥”。包、疑當作“色”。肝、肺、子,愛也。張云:“四者俱人所愛,而所以愛者異。”橘茅,吳鈔本作“茆”。食與招也。張云:“茅亦可食,而巫以茅招神,不與橘同食。周禮司巫云‘旁招以茅’。”案:張說亦通,但此文與同名不相應。竊疑此“橘”當為“楙”,爾雅釋木云“楙,木瓜”。毛詩衛風木瓜,傳云“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說文“楙”從林矛聲,與“橘”上半形相近,聲類與“茅”同。此謂二字同音,而一以食,一以招,同音(一)異實也。“招”,道藏本作“抬”,誤。畢云:“已上釋經下‘愛,食與招’。”白馬多白,視馬不多視,視馬,蓋言馬之善視者。此謂白馬、視馬,語意異而辭例同。張云:“ 視馬即盼馬。小取篇云‘之馬之目盼,則為之馬盼’。”案:張說非是,詳小取篇。白與視也。畢云:“已上釋經下‘白與視’。”為麗不必麗,不必麗與暴也。此文難通。“麗與暴也”上,疑衍“不必”二字。張云:“暴,惡也。為麗者不必麗也,雖不必麗,然非暴也。”案:張讀下“為非”二字屬此,非是,其說亦恐未塙。楊云:“公孫龍子通變論‘黃其馬也,其與類乎。碧其雞也,其與暴乎!暴則君臣爭而兩明也。兩明者,昏不明,非正舉也。非正舉者,名實無當,驪色章焉’。”案:楊據公孫龍書證此“與暴”之義,亦未知當否。若然“麗”亦或即“驪”之訛文,但彼書與類與暴,義並難通,而此上下文並以某與某相對為文,則與彼書又似不相應。疑未能明,姑從蓋闕。為非以人,是不為非,若為夫勇不為夫,為屨以買衣為屨,吳鈔本首“屨”字上無“為”字,誤。此疑當作“若為夫以勇不為夫,為屨以買不為屨”,蓋為非以人是不為非者,凡已為非理之事為非,議人所為之非亦為非,今□人之非,則非其自為非。經下云“非誹者誖”,即此非字之義。若為夫以勇不為夫者,上夫為勇夫之夫,下夫為夫婦之夫。言以勇偁夫,則非為夫婦之夫。為屨以買不為屨者,言為屨而買之於人,則非其所自為也。此並論異意同辭,三句文例略同,可以互校。今本“為夫”下脫一“以”字,不為屨“不”又訛“衣”,遂不可通。楊云:“韓非子詭使篇‘而輕刑法,不避刑戮死亡之罪者,世謂之勇夫’。”張云:“‘勇’當為‘男’,若名為夫,則凡男子不得為夫。”案:張說非是。夫與屨也。畢云:“已上釋經下‘麗與,夫與履’。履同屨。”詒讓案:經“麗與”下,疑脫“暴”字。二與一亡,不與一在,此言分一體為二,一既化二,即為無一。公孫龍子通變篇云“曰二有一乎?曰二無一”,即此義。偏去下疑脫“之”字。言分一體為二偏,則可去其一偏也。此釋經下“一偏棄之”。未。此字疑衍,似即上句“之”字之訛,或云當屬上句,云偏去未,謂或去、或未去也。經說上云“難宿,成未也”,亦通。有文實也,張云:“文實猶名實。”案:張說是也。經說上云“舉,告以文名,舉彼實也”,是其證。或謂“文”並當為“之”,之,猶此也,亦通。而後謂之;無文實也,則無謂也。謂有名實始有所謂,無名實則無所謂。大恉與公孫龍子名實篇所論略同。不若敷與美,張讀“不若敷與”句,云:“敷與,氾與也。經所謂因。”案:張說亦難通,“不”字疑衍。“敷與美”,疑當作“假與義”。經下云“使,殷、美”,亦似當作“使假義”也。漢衡方碑“假”作“□”,魏高湛碑“假”作“□”,與“敷”“殷”並相似。此言有名實可謂,則與類相比附,是謂之義。無名實可謂,則當假借他物以謂之,是謂之假,即後文“假必非也”之義。謂是,則是固美也,“美”,疑亦“義”之誤。謂也,疑當讀為“他”。則是非美,疑亦當作“義”,非義即所謂假也。無謂則報也。“報”與美文相偶,疑即上文之“敷”,亦當為“假”之訛。或云報與反義同。經下云“唯吾謂非名也,則不可,說在□”,是也。又疑“報”或當作“執”,言我無謂,則彼將堅執其說。經說上云“臺執”,又云“執服難成”,三說並通,未知孰是。此釋經下“謂而固是也,說在因”。見不見離,一二不相盈,廣脩堅白。“脩”,舊本訛“循”,今據俞校正。此言若堅白在石,見白不見堅,見堅不見白。白一也,堅二也,二者離則不能相盈。相盈猶相□含也。若離者合之,則無不相盈。如廣脩本為二,而從衡相□則為一。堅白亦為二,而色性相含則為一。此皆二而一者也。此釋經下“不可偏去而二,說在見與俱、一與二、廣與循”。“循”即“脩”之訛。公孫龍子堅白篇云:“堅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謂無白;得其所堅,不可謂無堅。而之石也,之於然也,非三也?曰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曰:天下無白,不可以視石;天下無堅,不可以謂石。堅、白不相外,藏三可乎?曰: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曰:其白也,其堅也,而石必得以相盈,其自藏柰何?曰:得其白,得其堅,見與不見離。一一不相盈,故離。離也者,藏也。曰:石之白,石之堅,見與不見,二與三,若廣脩而相盈也。其非舉乎?曰循石,非彼無石,非石無所取乎白石。不相離者,固乎然,其無已!曰:於石,一也;堅白,二也,而在於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有見焉,有不見焉。故知與不知相與離,見與不見相與藏。藏故,孰謂之不離?”即此書之義。舉不重,言無重不舉。不與箴,畢云:“疑當云‘不舉箴’。”詒讓案:“箴”即“鍼”之假字。一切經音義引字詁云“鍼,又針、箴二形,今作針”。說文金部云“鍼,所以縫也”。非力之任也。言箴之舉與不舉,於力無與,即下文“舉之則輕,廢之則重,非有力也”之義。為握者之□倍,非智之任也。俞云:“字書無‘□’字,疑‘□’字之誤。玉篇角部‘ □,女卓切,握也’。”案:俞說非是。“□”當為“觭”,形近而誤,其讀當為奇。周禮大卜杜子春注云“觭,讀為奇偶之奇”,說文角部云“觭,角一俛一仰也”,莊子天下篇云“觭偶不仵”,經上云“倍為二也”,觭倍者,觭為一,倍為二,與觭偶義同。或云“倍”即“偶”之訛,亦通。此言握物,而使人射其奇偶之數,雖或億中,不足以為智,故云“非智之任也”。若耳目異。謂視聽殊用,各有所不能。依張說,此釋經下“不能而不害,說在害”。木與夜孰長,張云:“木長非夜長。”智與粟孰多,張云:“智多非粟多。”爵、謂貴爵。親、貴其所親者。行、德行之貴。賈,賈直之貴。四者孰貴?吳鈔本脫此字,非。張云:“各貴其貴也。”麋與霍孰高?“霍”,吳鈔本作“藿”,此字篇中四見,此與麋同舉,下文又與狗同舉,則必為獸名。以字形校之,疑當作“虎”。俗書“虎”“霍”二字,上半形相近。旗幟篇“虎旗”訛作“雩旗”,可以互證。史記楚世家:“西周武公曰:若使澤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萬於虎矣”。張云:“‘霍’疑當為‘□’,麋,獸之高者;□,鳥之高者。”案:張說亦通。麋與霍孰霍?此句疑涉上文衍。□與瑟孰瑟?張云:“□蓋蟲名,瑟、蝨同。言麋不可以為□,□不可以為瑟,各異類。”案:張說未塙。□即蚓之異文。第一“瑟”字疑當作“蠶”,並詳經說上篇。第二“瑟”字疑當為“長”,涉上訛文而又訛。或謂此當作“蛇與龜孰長”?莊子天下篇云“龜長於蛇”,於義得通。但經說上云“免瑟”,又云“免□”,以文義校之,“免”當為“它”,則“□”不得又為“蛇”字。或說不可通於彼也。此皆言輕重、多少、長短、貴賤之迥異者,不足相比。依張說,此釋經下“異類不□,說在量”。□、仳同。偏,俱一無變。偏者一之分,分之則偏,合之則一,所謂俱一也。然分合雖不同,而一全體,二半體,無增減,故云無變,即經云無加少也。張云:“俱一,各有其一也。無變,故也。”案:張未憭俱一之義,說詳後。依張說,此釋經下“偏去莫加少,說在故”。假,吳鈔本此字不重。假必非也而後假。說文人部云:“假非真也”。小取篇云:“假者,今不然也。”狗假霍也,猶氏霍也。“霍”亦並當為“虎”。張云疑亦“□”字,非是。此言狗假虎名,猶以虎為氏也。古名禽獸草木,亦通謂之氏。大戴禮記勸學篇云“蘭氏之根,懷氏之苞”是也。依張說,此釋經下“假必誖,說在不然”。物或傷之,然也。即經云“物之所以然”也。見之,智也。即經云“所以知之”也。張云“智讀為知。”告之,使智也。即經云“所以使人知之”也。“告”,舊本訛“吉”。王引之云:“‘ 吉’當為‘告’。智與知同,欲使知之,故告之也。下文曰‘告我則我智之’。”案:王校是也,張校同,今據正。物或傷之,即經所謂病也。見之則知其病,告之則使人知其病。依張說,此釋經下“物之所以然,與所以知之,與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說在病”。疑逢,此述經,與下為目。畢云:“舊作‘蓬’,下同,以意改。”為務則士,此語難通。以意求之,疑務當讀為鍪。荀子哀公篇“務而拘領”,淮南子氾論訓,“務”作“鍪”,是其例。說文□部云“□,土鍪也”,金部云“鍪,鍑屬也”。禮記內則,孔疏引隱義云“堥,土釜也。”鍪、堥字通。“士”當為“土”,形近而訛。史記殷本紀“相土”,周禮校人注引世本作“相士”。言土壤至賤,而為鍪者或用土為之。明物無貴賤,逢所便利也。為牛廬者夏寒,說文□部云“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此牛廬蓋以養牛,若馬之庌。周禮圉師“ 夏庌馬”,鄭注云“庌,廡也。廡所以庇馬涼。”吳子治兵篇云“夏則涼廡”,蓋牧馬牛者並有之。凡為廬者欲其暖,而庌則取其夏寒,此即經逢字之義。逢也。舉之則輕,廢之則重,非有力也。公羊宣八年傳云“去其有聲者,廢其無聲者”,何注云“廢置也”。此與前舉箴之喻同。沛從削,非巧也。張云:“‘沛’當作‘□’,木之見削而下者。”案:張校是也。說文木部云“□,削木札樸也”,隸變作“柿”。言木柿從所削,不足為巧也。