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戴高乐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九 | |
|
|
1963年6月,翅膀硬起来的法国决定把它的大西洋舰队从北约撤出。7月29日,戴高乐宣布,法国将不在苏、美、英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 继同年1月拒绝参加肯尼迪“多边核力量”建议之后,再一次表示法国的独立核力量不属于超级大国操办的任何“核俱乐部”。 此后,戴高乐加紧了撤出北约军事组织的步骤。 1965年5月,法国宣布将不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9月9日,戴高乐举行就任总统以来的第十二次记者招待会,就国内外政策问题发表了长篇讲话。 在谈到北约问题时,戴高乐第一次暗示法国可能于1969年退出这个组织,他说,最迟到1969年,那种在“一体化”名义下把法国的命运交给“外国当局”的“从属关系”就将结束。 1966年2月21日,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法国将从北约军事组织撤出。他说,如今同当初以北约的名义建立起美国“保护体制”时的形势大不相同了,苏联已不对西欧构成威胁,在欧洲打仗的前景是很渺茫的。同时,自从苏联有了可以直接打击美国的手段以来,美国对苏联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更小了;美国卷入越南等地区的冲突大有扩展之势,甚至会把欧洲也卷进去,尽管欧洲极不情愿;如果