若石羽,此未詳其說。莊子天下篇云“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此或與彼同,蓋亦循從自然之義。循也。“循”,舊本訛“楯”,今依經下改。說文彳部云“循,行順”,此亦當詁為順,與柿從削之從義同。鬥者之敝也以飲酒,若以日中,日中謂市也。易繫辭云“日中為市”,市以日中時為最盛,即周禮司市所謂“大市日吳而市”,故因謂市為日中,猶嫁娶之禮用昏,因謂之昏也。古市朝,或謂之日中之朝。晏子春秋外篇云“刑死之罪,日中之朝,君過之則赦”,即司市之國君過市,則刑人赦,是其證也。凡飲酒及市,皆易啟爭鬥,故下云不可知也。是不可智也。智、知通,下同。愚也。依經當作“遇也”,“愚”,“遇”聲之誤。智與?以已為然也與?愚也。依經當作“過也”,蓋“過”涉上文而訛為“遇”,又訛為“愚”。下文云“過而以已為然”,可證。過,謂已過之事。言或固知之,抑或本不知,而以已然之事推之。此釋經下“疑,說在逢,循遇過”。張以“舉之則輕”以下至此,為釋經“合,與一,或復否,說在拒”,非是。俱,俱一,經上云“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又經說上云“俱處於室,合同也”。言合者則為一。若牛馬四足。牛馬者,散名而兼言之也。四足者,大名而通言之也。兼與通言皆為一。上文云“謂四足獸,與牛馬異”,即其義。張云“牛馬四足,足各一也”,非是。惟是,當牛馬。“惟”,經同,亦當作“唯”。謝希深公孫龍子注云“唯,應辭也”。案:唯是,言應者則為是,或牛或馬,名實相符,則此呼而彼應,是名當其物也。經說上云“當牛非馬”,又云“當馬非馬”。公孫龍子名實篇亦有唯當之論,與此義同,詳後。數牛,數馬,則牛馬二;數牛馬,則牛馬一。俞云:“數牛,數馬,則牛馬二,謂分牛、馬而數之也。數牛馬,則牛馬一,謂合牛馬而數之也。畢讀‘惟是當牛馬數’為句,失之。”若數指,指五而五一。張云:“指有五,五而俱為指,五還為一。”案:張說非是。此言合數之為五指,分數之則為一。指者五也。亦俱一與牛馬二一之義。依張說此釋經下“物一體也,說在俱一惟是”。長宇,此述經文,畢讀“長”屬上句,非。徙而有處,宇。莊子庚桑楚篇云“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文子自然篇“老子曰: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淮南子齊俗訓、莊子齊物論釋文引尸子,又庚桑楚釋文引三蒼,說並同。宇者,彌亙諸方,其位不定,各視身所處而為名。若處中者,本以南為南,假令徙而處北,則復以中為南,更益向北,則鄉所為北者亦轉而成南矣。四方隨所徙而易,並放此。然方位雖屢徙不同,而必實有其處,故云徙而有處。莊子云無乎處者,則據其轉徙無常者言之,與此文義不相也。宇,南北在旦有在莫,宇徙久。“旦”,舊本訛“且”。王引之云:“經說上云‘宇,東西南北’,此不當言南北而不及東西,蓋有脫文。‘且’當為‘旦’,有讀為又。此言宇徙則自南而北,自東而西,歷時必久,屢更旦莫,故云‘宇徙久’,又云‘在旦又在莫’。經說上云‘久,古今旦莫’,是也。”畢云:“已上釋經下‘宇或徙,說在長宇久’。”案:王說是也。但此云宇南北,乃約舉之詞,王疑其不當不及東西,非也。後文說或云“然而謂此南北”,與此文例正同。無堅得白,必相盈也。此即堅白石之論。謂視之但見石之白,不見石之堅,而堅之性自含於白之中,故云必相盈也。又疑“必”當為“不”,即說上“堅白異處不相盈”之義,亦通。此義皆見公孫龍子堅白論篇,並詳上篇。此釋經下“不堅白,說在。無久與宇。堅白,說在因”。經及說似皆未全。在,堯善治,“在”,疑當作“任”,下同。任猶舉也。張云“在,察也”,亦通。自今在諸古也。自古在之今,則堯不能治也。言堯不能治今世之天下。下文云“堯之義也,是聲也於今,所義之實處於古”,亦即此義。此釋經下“在諸其所然未者然,說在於是推之”。“在”,疑亦“ 任”之誤。“未者然”三字,疑當作“諸未然”,文亦有脫誤。景,俞讀句。光至景亡,俞讀句。若在,俞讀句。盡古息。俞云:“句首‘景’字,舉經文而說之。光至景亡者,謂所以有景由無光也。下文曰‘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是也。光之所至,則景亡矣。若在盡古息,又與上句反復相明。言景若在,則光盡古息也。盡古,猶終古也。考工記‘則於馬終古登也’,莊子大宗師篇‘終古不忒’,是‘終古’為古人恒言。釋名釋喪制曰‘終,盡也’,故終古亦曰盡古也。畢讀皆誤。”案:若在盡古息,息當訓為止,即經“不徙”之義,亦即莊子天下篇所謂“飛鳥之景未嘗動也”,司馬彪亦據此釋之。大意蓋謂有光則景亡,有景則光蔽,若其景在,則後景即前景,盡古常息止於是,形雖動而景若止而無改也。畢讀“景光至”句,“景亡若在”句,張云“光之所至謂之景”,並誤。俞說得之,而以“息”為“亡”,則與經不合。殷家□云:“光至,謂光複過物徑也。至,極也,影止漸不見也。”案:殷訓至為極,亦非是。此釋經下“景不徙,說在改為”。景,二光夾一光,一光者景也。謂若日在東而西縣鑒,鑒受日光,反射人而成景,是日光與鑒光為二,而人景在日與鑒之間,是即二光共夾之也。張云:“二光日與人也,夾之光是為景。”案:張說似失其義。景光之人煦若射。之猶與也。言景光與人參相射。說文火部云“煦,蒸也。一曰赤貌”。又日部云“昫,日出溫也”。楊謂煦、昫通,近是。蓋謂如日出時之光四射也。張云:“景者,光所為之人也,煦然而至若射。”案:張說未塙。此釋經下“住景二,說在重”。“住”,疑當作“位”,讀為立。下者之人也高,張云:“高猶上也,景在下者,其人在上。”高者之人也下。張云:“景在上者,其人在下。”足敝下光,張云:“敝讀曰蔽。”故成景於上;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陳澧云:“ 此解窪鏡照人,影倒之故也。”劉嶽雲云:“即西法所謂射光角與回光角相等,由交點射景入壁,故令景倒也。”詒讓案:此即塔影倒垂之義。詳經下。此釋經下“二,臨鑑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說在寡區”。“寡”,疑“空”之誤,即謂窪鏡中為圓空也。但說無多少寡區之義。又經此條在前“宇或徙,說在長宇久”條後,與說敘次不合。竊疑此當並屬下條,以下經亦有景到之文也。而二臨鑑景到一經,說或已不存。此篇文本多脫訛,疑未能定也。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此疑即格術之義。端即沈括艣臬之隃。與於光,謂礙光線之射,亦詳經下。故景□內也。畢云“‘□’,舊作‘庫’,盧以意改”。案:盧校是也。謂景障於內,即光學家所謂約行線交聚處不見物是也。殷氏謂景庫謂聚光點,非是。此釋經下“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景,日之光反燭人,則景在日與人之間。張云:“所謂二光夾一光。”劉云:“此釋回光之理,如人依鑑立,日射鑑上,若人與日之間有壁,其距鑑與日距鑑交角等,則人必成景於上。若其閒無壁,則回光線成景極長,而射於無量遠空界中。凡海與沙漠,恒見樓臺人物之象,即此理。然雖無量遠空界中,仍為景在人與日之閒也。”詒讓案:日照於東則人景在西,今以西鑒之光反燭人成景,則景又在東矣,故云在日與人之閒。此釋經下“景迎日,說在摶”。“摶”疑“轉”之誤。景,木柂,“柂”,“迤”之假字,詳經下,道藏本作“杝”。畢云:“猶言木斜。”殷云:“木,即謂立柱也。”景短大。斜近地故景短,陰景濃,光不內侵,故大。殷云:“木,即謂立柱也。短,淡也。大,光複多也。淡者雖長,而視之如短,不清故也。”案:殷說與文義相迕,不可從。木正,景長小。正遠地,故景長。光複映射,景界不清,故小。殷云“正則長,近根則清也。小,光複小也”,亦非是。大小於木,疑當作“光小於木”。則景大於木,鄭復光云:“光與物大小相等,其景雖遠,相等而無盡。物大光小,則景漸遠漸大而無量。”非獨小也。“獨”,疑當作“猶”。言景不與木同。張云“承上言大小,非與景為大小,乃於木為大小。言景有時大於木,非獨小於木也”,亦通。畢云:“已上以表言。”遠近臨正鑒,疑當作“臨鑑立前”。經云“臨鑒而立”。景寡,疑當作“ 景多寡”,屬下讀。張云:“正臨鑑者景則寡,遠近皆然。寡亦小義。”案:張說未塙。貌能、白黑,“貌”,吳鈔本作“貌”。張云:“能,態字。”案:張說是也。備城門篇“態”作“□”,此又“□”之省。劉云:“此論因光見色之理也。”遠近、柂正,異於光鑒。此冢上多寡以下,言光之所照與鑒之受光,各因物而異。張云:“ 此言非獨長短、大小,即貌態、白黑,亦遠近、柂正,則光鑒各異。”案:張說未允。此釋經下“景之小大,說在地□遠近”。“地”即“柂”之誤。景當俱就,疑當作“景就當俱”,與下“去當俱”文正相對。就謂漸近,線景不一而同為約行也。去尒當俱。去謂漸遠,線景不一而同為侈行也。畢云:“‘尒’疑‘亦’字。”俱用北。疑當作“由比”,言俱之義猶比也。鑒者之臭,張云:“臭字未詳,義當作道字解。”殷云:“臭之為言蓄也。”案:張、殷說並不塙。“臭”疑並當作“具”,具與俱通,大取篇亦云具同。於鑒無所不鑒。景之臭無數,而必過正。此言鑒者不一,則景亦無數。必過正,似謂光線必穿交點而過。殷云:“正則當限之內,體正而明也。過正則影倒,而線侈行矣。”案:殷說亦通。劉云“言光線必正行也”,恐非。故同處,張云:“同一處。”其體俱,經說上云“俱處於室,合同也”。張云:“物體又同。”然鑒分。謂中內外景遠近大小正易不同。張云:“然而鑒有分。”鑒中之內。鑒者近中,則所鑒大,“大”上,吳鈔本有“者”字。景亦大。遠中,則所鑒小,景亦小。陳云:“此謂突鏡也。”案:陳說近是。凡突鏡,邊容下而中高處,其面微平,故有內外界。中之內,謂平面之內也。劉云“近中,遠中,指人距鏡中心言,據此,仍當為凹面鏡也”,亦通。殷云“中謂交於中線”,恐非是。而必正。張云:“大小皆正不斜。”起於中緣正而長其直也。謂中之內其景必起於中心,緣其正而外射為長直線也。張云:“所以正者,由其景起於中,景緣鑒之正而長與人相直故也。”案:張訓直為參直之義,恐非。楊云:“長,進也。直者,準直,謂光線也。謂遠物象起於前限,緣正影透鏡而進,其光線交合於後限,所謂斂行者是也。”案:楊訓長為進,尤誤。所說光理亦未必與此合,姑存以備攷。中之外,謂突鏡平面之外近邊低仄處。鑒者近中,張云:“雖中之外,亦以中為節。”則所鑒大,景亦大;遠中,則所鑒小,景亦小。景亦近大遠小,與中之內同。而必易,鏡側邪面既不平,則光線邪射其景亦易。易即邪也。張云:“大小皆斜不正。”楊云:“易,變也,正之反也。”案:楊說非是。合於中而長其直也。舊本“合於”下無“中”字。王引之云:“‘於’下蓋脫‘中’字。上文云‘必正,起於中緣正而長其直也’。此亦當云‘易合於中’。”案:王校是也,今據補。楊校增“中”“緣”“易”三字,亦近是。此謂突鏡當中之外,其景雖邪而仍與中相應,緣其邪而旁射為長直線也。張云:“而長所長也。中之外得景必斜,然合於正之長者也,亦以直對故也。”案:張說未塙。殷云:“凡以一凸窺物收光,限內之影為正象,限外之影為變象。即此。至以又一凸窺前凸象,兩限相入者,兩凸限內之影同。兩限相切與相離者,兩凸限內之影異。其理亦猶是也。”楊云:“謂斂行線合於後限,緣變影直進而散其光線,淺至於無窮,所謂侈行者是也”。案:殷、楊說略同,所釋光理於此亦未必合,姑存以備考。此釋經下“鑑位,景一小而易,一大而□,說在中之外內”。經此後有“鑑團景一”一條,無說。又此二條並在前“不堅白,說在無。久與宇,說在因”之前,與說敘次亦不合,並傳寫之誤。鑒,鑒者近,則所鑒大,景亦大;劉云:“近遠指人距鑑面言。”□遠,“□”,舊本作“亦”。張云:“衍。”王引之云:“‘亦遠’當作‘□遠’。‘□’,古‘其’字,與‘亦’相似,又因上下文‘亦’字而誤。”案:王校是也,今據正。此對上文鑒者近言之。所鑒小,景亦小,而必正。即發光點與受光處,距遠景小,距近景大之義。詳經下。景過正。以上與上文略同,張以下“故”字屬此讀,亦通。此釋經下“天而必正,說在得”。“天”即“大”之誤。畢云:“已上以鏡言。”故招負衡木,張云:“招,直木也。親士篇曰‘招木近伐’。”案:張說未塙。“招”當為“橋”,聲近字通。親士篇“招木”亦當為“喬木”。曲禮云“奉席如橋衡”,鄭注云“橋,井上□槔,衡上低昂”。孔疏云“衡,橫也”。說苑文質篇云“為機,重其前輕其後,命曰橋”。莊子天地篇云“鑿木為機,後重前輕,其名為槔”,釋文云“槔本又作橋”。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作“頡橋”。淮南子主術訓云“今夫橋直植立而不動,俛仰取制焉”。彼以橋為直,明與衡橫別。高注云“橋,桔皋上衡也,植柱權衡者”。高并橋與衡為一,非。加重焉,畢云:“‘加’,舊作‘如’,以意改。”而不撓,言平而不偏撓。極勝重也。畢云:“ 極,謂權也。”張云:“勝重之至。”案:古書無訓極為權者,畢說不足據。張訓極為至,亦非。極當即上文之衡木。說文木部云“極,棟也”。屋棟為橫木,引申之,凡橫木通謂之極。漢書枚乘傳云“單極之□斷榦”。顏注引孟康云“西方人名屋梁為極,單,一也。一梁謂井鹿盧也。言鹿盧為綆索,久鍥斷井榦也。”枚云單極,與此極正同謂桔皋上之一衡木也。汲綆繫於其上,故久鍥而斷井榦。孟說以為井鹿盧,未塙。而以屋梁況極,則不誤。極勝重者,言加重於一偏,而不撓者,因衡木前重能勝之也。右校交繩,張云:“徐鍇說文繫傳曰‘校,連木也’。交繩連木。右,未詳。或有校為急疾。考工記云‘釋之則不校’,謂以右手校繩而急之。”案:張說未塙。“校”疑“權”之訛,艸書相近。交繩,疑謂繫權之繩與他繩相交絓。無加焉而撓,極不勝重也。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畢云:“此錘字假音。陸德明考工記音義云‘直偽反。劉直危反’。”張云:“衡,稱也;捶,偏下也。”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畢云:“標猶杪末也。”楊云“管子‘大本而小標’。廣雅釋詁‘標,末也’。”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此即下文“長重者下”之義。張云:“使兩頭各加重,雖相若,而標必下。”標得權也。張云:“以其長故得權也。”詒讓案:謂標長故偏得其權之重。此釋經下“貞而不撓,說在勝”。“貞”即“負”之誤。挈有力也,說文手部云“挈,縣持也”,提挈也。張云:“挈,自上挈之。”引無力也,張云:“引,自下引之。”不正,畢云:“舊作‘心’,以意改。”所挈之止於施也。疑當作“正於柂也”。於,猶如也。如,猶與也。見王引之經傳釋詞。施與迤、柂,並同謂邪也。詳經下。正於柂,猶言正與邪也。繩制挈之也,若以錐刺之。疑儗繩直之形。挈,謂上挈之,此與下云收,並述經而釋之。長重者下,短輕者上,張云:“挈,衡上之繩,所以挈衡者,過長,則重者將下;過短,則輕者將上。此上下謂衡低昂。”上者愈得,下下者愈亡。張云:“次‘下’衍。上,衡也,上得,物重也。下,權也。下亡,權失重也。挈長短之弊。”案:張說是也。謂上昂之力愈增,則下低之力愈失。繩直權重相若,則正矣。畢云:“‘正’,舊作‘心’,以意改。”張云:“當其權不長不短。”收,張云:“收,權之繩也。”詒讓案:廣雅釋詁云“收,取也”。謂下引之。上者愈喪,下者愈得,張云:“物輕則衡失其重,是為上喪。權之勢將得其重,是為下得。”上者權重盡,則遂挈。張云:“上者權重盡,謂全無物。遂挈者,權將內遂,著挈乃止。”案:張說未塙。此謂下收之有力。遂隊通,見法儀篇。蓋謂權重盡,則標仰,隊其所挈。畢云:“已上以權衡言。”鄒伯奇云:“此一段升重法也。”依張、楊說,此釋經下“契與枝板,說在薄”。案:當作“挈與收,說在權”。兩輪高,當云“為高”。兩輪為輲,四輪高卑不同,故車成梯形也。畢云:“雜記云‘載以輲車’,鄭注云‘輲讀為輇,或作輇’。說文云‘輇,蕃車下庳輪也’。又鄭注既夕記云‘許叔重說有輻曰輪,無輻曰輇’。”張云:“輪高而輇卑。”車梯也。古乘載車皆兩輪而平,此四輪而前高後低,是為車梯。依下文,蓋假為斜面升重之用。據史記集解引服虔說,以軒車為雲梯,則人升高或亦用之矣。重其前,縣重於前,蓋以助升重之力,其一端繫於所升之物,所以挈之也。弦其前。畢云:“弦,直也。”案:畢說難通。“弦”,疑當作“引”,隸書“弦”“引”形近。隸釋漢陳球碑,“引”作“□”。廣韻十六軫云“引,□同”,並其證。既縣重,更於車前別以繩引之,欲使所升之重物自斜面漸進而上也。或云當作“ 引其後”,文義較遜。載弦其前,此申言之,或涉上下文而衍。載弦其□,“弦”亦當作“引”,下云“繩之引□”可證。畢云:“玉篇云‘□,古胡切’。廣雅云‘□,車也。曹憲音枯,又音姑’。案‘ □’‘轂’音相近,疑‘轂’字異文。”案:畢說未塙。“□”以字形校之,頗與“軸”相近,而以聲類求之,則疑當為“前胡”之假字。周禮大行人侯伯“立當前侯”,注“鄭司農云:前侯,駟馬車轅前胡,下垂拄地者”,是也。胡在車前,與此上文正合,義為長也。此與下句亦申言重其前、引其前之義。而縣重於其前。是梯,畢云:“舊作‘□’,據上文改,下同。”挈且挈則行。疑當作“挈且引則行”。行謂重物上升無所阻滯,與車行異也。凡重,上弗挈,說文所謂縣持。下弗收,旁弗劫,“劫”,疑“抾”之借字。廣雅釋言云“抾,挹也”,與引義略同。則下直。張云:“其著於下也必直。”詒讓案:直與正義同,言其重心必就下而正。扡,或害之也。張云:“扡與柂同,不直也。或害之,乃不直。”案:張說是也。扡即前木柂之柂,言重物不挈之、收之、劫之,則下必正;其不正者,必或挈、或收、或劫,害之也。言扡則重勢偏下,而流不得止也。畢云:“公羊傳桓十年有云‘□血’,陸德明音義云‘古流字’。”梯者不得□,畢云:“舊作‘□’,據上改。”案:吳鈔本正作“□”,不誤。張云“當作‘下’”,非。直也。言梯雖邪而重物不下流者,以其挈引之,而無異直升也。今也廢尺於平地,張云:“廢,置也。置一尺之物於平地。”詒讓案:“尺”疑當為“石”,下云□石絫石,是其證。重不下,“下”即流也,或當為“□”之訛。無□也。畢云:“玉篇云‘□,蒲唐切,踉□欲行貌’。正字通以為腿字之俗。”張云:“‘□’當作‘旁’,雖重不下柂,以平地無旁空缺處也。此解經‘廢材’。”案:“□”字之義與此文無會,正字通尤俗冊不足據也。張讀為“旁”亦難通。此疑當為“踦”之形誤。戰國策云:“必有踦重者矣”。言廢石於平地,則雖重而必不流者,以其無偏踦也,故云“無踦”。又案廢尺與廢材義同,而非釋經“廢材”之義,張說亦誤。若夫繩之引□也,是猶自舟中引橫也。張云:“以繩引車,必從旁引,猶舟中橫引岸上之物,兩旁有空缺處,必下矣。”案:張說非是。說文木部云“橫,闌木也”。此蓋以為舟前橫木之名。廣雅釋水云“輪謂之桄”。集韻十一唐云“桄,舟前木也”。一切經音義云“桄,古文橫同”。是二字音近字通。言車梯之引其□與舟中引其橫,皆藉引之力也。倚、倍、拒、堅,“堅”當作“掔”。說文手部云“掔,固也”。又與“牽”通,見迎敵祠篇。言相依倚,相倍負,相榰拒,相掔引。□倚焉則不正。畢云:“唐、宋字書無‘□’字,正字通云‘俗字。舊注音嗔,走貌”。詒讓案:此字未詳,疑當為“邪”。隸釋漢戚伯著碑,“邪”作“□”。變“牙”為“□”,變“邑”為“□”,與“出”相似,因而致誤。誰□石絫石耳。此義難通。畢讀“誰□”句,云“‘□’,‘并’字異文,已上以車制言”,張讀同。鄒,云:“此一段轉重法也。”案集韻十五青及類篇立部並以“□”為“竮”之或體,與此文義無會。畢說近是而句讀則非。誰與唯通,言唯石與石相合并重絫,則邪倚而不正,以其無挈引之故也。若車梯前有挈引之力,則雖邪倚,而引物升轉,不患其不正而流也。此釋經下“倚者不可正,說在剃”。“剃”即“梯”之訛。車梯用以升重,非正車制也,畢說非。夾□者畢云:“‘□’,‘□’字省文。”詒讓案:說文□部“□,籀文省人作□”。此又省又作“□”。集韻四十七□云“□,古作□”。法也。張云:“當謂匠人作室絫石之法。”案:張說未塙。“法”疑當為“柱”。說文木部云“柱,楹也”。通言之柱楹同;析言之,堂上兩柱謂之楹,房室及牆序閒依壁而立者謂之柱。夾寢,即謂夾寢室也。方石去地尺,疑謂柱下質礎。張云:“石高尺也。”關石於其下,方石之下,別以石為關。張云:“又一石也。”縣絲於其上,張云:“絲,繩也。”使適至方石,不下,柱也。爾雅釋言云“榰,柱也”。謂石柱絲,絲故不下。膠絲去石,張云:“膠,著也。去石,縣石而使去下方石也。”挈也。謂上提挈其絲。張云:“絲所以能縣石,是有挈之者。”絲絕,引也。張云:“從下引之即絕。”詒讓案:此釋經下“推之必往,說在廢材”。“推往”即“柱住”之誤。未變而名易,收也。“收”,依經下當為“□”。□、反字同。言刀與糴輕重貴賤相反。張以此二句屬上節,誤。買,畢讀買刀句,誤。刀糴相為賈。說文人部云“糴,市穀也”。畢云:“刀謂泉刀。”刀輕則糴不貴,刀重則糴不易。張云:“易,輕也。刀輕則賤其糴以稱輕;刀重則貴其糴以稱重,所謂反賈。”王刀無變,張云:“王者所鑄,故曰王刀。”糴有變,歲變糴則歲變刀。張云:“以糴權刀,則刀亦變。”案:張說是也。此言糴之貴賤,每歲不同,則刀之重輕亦隨而變。依張、楊說,此釋經下“買無貴,說在□其賈”。若鬻子。張讀屬上節,誤。賈盡也者,盡去其以不讎也。“其”下,據下文亦當有“所”字,言其所以不讎者,為予賈未盡其數也,若盡其數,則其所以不讎者盡去矣。其所以不讎去,則讎。□賈也宜不宜,謂讎者之正賈有宜不宜。□欲不欲。謂所讎者有欲不欲,以意為正。張云“買者賣者相宜,謂讎也。買者欲賤,賣者欲貴,是賈也”,亦通。若敗邦鬻室,國語越語云:“身斬妻子鬻。”嫁子無子。疑申論無不讎之義。依張說,此釋經下“賈宜則讎,說在盡”。在軍不必其死生,聞戰亦不必其生。當作“其死生”,或當作“在軍不必其生,聞戰亦不必其死”。在軍,謂方出師而兵未接。聞戰,則聞其已接戰也。前也不懼,張云:“前,在軍”。今也懼。張云:“今,聞戰。”案:依張、楊說,此釋經下“無說而懼,說在弗心”。“心”即“必”之誤。或,或即邦域正字,故下云“謂此南北”。前經下云“宇或徙”,說云“宇南北”,與此義正同。彼宇或亦即宇域也,詳前。知是之非此也,謂南或非南,北亦非北。有知是之不在此也,張云“有讀曰又”。案:張說是也。謂南北在彼在此,名實無定,即“宇或徙”之義。公孫龍子名實篇云“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與此經名實義亦同。然而謂此南北,即“宇南北”之義。過而以已為然。此謂以身所在之域為中,儻過此而北則前日所在之域轉謂之南,自此以前,每進益北則所過成南。若由中過南,則南轉成北,所過亦然故云過而以已為然。莊子天下篇“惠施曰: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釋文引司馬彪云“天下無方故所在為中”,即此義也。始也謂此南方,故今也謂此南方。言始與今所謂南方者,過而屢變,即過而以已為然之義也。依張說,此釋經下“或,過名也,說在實”。智論之,張云:“智讀曰知,知而後有論。”非智無以也。疑有脫誤。依張說,此釋經下“知之,否之,足用也諄,說在無以也”。經文亦有訛脫。謂,所謂,舊本“所”訛“非”,今據道藏本、吳鈔本正。非同也,則異也。同則或謂之狗,其或謂之犬也。張云:“狗犬之謂同。”異則或謂之牛,牛或謂之馬也。下“牛”字疑當為“□”,與上句文例同。張云:“牛馬之謂異。”楊云:“呂氏春秋審分篇‘以牛為馬,以馬為牛,名不正也’。”俱無勝,是不辯也。謂是非兩同,無以相勝,則不成辯。莊子齊物論云“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即其義。辯也者,或謂之是,或謂之非,當者勝也。畢本“ 當”下有“也”字,今據道藏本、吳鈔本刪。張云:“既云當,是勝也。”詒讓案:言是非互見,得其當則勝也。依張說,此釋經下“謂辯無勝,必不當,說在辯”。無讓者酒,謂凡賓主獻酬之酒,於禮無讓。未讓,始也,不可讓也。依張、楊說,此釋經“無不讓也,不可,說在始”。案:“未讓始也”,疑當作“不讓殆也”。殆、始形近而誤,經同。凡相近而不讓謂之殆,後文“若殆於城門與於臧也”九字,文無所屬,疑本在此下而誤錯於彼,說詳後。於石一也,堅白二也,張云:“堅與白,二。”而在石。謂堅白含於石體之中,即經所謂存也。故有智焉,有不智焉,可。顧云:“智即知字。”詒讓案:“故”下疑脫“謂”字,以下智並與知通。此謂石一,而知堅者不知白,知白者不知堅。文亦見公孫龍子堅白篇,說詳前。依張、楊說,此釋經下“於一有知焉,有不知焉,說在存”。有指謂有所指也。公孫龍子指物論篇有“非有非指”之說,與此似異。子智是,有智是吾所先舉,重。張云:“有讀曰又。”案:張說是也。以下文校之,疑當作“子智是,有智吾所無舉,是重”,“無”“先”形近而訛。“子知是”是其一,又并“知吾所無舉”,是其重也。吾所無舉即下文所云吾所不舉。是重與下文是一,文亦正相儷。重謂二名一實,下文所謂“智智狗重智犬”是也。子智是若知狗。智吾所無舉,若因狗知犬。重,則若狗犬同類也。則子智是,而不智吾所先舉也。 先”,亦“無”之訛。是一。對上重及下二三言之,謂唯知其一,若知狗而不知犬。謂有智焉有不智焉可。謂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是一,猶上經云“於一,有知焉,有不知焉”也。若智之,則當指之智告我,則我智之。張云:“若果知之,則當指子之所知告我,則我知子之所知矣。”兼指之,以二也。謂并吾所無舉者而指之,若指狗則兼指犬,指一而所指二也。衡指之,參直之也。參,三同。經云“二絫”,“絫”亦“參”之誤。二參即二三也,言從衡指之,則參相直,以一兼二,參直為三也。張云:“直,當也。”若曰必獨指吾所舉,毋舉吾所不舉,“毋舉吾”下,吳鈔本有“之”字。吾所舉者一也,所不舉者二與三也。則者固不能獨指。張云:“‘則’下有脫字,或是‘二’字,或是‘三’字。”案:張說未知是否?今以文義推之,“ 則”下疑當脫“指”字。言於此有二物,或同類,或同處,今特指此物,勢必兼直彼物,故不能獨指,即經所謂“不可逃”也。又莊子天下篇云“指不至,至不絕”,疑亦即此節之義。蓋若甲乙同處,欲指甲而勢不能不兼直乙,既兼直乙,則所指不得謂專至甲,亦不能與乙絕也。故云不至不絕。釋文引司馬彪說,殊誤。所欲相不傳,張云:“所欲言不相傳。”詒讓案:“相”,疑亦“指”之誤。意所欲指者一物,今兼直二三,則不能明傳其所欲矣,與莊子“指不至”語意同。意若未校。張云:“校悅也,不快人意。”且其所智是也,張云:“有所知。”所不智是也,張云:“有所不知。”則是智是之不智也,惡得為一,是智者,所已知也;是之不智者,所未知也,則不能并為一矣。謂而有智焉有不智焉。疑亦當有“也”字。依張、楊說,此釋經下“有指於二,而不可逃,說在以二絫”。所,春也,未詳。張云:“下云‘臧也今死,而春也得文’,則春為人,疑不能決。”其執固不可指也。張云:“‘執’疑當為‘埶’,與勢同。”案:張校是也。埶即古勢字。徐鉉說文新附云“勢,經典通用埶”。禮運“在埶者去”,鄭注云“埶,埶位也”,釋文云“埶本亦作勢”。後魯問篇亦以埶為勢,今本並誤“執”,可證。逃臣不智其處,不知其所匿之處。狗犬不智其名也。若韓盧、宋鵲。遺者,巧弗能兩也。張云:“皆不可指。遺者義宜為失亡者。巧弗能兩,未詳。”詒讓案:“兩”疑當為“网”,或作“罔”。孟子公孫丑篇“以罔市利”,趙注云“罔羅而取之”。“网”與“兩”形近而誤。言人偶有遺物,雖使至巧罔羅索取之,不能必得也。依張說,此釋經“所知而弗能指,說在春也。逃臣,狗馬(二),貴者”。案:“貴”即“遺”之訛。智,智狗,吳鈔本“智”下衍“者”字。重,智犬,經說上云“二名一實,重同也”。義詳前。則過。依經當作“不智則過”,今本脫二字。張云:“既知狗又知犬,而不知狗之即犬,則過。”不重則不過。不重則名實迥異,宜其不知,故不過。依張說,此釋經“知狗而自謂不知犬,過也,說在重”。通,問者曰:“通”,即經云“通意”,言問以通其意恉也。“子知□乎?”畢云:“‘□’當為‘□’,即‘□’省文。”詒讓案:說文馬部云“□,驢父馬母者也,從馬□聲,或從羸作□”。此蓋從□省聲,而以“□”為“西”,則傳寫之訛。應之曰:“□何謂也?”彼曰“□施”,則智之。“施”,疑當作“也”,謂告以□之名物。張云:“蓋即蠃螔。”繆。若不問□何謂,徑應以弗智,則過。不問□何謂,而徑應以弗知,則不知而復無求知之意,人將不復告,是終於不知矣,故謂之過。且應必應,此義難通,疑當作“且問必應”,涉下而誤耳。問之時若應,長應有深淺。“長”,疑當作“其”,形近而誤。深,若應之曰□何謂;淺,若徑應以弗知,是也。此釋經下“通意後對,說在不知其誰謂也”。大常中在,“大”,道藏本、吳鈔本作“天”,以文義推之,疑當作“人”。畢云:“據下文,‘常’當為‘堂’。”兵人,長所。“長”,吳鈔本作“常”,非。此疑當作“其人,其所”。今本兩“其”字訛“兵”“長”二字,遂不可通。室堂,所存也;此謂其所。其子,“其”,疑當為“某”之訛,後旗幟篇云“建旗其署曰某子旗”。存者也。此謂其人。據在者而問室堂,張云:“‘在’當為‘存。’”案:在、存義同,似不必改。惡可存也?當作“惡所存也”。上云“堂室,所存也”,下云“主存者以問所存”,並其證。言問存者以在室或在堂也。主室堂而問存者,孰存也?言問在室堂者為何人也。是一主存者以問所存,一主所存以問存者。依楊說,此釋經下“所存與者,於存與孰存”。案經“者”上脫“存”字。五合,謂五行相合。水土火,疑當作“木生火”。張云:“五行自相合者,水土火金待火而合,木待金而合。”案:張說未知是否。火離然。此言火離木而然。易離彖傳云“離,麗也”。莊子外物篇云“木與木相靡則然”。張云“火出於石而然於木,離其本”,未塙。火鑠金,火多也。金靡□,靡,□之假字。說文石部云“□,石磑也”,研□也,言金能□研□,使消散。金多也。張云:“所謂無常勝。”合之府水,道藏本、吳鈔本作“木”,非。畢云“府疑同腐。”張云:“水無不合。”案:畢、張說並未塙,此疑當作“合之成水”。言金得火則銷鑠而成水。莊子外物篇云“金與火相守則流”,是也。木離木。張云:“木必相離。”案:張說亦難通。疑當作“木離土”,離亦與麗同義。易離彖云“百穀艸木麗乎土”。此釋經下“五行毋常勝,說在宜”。若識麋與魚之數,惟所利,無欲惡。無欲惡,猶言無愛憎,麋魚以共膳羞。惟所利,謂惟所共,無偏嗜,即經所謂宜也。傷生損壽,說以少連,“說”,吳鈔本作“設”,此義難通。疑“連”當作“適”,謂節嗇以養性也。下云“適足不害”,亦其證。呂氏春秋適音篇云“和心在於行適”,高注云“適,中適也”。是誰愛也?嘗多粟,或者欲不有能傷也。疑當作“或者欲有不能傷也”。言多粟而或欲有之,然徒欲不足為益損也。若酒之於人也。言酒無益於人,損之為宜。且□人利人,“□”,吳鈔本作“恕”,下句仍作“□”。愛也則唯□弗治也。“唯”,舊本作“惟”,今據吳鈔本改。徒知不足為益損。或云唯與雖通,“治”疑當為“給”,言知愛利人,而力不可遍給,亦不足為益損也。亦通。依張說,此釋經下“無欲惡之為益損也,說在宜”。損飽者去餘,言損去其多餘者。適足不害,能害飽,能與而通。“害飽”,疑當作“飽害”。言若食適足,不害於人,而過飽乃為害。若傷麋之無脾也。脾讀為髀。少牢饋食禮云“腊用麋”,又云“髀不升”,鄭注云“近竅賤也”。古文“髀”皆作“脾”,此與古文禮正同。言麋以共祭而髀不登於祭俎,故傷麋雖無髀,無害於為腊,以共祭亦損而不害之意。且有損而后益智者,“智”字疑衍。若□病之之於□也。畢云:“‘□’即‘瘧’省文。說文云‘□,熱寒休作’。今經典省几,此省□,一也。□即爪字。”詒讓案:廣雅釋詁云“□,病也。”此“□”或當為“□”之省文。下“之”字當作“人”,言人患瘧者,以病損為益也。此釋經下“損而不害,說在餘”。智以目見,而目以火見,而火不見。公孫龍子堅白論篇云:“且猶白以目以火見,而火不見,則火與目不見而神見,神不見而見離”。彼文“以目”下蓋脫“見目”二字,義與此正同。莊子天下篇“辯者曰:目不見”,亦即此義也。惟以五路智,久不當。未詳。此釋經“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以目見,下當脫“火”字。若以火見。火,謂火熱也,非以火之熱。言火雖熱而所見者光也,非以其熱。莊子天下篇云“火不熱”,此即其義。淮南子詮言訓,許注云:“公孫龍以白馬非馬、冰不寒、□不熱為論”,彼“□”疑亦“火”之誤。此釋經下“必熱,說在頓”。“必”即“火”之誤,下又脫“不”字。我有若視曰智。智並與知通。張云:“有如視一物而曰知。”雜所智與所不智而問之,則必曰:“是所智也,是所不智也。”取去俱能之,張云:“取所知。去所不知。”是兩智之也。依張說,此釋經下“知其所以不知,說在以名取”。無,若無焉,則有之而后無。“后”,吳鈔本作“後”。無焉,“焉”疑當作“馬”。馬為物名,必先有馬,乃可言無馬也。無天陷,則無之而無。張云:“天陷未詳,或謂天所缺者。”案:張說未塙。“天”疑當作“失”,戒人無失陷為虛言,則先未有此事而豫相敕戒,亦可言無,所謂不必待有也。依張說,此釋經下“無不必待有,說在所謂”。擢疑“擢”當為“搉”,詳經下。無謂也。未詳。臧也今死,而春也得文文死也可。此義不可通。春也與臧也對舉,疑“春”當為冢養之“養”,形近而誤。“得文”疑當作“得之”。大意似謂亡臧而得養,略足相當。但文尚有訛脫,不能盡解。此釋經下“擢慮不疑,說在有無”。“擢”亦“搉”之誤。且,猶是也。此引申比況之義。詩周頌載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毛傳云“且,此也”,孔疏云“且亦今時”。此云“猶是也”,與此今義相近。張云:“且,未然之辭,亦方然,故曰‘猶是也’,是如此也。”案:張說亦通。且然,必然。舊本作“且且必然”,吳鈔本作“且必然”。王引之云:“‘且且必然’當作‘且然必然’,以下三句文義例之,可知。”案:王校是也,張校同,今據正。經說上云“自前曰且,自後曰已,方然亦且”,此即方然之義。言且之為言,雖尚未然,而事勢湊會,必將至於是。且已,必已。且用工而後已者,必用工而後已。舊本“必用工”下脫“而”字。王引之云:“‘後’上,亦當有‘而’字。”案:王校是也,今據補。用工猶言從事也。此釋經下“且然不可正,而不害用工,說在宜歐”。“宜歐”,疑當作“害區”。均,髮均縣,輕重而髮絕,不均也。均,其絕也莫絕。舊本“輕”下脫“重”字。孫星衍云:“列子湯問篇云‘均,髮均縣,輕重而髮絕,髮不均也。均也,其絕也莫絕’,張湛注云‘髮甚微□而至不絕者,至均故也。今所以絕者,猶輕重相傾,有不均處也。若其均也,寧有絕理’,言不絕也。今‘輕’下脫‘重’字。‘均其絕也’句,‘均’下無‘ 也’字。”案:孫校是也。畢亦據補“重”字,今從之。依張、楊說,此釋經下“均之絕不,說在所均”。堯霍,此二字為下文發耑,篇中“霍”字婁見,以義推之,似並當為“虎”之訛,然於此文不合。畢云“據下文作‘臛’”,張從之,未知是否?或以名視人,或以實視人。張云:“堯者名,臛者實。”舉友富商也,是以名視人也。指是臛也,“臛”或當同上作“霍”。是以實視人也。視與示通。舉友之富商以告人,是示以名也。指臛以示人,是示以實也。堯之義也,是聲也於今,張云:“名生於今。”所義之實處於古。言堯之義施於當時不能及今,即經“異時”之義。此釋經上“堯之義也,生於今而處於古而異時,說在所義”。“生”疑當為“任”。若殆於城門與於臧也。此九字上下文無所屬,張并上堯霍為一條,云“城門,守門者,臧僕也。城門舉實,臧舉名”。其說殊迂曲。審校文義,疑當在上文“無讓者酒,未讓,始也,不可讓也”之下,皆釋經下“無不讓也,不可”之義。凡古人行禮,賓主入門必讓,若與人同入城門,而相殆,則無為讓。臧為賤人,不足與為禮,則不必讓也。荀子榮辱篇云“巨涂則讓,小涂則殆”,楊注云“殆,近也。”此殆異於讓之義。又案殆與逮聲義相近,毛詩小雅巷伯,傳云“柳下惠嫗不逮門之女”,殆於城門即逮門,謂近而相及不爭先也。狗,狗犬也,謂之殺犬,可,以經文校之,當作“而殺狗謂之殺犬,不可”。莊子天下篇云“狗非犬”,成玄英疏云“狗之與犬,一物兩名,名字既空,故狗非犬也。狗犬同實異名,名實合,則彼謂狗,此謂犬也,名實離,則彼謂狗,異於犬也。墨子曰:狗,犬也,然狗非犬也”。案:此經云:“殺狗非殺犬”,亦即名實離之義。然成引經語,亦有刪佚,非其元文。若兩□。未詳。集韻十五灰云“□□,腫大貌”,非此義。“□”疑當為“腢”。儀禮士喪禮,鄭注云“腢,肩頭也。”說文骨部云“□,肩前也”。楊云:“‘□’疑‘脾’字之誤。”案:依楊說,則當亦“髀”之假字,見前。此言同一體而有左右之異,以喻狗犬同物而異名也。依張、楊說,此釋經下“狗,犬也。而殺狗非殺犬也,可,說在重”。使,令使也。此與經說上“使令謂謂也”,文例同。張云:“訓使義。”我使我,我不使亦使我。此義難通。張云“殿,自為之也,亦得為使,故言使不使皆使。”案:張改經“使殷美”“殷”為“殿”,故其說如此,然義甚牽強,恐不足據。審校文義,此“我”字或當經之“美”字,疑並當為“義”。蓋兩文皆誤,而一存其上半,一存其下半也。此似當云“義使使,義不使亦使,義”。言義者使令之,使乃其正也。以義使之為使,以義不使之亦為使,不使謂禁止之也,末義字總釋上語。殿戈亦使,殿不美亦使,殿。楊云:“經作‘殷’,說作‘殿’。”張云:“殿戈,殿軍也。”案:張說未塙。此“殿”字當經之“殷”字,兩文似皆誤,無可推校。意必求之,疑“殿”並當為“假”,“戈”與“美”並當為“義”。似云假義亦使,假不義亦使。假,言假者假設之,使非其正也。以假設合義為使,假設不合義亦為使也。末假字亦總釋上語。此肊說,無可質證。而前云“不若敷與美”,“敷美”似亦“假義”之訛。綜校諸訛文,約略相類,聊復箸之。依張、楊說,此釋經下“使,殷、美,說在使”。荊沈,荊之貝也。則沈淺非荊淺也。“沈”當為“沆”。說文水部云“沆,大澤也”。徐鍇繫傳引博物志云“停水東方曰都,一名沆”。太平御覽地部引述征記云“齊人謂湖曰沆”。水經巨馬河篇,督亢澤,注引風俗通云“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無崖際”,今本風俗通義山澤篇“沆”作“沈”,又云“沈澤之無水,斥鹵之類也”,並形之誤。漢書刑法志“山川沈斥”,荀悅漢紀“沈”作“坑”。坑與沆字正同。蓋沆為藪澤,此荊沆即荊之沆澤。荊之“貝”,當作荊之“有”。言沆在荊,則沆即為荊之所有也。然沆包於荊□域之中,則沆雖淺狹,無害於荊之廣大,故曰沆淺非荊淺。依張說,此釋經下“荊之大,其沈淺也,說在具”。案“具”亦“有”之誤。若易五之一,之猶與也,下同。張以五字屬上,非。以楹之摶也,見之,摶,即備城門篇之柴摶積摶,蓋聚束柴木之名。此言楹大而摶小,若以五易一,多少之數不相當也。其於意也不易,蓋謂意度之,則知其不當易。先智意相也。“先智”,以經下校之疑當作“無智”。說文“無,古文奇字”。“無”與“先”形近而誤。無智即經云無知也。“相”下疑有脫字。若楹輕於秋,秋當讀為萩。說文艸部云“萩,蕭也”。左傳“伐雍門之萩”,釋文“萩”作“秋”。彼“萩”為“楸”之假字,與此義異,而或作“秋”,則可互證。此亦喻輕重之失當,與楹之摶同意。其於意也洋然。未詳。此釋經下“以檻為摶,於以為無知也,說在意”。“檻”即“楹”之誤。段、椎、錐俱事於履,可用也。吳鈔本“段”作“斷”,“事”作“視”,並誤。說文殳部云“段,椎物也”,木部云“椎,擊也,齊謂之終葵”,金部云“錐,銳也”。詩大雅篤公劉“取厲取碫”,毛傳云“碫,段石也”。說苑雜言云“干將鏌□,以之補履,曾不如兩錢之錐”。成繪屨過椎,“繪”疑當為“繒”,“過”當為“遇”,下同。說文糸部云“繒,帛也”。古為屨,冬皮夏葛,蓋亦或以繒帛為之。與成椎過繪屨同,過□也。“□”,字書無此字,道藏本作“件”,吳鈔本同。畢云:“‘□’當為‘舛’異文。”張云:“依經當作‘仵’。”案:張校是也,仵與啎同。“過”,經同,亦當作“遇”。史記天官書云:“逢俉化言”。說文午部云“啎,逆也”,□部云“夆,啎也”。爾雅釋詁云“遘逢,遇□也。”漢書敘傳鄧展注,引作“寤,逢遇也”。遇、逢義同。啎、寤、遇、逆,音並相轉,仵、俉、寤聲相近。遇仵猶言逢俉、夆啎,亦猶言逆啎也。此謂繒為作履屨之材,段、椎、錐為作履屨之器,材與器兩者遇仵以成履屨,相須而為用也。此釋經下“意未可知,說在可用,過仵”。一,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焉。張云:“五析之,則有一者五,是一少於二也。建一以為十,則一有五者二,是多於五也。建一為十,累一為二。”詒讓案:“十二焉”,疑當作“十,二五焉”,謂一十有二五也。依張、楊說,此釋經下“一少於二,而多於五,說在建”。案:“建”疑“進”之誤。非□半,□,櫡之別體,此疑當作“□非半”,即約經云“非半弗□”也,而反辭以明其義。進前取也。非半而□之,則每□前進也。前,則中無為半,言半者必前後之中,進前取,盡其端,則中無所謂半。猶端也。端即前也。經上云“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此言雖取中□之,終必前極其端。前後取則端中也。前後端之中,即所謂半。□必半,毋與非半,“毋”,吳鈔本作“無”。不可□也。盡其端則無半,不復可□。莊子天下篇云“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釋文引司馬彪云“若其可析,則常有兩;若其不可析,其一常在,故曰萬世不竭”,即此義也。依張、楊說,此釋經下“非半,弗□則不動,說在端”。可無也,已給,則當給不可無也。張云:“給,具也。嘗已具之,則當具之。”案:張說未塙。此以經校之,疑當作“已然,則嘗然不可無也”。“然”與“給”艸書形近而誤。凡事之言已然者,即嘗然。今雖無,而昔之為有,則審矣。故云“不可無”。猶經云“不可去”也。依張、楊說,此釋經下“可無也,有之而不可去,說在嘗然”。久有窮無窮。此五字與上下文皆不屬,張、楊並屬上為一章,以經校之,亦不相應,疑當在後“民行脩必以久也”之下,而誤錯在此。正九,畢云:“一本作‘凡’。”案:顧校季本亦作“凡”,今以文義校之,當是“丸”之形誤,謂正圜之丸。下云摶即圜丸之形也。無所處而不中縣,摶也。“摶”,道藏本、吳鈔本作“搏”,非。考工記云“直者中縣”。正丸即立圜,隨所轉側,而其中線必正直,故云“無所處而不中縣”,即經“不可□”之意。依張、楊說,此釋經下“正而不可擔,說在摶。”案:“擔”即“□”之誤。傴宇不可偏舉,傴、區,偏、遍,並聲同字通。字也。“字”當作“宇”。進行者先敷近,後敷遠。敷猶布也,詳經下。行者行者,張云“誤重”。必先近而後遠。依張說,此釋經下“宇進無近,說在敷”。遠近脩也,先後久也。“遠”下,舊本有“脩”字。俞云:“上‘脩’字衍文。遠近脩也,先後久也,相對為文。以地之相去言曰脩,以時之相去言曰久。”案:俞說是也,今據刪。“脩”,吳鈔本並作“修”,“脩”假字。民行脩必以久也。依張說,此釋經下“ 行循以久,說在先後”。案“循”即“脩”之誤。一方盡類,俱有法而異,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盡類猶方也,舊本“一方盡類”並作“一方貌盡”,“合”作“台”,“盡類猶方也”作“盡貌猶方也”。吳鈔本下“貌”字作“貌”。張云:“‘台’當為‘召’。”王引之云:“當作‘一方盡類,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俱有法而不異,盡類猶方也’。一方盡類者,一同也,言同具方形則其方盡相類也。隸書‘類’‘貌’相似,故‘類’誤為‘貌’,又誤倒於‘盡’字上耳。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者,言物之方者,雖有方木、方石之異,而不害其方之彼此相合也。作‘台’者,字之誤耳。俱有法而不異,盡類猶方也者,言其法同,則彼此盡相類,亦猶方與方之盡相類也。傳寫者上下錯亂,又脫‘不’字耳。一方盡類云云,則經下所謂‘一法者之相與也,盡若方之相合也’。”案:王校改“貌盡”並為“盡類”,“台”為“合”,是也,今並據正。呂氏春秋別類篇云“小方大方之類也”,即此“一方盡類”之義。但“俱有法而異”句,似不必移。蓋上言“一方盡類”,明其方之同。下言“俱有法而異”,明同方之中仍有異也。“盡類猶方也”,猶與由通,言其所以盡相類者,由於同方也。物俱然。此釋經下“一法者之相與也盡,若方之相合也,說在方”。“盡”下亦當有“類”字。牛狂與馬惟異,張云:“‘牛狂’當作‘狂牛’。”俞云:“‘狂’與‘ 惟’皆‘性’字之誤。”案:張校非是,俞校以“狂”為“性”是也。呂氏春秋壅塞篇云“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高注云“性猶體也”。俞謂“惟”亦為“性”,則非。以公孫龍子校之,當作“ 牛性與馬雖異”。“雖”,公孫龍書作“唯”,並與“惟”通。言牛馬性雖異,然其所以異者,不在齒與尾也。詳後。以牛有齒,馬有尾,說牛之非馬也,不可。俞云:“此言牛性與馬性異,非徒以牛有齒馬有尾為別也。”是俱有,張云:“牛亦有尾,馬亦有齒。”詒讓案:大戴禮記易本命云“戴角者無上齒,無角者膏而無前齒”,蓋牛有下齒,馬有後齒也。公孫龍子通變篇謂牛無尾者,以其有尾而短耳,非實無尾也。不偏有偏無有。盧云:“當有‘牛’字。”“ 之與馬不類,句用牛有角舊本“角”上脫“有”字,盧云:“‘用牛’當為‘牛有’。”王引之云:“‘用’非誤字,用者以也,以牛有角馬無角,說牛與馬之不類,故云‘曰牛與馬之不類,用牛有角馬無角也’。下文‘若舉牛有角,馬無角,以是為類之不同也,是狂舉也’。以,亦用也。上文‘以牛有齒,馬有尾,說牛之非馬也,不可’,文義亦同,則‘用’非誤字可知。但可云‘用牛’下脫‘有’字耳。”案:王校是也,張校同,今據增。馬無角,是類不同也。”若舉牛有角馬無角以是為類之不同也,是狂舉也。公孫龍子亦有正舉狂舉之文。以意求之,蓋以舉之當者為正,不當者為狂。此書經說通例,凡是者曰正,曰當,非者曰狂,曰亂,曰誖,義與公孫龍書略同。此疑當作“以是為類之同也,是狂舉也。”今本涉上文而衍一“不”字,則不得為狂舉矣。猶牛有齒,馬有尾。或不非牛而非牛也,此言有齒之獸與牛相類,或不得謂非牛,而實非牛也。若爾雅釋□牛屬犘牛、犦牛之類。則或非牛或牛而牛也,可。疑當作“則或非牛而牛也,可”。言或有非牛而與牛相類,則亦可謂之牛也。故曰“牛馬非牛也”,未可,此言兼舉牛馬,則不得謂非牛,猶公孫龍子云“羊言牛非馬”。張云:“曰牛馬,豈得非牛。”“牛馬牛也”,未可。此亦兼舉牛馬,既兼有馬,則又不可竟謂是牛。張云:“曰牛馬,豈得謂牛。”則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馬牛也未可”亦不可。言可不可兩說未定,則竟□謂牛馬之為牛者未可,亦非也。張云“有可者,今但言未可,是亦不可,三皆不辯其兼,故不可”。且牛不二,馬不二,而牛馬二。前云數牛數馬,則牛馬二;數牛馬,則牛馬一。則牛不非牛,張云:“專牛則牛。”馬不非馬,張云:“專馬則馬。”而牛馬非牛非馬,無難。張云:“兼牛馬,則非牛非馬,是則無可難矣。”案:張說是也。此即經云“說在兼”之義。荀子正名篇云“‘有牛馬非馬也’,此惑於用名以亂實者也”。公孫龍子通變篇云“牛與羊唯異,羊有齒,牛無齒,而牛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未可。是不俱有而或類焉。羊有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羊之而牛也,未可。是俱有而類之不同也。羊牛有角,馬無角,馬有尾,羊牛無尾,故曰羊合牛非馬也。非馬者,無馬也。無馬者,羊不二,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可也。若舉而以是,猶類之不同。若左右,猶是舉。牛羊有毛,雞有羽。謂雞足一,數足二,二而一故三;謂牛羊足一,數足四,四而一故五。牛羊足五,雞足三,故曰牛合羊非雞。非,有以非雞也。與馬以雞寧馬,材不材,其無以類,審矣!舉是謂亂名,是狂舉”,即此書之義。但兩書文義皆穴復奧衍,不可盡通耳。依張、楊說,此釋經下“狂舉不可以知異,說有不可。牛馬之非牛,與可之同,說在兼”。彼,正名者彼此,謂言當其名。彼此可。彼彼止於彼,張云:“定彼為彼。”此此止於此,張云:“定此為此。”詒讓案:此謂彼此之名有定,故可。彼此不可。彼且此也,疑當云:“彼且此也,此亦且彼也。”此謂彼此之名無定,故不可。彼此亦可。此言彼此在有定無定之閒。張云:“統言彼此,則彼亦此,故可。”彼此止於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則彼亦且此此也。“此”字,吳鈔本不重。張云:“定以為彼此,則我此此而彼彼,彼亦且此此而彼彼,故不可。”案:張說未塙。此似申上彼此亦可之義。疑當作“則彼亦且此,此亦且彼也”。今本脫三字。公孫龍子名實篇云“正其所實者,正其所名也。其名正則唯乎其彼此焉。謂彼而彼不唯乎彼,則彼謂不行;謂此而此不唯乎此,則此謂不行。其以當為當也,不當而亂也。故彼彼當乎彼,則唯乎彼,其謂行彼,此此當乎此,則唯乎此,其謂行此。其以當而當也,以當而當,正也。故彼止於彼,此止於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即此章之塙詁。又莊子齊物論篇云“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亦因彼”,又云:“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亦與此義略同。畢云:“已上釋經下‘循此與彼此同,說在異’。”案:經有訛。唱無過,即下云“唱而不和”。“過”,疑當作“遇”,遇與偶通,下同。無所周,疑當為“用”之誤。謂所唱不足用,即唱而不和之意。若粺。當為“稗”,說文禾部云“稗,禾別也”。此喻無所用,若荑稗。和無過,即下云“和而不唱。”使也,謂人不唱使然。不得已。明非和者之過。唱而不和,是不學也。唱者為教,則和者為□,故不和為不學也。智少而不學,必寡。“必”上有脫文。楊云:“疑脫‘ 功’字。”和而不唱,是不教也。智而不教,畢云:“‘智’下當有‘少’字。”詒讓案:疑當作“智多而不教”,與上文“智少而不學”正相對。功適息。張云:“我有知而不以告人,則功息絕矣。”使人奪人衣,罪或輕或重;使人予人酒,或厚或薄。句首疑脫一字。此蓋喻不和不唱之無功。依張、楊說,此釋經下“唱和同患,說在功”。聞在外者,所不知也。謂在外而聞有人在室,不知其人若何。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言告以在室者之色,與在外者相若。是所不智若所智也。以下智並與知同。所不知,謂在室者;所知,謂在外者。猶白若黑也,若,猶與也,儀禮燕禮云“□用綌若錫”。言問其色白與黑。誰勝?勝,猶言當。上文云“當者勝也”。謂兩舉白黑,未知孰勝。是若其色也。“是若”疑到,言告以色若是。若白者必白。今也智其色之若白也,故智其白也。張云:“若正而言之,色若此白者,彼物必白,則知其色之若白,可以知其白矣。”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名”,吳鈔本作“明”,誤。張云:“正物名。”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長。言以所明正所不知,若不知物之長,而以尺度之也。畢、張並讀“長外”為句,大誤。外,親智也;室中,說智也。此與經說上云“知,方不□,說也。身觀,親也”,義同。言在外之色為親見而知,以室中之色若在外之色,則聞人之說而後知也。畢云:“已上釋經下‘聞所不知若所知,則兩知之,說在告’。”以誖,以誖,猶言以為誖。誖即非也,與下“以當”文義正相對。不可也。言以人之言為誖者,必其言之不可信者也。出入之言可,以下文校之,“出入”當作“之人”,形近而誤。是不誖,則是有可也。有可信者,即不得盡□為誖。之人之言不可,以當,必不審。“審”,疑亦當作“當”。言以不可為當,是必不當也,此即公孫龍子“以當為當,不當而亂”之義。依張說,此釋經下“ 以言為盡誖,誖,說在其言”。惟,謂是霍可,“惟”,當依經作“唯”。“霍”,疑亦“虎”之誤,下並同,說詳前。唯,應辭也,此言假物為名,若謂之為虎也,而彼應之曰唯,則可。上文云“惟是當牛馬”,彼“惟”亦“唯”之假字,與此義可互證。經以非名為不可,明是名則可。莊子寓言篇云“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是,異於己為非非”。而猶之非夫霍也,言彼雖非真虎,而既唯我所謂,則是謂之可者也。謂彼是是也。謂所謂與其名相應。不可謂者,毋惟乎其謂。言凡不可謂者,必無人唯我之所謂。彼猶惟乎其謂,則吾謂不行。當作“則吾謂行”,此衍一“不”字。彼若不惟其謂,則不行也。此即公孫龍子“謂彼而彼不唯乎彼,則彼謂不行;謂此而此不唯乎此,則此謂不行”之義。依張說,此釋經下“唯吾謂非名也,則不可,說在□”。無南者,盧云:“‘南’當讀如‘難’,上下文俱有無難之語。”案:盧說非也。張讀屬上節,亦誤。此南即指南方。無南,猶言南無窮也。古者中國所治地,南不盡南海。又天官家不知有南極,故於四方獨以南為無窮。莊子天下篇“惠施曰南方無窮而有窮”。蓋名家有持此義者。有窮則可盡,無窮則不可盡。有窮無窮未可智,智與知同,下並同。則可盡不可盡不可盡畢云:“此三字疑衍。”未可智。“可”,吳鈔本作“有”,誤。人之盈之否未可智,次“之”字疑衍。謂人在四方,盈否未知。而必人之可盡不可盡亦未可智。當作“人之可盡不可盡亦未可智”。此涉上文而脫“人之可盡”四字。而必人之可盡愛也,疑當作“而必人之不可,盡愛也”,今本脫“不”字。盡愛,即兼愛之說。故經云“無窮不害兼”。誖。言持此論者不可也。蓋謂人不可盡愛,則有害於兼愛之說,故墨子非之。人若不盈先窮,“先”當作“無”,亦“無”之誤。則人有窮也。謂人若不能盈無窮,既不能盈,則是有窮也。盡有窮無難。張云:“我愛盡於有窮,不足以難兼也。”盈無窮,則無窮盡也,謂人若盈無窮,則無窮既可盈,即界有盡也。盡有窮無難。以上六句,皆難“人不可盡愛”之說。依張說,此釋經下“無窮不害兼,說在盈否知”。不二智其數,張云“‘二’衍”。案:疑當為“ 不一一”。惡智愛民之盡文也?“文”,當作“之”,下同。吳鈔本重“盡”字,衍。張云“文衍”,非。或者遺乎其問也?“問”,舊本訛“門”,今據道藏本正。言慮所問有所遺忘,則雖愛民不能盡其數。張云“‘門’‘問’皆‘明’字之訛”,非是。盡問人則盡愛其所問,言於心無不愛。若不智其數而智愛之盡文也,無難。依張說,此釋經下“不知其數而知其盡也,說在明者”。案:“明”疑即“問”之誤。仁,仁愛也。張校謂次“仁”字衍,今案首“仁”字疑述經為目,則無衍文。又疑或當作“仁,愛人也”。古人、仁字通。義,利也。愛利,此也。言愛利心在於己,明其同在內。所愛所利,彼也。言所愛所利惠加於人,明其同在外。愛利不相為內外,張云:“俱內。”所愛利亦不相為外內。吳鈔本作“內外”。張云:“俱外。”其為仁內也,義外也,為、謂字通。此見孟子公孫丑篇告子語,管子戒篇亦云“仁從中出,義由外作”。舉愛與所利也,偏舉所愛之在此,故云內。偏舉所利之在彼,故云外。是狂舉也。詳後。若左目出右目入。舊本脫“出”字,今據道藏本、吳鈔本補。“若”,吳鈔本作“□”,誤。此亦狂舉之類。張云:“仁義之於人,若二目不可分外內”。案:張說是也,但其本亦脫“出”字,又讀“入”字屬下“學也”,並誤。依張說,此釋經下“仁義之為外內也,內,說在仵顏”。經亦有誤。學也,以為不知學之無益也,故告之也,是。張云:“告,教也。以學也故教,是也。”使智學之無益也,智亦與知同。是教也,以學為無益也教,誖。此言學或有益或無益,故教亦有是有否,否則誖矣。張云:“使知學之無益也而教,則是以學之無益教矣,則誖也。”案:張說是也。依彼說,此釋經下“學之益也,說在誹者”。案經“益”上當有“無”字,“誹”疑“誖”之誤。論誹,謂誹議人,宜論其所誹之當否。誹之可不可,以理之可誹,張云:“當為‘非’。”雖多誹,其誹是也;其理不可非,王校作“誹”,未塙。雖少誹,非也。王引之云:“當作‘論誹之可不可,以理之可誹不可誹。理之可誹,雖多誹,其誹是也;其理不可誹,雖少誹,非也’。今本‘論誹’下衍‘誹’字,‘以理之可誹’下脫‘不可誹理之可誹’七字,‘其理不可誹’‘誹’又訛作‘非’。”案:審校文義,似無脫誤,王校並未塙。今也謂多誹者不可,是猶以長論短。言誹有可否,不容概以多誹者為非,若短長各有所宜,不可相論也。依張說,此釋經下“誹之可否,不以眾寡,說在可非”。不誹,依經當作“非誹”,謂非其好誹議人者。非己之誹也。言□誹者之非,是謂非誹。不非誹,非可非也。即上云以理之可非。不可非也,謂人實有非而我非之,是非其所可非也。我所非自當,則人不可□我為非矣。是不非誹也。言凡誹人,而或議其非者,為其有妄誹,實有可非也。若所誹不妄,則不可非,是不當非其所誹也。依張說,此釋經下“非誹者諄,說在弗非”。“諄”,“誖”之誤。物,甚長甚短,莫長於是,張云:“故曰甚長。”莫短於是,張云:“故曰甚短。”是之是也,是,即“莫長於是,莫短於是”之是。張云:“如是者是甚也。”非是也者,莫甚於是。言若非是者,則不得為甚長甚短。“莫甚”上,疑脫“非”字。張云:“非是者,莫得以為甚。”案:張說未塙。依楊說,此釋經下“物甚不甚,說在若是”。取高下以善不善為度,不若山澤。處下善於處上,下所請上也。“請”,當作“謂”。言因下見上,則所謂上者,但微高於下而已,不必如山與澤之高下縣絕。莊子天下篇“惠施曰:天與地卑,山與澤平”,荀子正名篇亦云“山淵平”,並此意也。此釋經“取下以求上也,說在澤”。不是,此約舉經文為目。不,讀如否。是則是且是焉。今是文於是,而不於是,“文”,當作“之”,下並同。“不”下亦當有“ 之”字。故是不文。是不文則是而不文焉。今是不文於是,而文與是,此句與上云“今是文於是而不於是”句正相對,則“而文與是”當作“而是文於是”。“是文”,皆即“是之”之誤。上文“而不於是”又當作“而不之於是”。傳寫互有脫字耳。故文與是不文同說也。此節文訛脫難通,參互推校,大意以是與不對舉,是文與不文對舉。凡不字並當讀為否,“文”字疑並“之”字之誤。餘並未詳。依張、楊說,此釋經下“是是與是同,說在不州”。經亦有脫誤。

  (一)原作“言”,據上文文義改。

  (二)“狗馬”,經下作“狗犬”,孫引誤。

經上篇旁行句讀畢氏新攷定本,今重校正。畢云:“本篇云讀此書旁行。今依錄為兩截,旁讀成文也。”

故,所得而後成也。 止,以已同。久也。
體,分於兼也。 必,不已也。
知,材也。 平,同高也。
慮,求也。 同,長以□古“正”字。相盡也。
知,接也。 中,同長也。
□,知同。畢、張、楊本並作“恕”,誤。明也。 厚,有所大也。
仁,體愛也。 日中,□南也。無說。 
義,利也。 直,參也。無說。 
禮,敬也。 圜,一中同長也。
行,為也。 方,柱隅四讙當作“雜”。也。
實,榮也。 倍,為二也。
忠,以為利而強低當作“君”。也。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孝,利親也。  有閒,中也。
信,言合於意也。  閒,不及旁也。

 

經上篇旁行句讀畢氏新攷定本,今重校正。畢云:“本篇云讀此書旁行。今依錄為兩截,旁讀成文也。”

故,所得而後成也。 止,以已同。久也。
體,分於兼也。 必,不已也。
知,材也。 平,同高也。
慮,求也。 同,長以□古“正”字。相盡也。
知,接也。 中,同長也。
□,知同。畢、張、楊本並作“恕”,誤。明也。 厚,有所大也。
仁,體愛也。 日中,□南也。無說。 
義,利也。 直,參也。無說。 
禮,敬也。 圜,一中同長也。
行,為也。 方,柱隅四讙當作“雜”。也。
實,榮也。 倍,為二也。
忠,以為利而強低當作“君”。也。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孝,利親也。  有閒,中也。
信,言合於意也。  閒,不及旁也。 
佴,自作疑當作“仳”。 纑,櫨通。間虛也。
□,狷通。作嗛也。 盈,莫不有也。
廉,疑當作“慊”。作非也。 堅白,不相外也。
令,不為所作也。 攖,相得也。
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似,當作“仳”。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勇,志之所以敢也。 次,無間而不攖當作“相”。攖也。
力,刑形同。之所以奮也。 法,所若而然也。
生,刑同形。與知處也。 佴,所然也。
臥,知無知也。 說,所以明也。無說。 
夢,臥而以為然也。 攸,疑當作“彼”。不可,兩不可也。
平,知無欲惡也。 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利,所得而喜也。 為,窮知而□於欲也。
害,所得而惡也。 已,成、亡。
治,求得也。 使,謂、故。
譽,明美也。 名,達、類、私。 
誹,明惡也。 謂,移、說作“命”,誤。舉、加。
舉,擬實也。 知,聞、說、親。
  名、實、合、為。畢、張、楊並合前為一經,誤。 
言,出舉也。 聞,傳親。
且,言然也。 見,體、盡。
君、臣、萌,氓通。通約也。  合,說作“古”,誤。□、宜、必。
功,利民也。 欲□權利,且疑衍。惡□權害。
賞,上報下之功也。 為,存、亡、易、蕩、治、化。
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同,說作“侗”。異而俱於之一也。 同異交得,放說作“恕”,疑當作“知”。有無。
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無說。 
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無說。 
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無說。  
化,徵易也。 諾,不一利用。
損,偏去也。 服執誽。音利。疑當作“言利”,二字乃正文,誤作小注。畢、張、楊以“服執誽巧轉則求其故大益”為一經,誤。 
  巧轉依說當作“傳”。則求其故。
大益。無說。   
儇□秪。說作“儇昫民”。案:當作“環俱氏”。  法同則觀其同。
庫,當作“□”。易也。 法異則觀其宜。
動,或從當作“徙”。也。 止,因以別道。
讀此書旁行。此校語誤入正文。楊云:“五字當是後人所加,適在‘  □無非’三字之上列。”經下篇旁行句讀畢本無,今依張氏攷定本重校正。  □無非。畢、張並以三字與上校語為一,誤。 
止,類以行人,疑當作“之”。說在同。  所存與當有“存”字。者,於存與孰存。
疑當作“四足”。異說,張以三字屬下列“孰存”下,疑非。推類之難,說在疑脫“名”字。之大小。 五行無常勝,說在宜。 
物盡張以二字屬前經,誤。同名,二與鬥,愛,食與招,白與視,麗與。依說當有“暴”字。夫與履。說作“屨”。   
一,偏棄說作“去”。之。  
謂而固是也,說在因。  
不可偏去而二,說在見與俱、一與二、廣與循。當作為“脩”。張以“物盡同名”以下四經合為一,誤。  無欲惡之為益損疑當作“無益損”。也,說在宜。
不能而不害,說在害。 損而不害,說在餘。
異類不□,仳同。說在量。 說作“智”,通。而不以五路,說在久。有誤。 
偏去莫加少,說在故。 必熱,依說當作“火不熱”。說在頓。疑當作“睹”。 
假必誖,說在不然。 說作“智”,通,下同。其所以不知,說在以名取。
物之所以然,與所以知之,與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說在病。 無不必待有,說在所謂。 
疑,說在逢、循、遇、過。張以三字屬下,誤。  疑當作“搉”。慮不疑,說在有無。
合與一,或復否,說在拒。無說。  且然,不可正,而不害用工,說在宜歐。疑當作“害區”。張以“歐”屬上列“物一體也”,誤。 
物一體也,說在俱一惟唯同。是。 均之絕不,不,否通。說在所均。
宇或域正字。徙,說在長宇久。 堯之義也,生疑當作“任”。於今而處於古,而異時,說在所義。
二,張以此字屬下列“所義”下,誤。臨鑑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說在寡疑當作“空”區。說在“住景二”條後。以下三經皆說鑑,當與說景諸條類列,疑皆傳寫亂之。張云:“此行當作‘無久與宇堅白,說在因’。”案:張校以下五經互易,未知是否,姑箸之以備攷。  狗,犬也,而殺狗非殺犬也,可,說在重。
鑑位,立同。景一少而易,一大而□,說在中之外內。說在“景之小大”條後,亦傳寫之誤。張云“此行當‘臨鑑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說在寡區’。”  使,殷、美,疑當作“使假義”。說在使。 
鑑團景一。無說。下有脫字。   
不堅白,說在。下有脫字。張并前為一經,誤。又云:“此行當‘鑑位,景一小而易,一大而□,說在中之外內’。”  荊之大,其沈當作“沆”。淺也,說在具。說作“具”,疑當作“有”。 
無久與宇。堅白,說在因。張云:“此行當‘鑑團景一,不堅白,說在’。”  以檻當作“楹”。為搏,於以為無知也,說在意。
在諸其所然未者然,疑當作“諸未然”。說在於是推之。 意未可知,說無此義,疑有脫誤。說在可用過當作“遇”。仵。說作“□”,誤。張以“以檻為摶”以下三經合為一,誤。 
景不徙,說在改為 一少於二,而多於五,說在建。疑當作“進”。 
疑當作“位”,位、立字通。景二,說在重。  非半勿□,則不動,說在端。
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  可無也,有之而不可去,說在嘗然。
景迎日,說在摶。疑當作“轉”。  □而不可擔,當作“□”。說在摶。
景之小大,說在地當作“柂”。□遠近。 宇進無近,說在敷。 
依說當作“大”。而必正,說在得。 張以此字屬上經,誤。依說當作“脩”。以久,說在先後。
依說當作“負”。而不撓,說在勝。 張以此字屬上經,誤。法者之相與也盡,依說當有“類”字。若方之相合也,說在方。
挈通。與枝當作“收”。板,疑當作“□”,或涉上 狂舉不可以知異,說在有不可。衍。說在薄。  
  牛馬之非牛,與可之同,說在兼。張并前為一經,誤。 
倚者不可正,疑當作“止”。說在剃。當作“梯”。  循此循此與彼此同,說在異。
依說當作“柱”。之必往,疑當作“住”。說在廢材。 唱和同患,說在功。
買無貴,說在□反同。其賈。 聞所不知,若所知,則兩知之,說在告。
賈宜則讎,說在盡。 以言為盡誖,誖,說在其言。
無說而懼,說在弗心。當作“必”。  唯吾謂,非名也則不可,說在□。
域正字。過名也,說在實。 無窮不害兼,說在盈否知。
知之,否之,足用也諄,疑當作為“誖”。說在無以也。 不知其數而知其盡也,說在明疑當作“問”。者。 
謂辯無勝,必不當,說在辯。  不知其所處,不害愛之,說在喪子者。無說。 
無不讓也,不可,說在始。疑作作“殆”。  仁義之為內外也,內,疑當作“非”。說在仵顏。有誤。 
於一有知說作“智”,通,下同。焉,有不知焉,說在存。 與之依說疑當有“無”字。益也,說在誹依說疑當作“誖”。者。
有指於二,而不可逃,說在以二絫。當作“參”。  誹之可否,不以眾寡,說在可非。
所知而弗能指,說在春字誤。也,逃臣、狗犬、貴說作“遺”。者。 非誹者諄,當作“誖”。說在弗非。
說作“智”,通,下同。狗而自謂不知犬,過也,說在重。 物甚不甚,說在若是。
通意後對,說在不知其誰謂也。  取下以求上也,說在澤。
  是是與是同,說在不州。有誤。張并前為一經,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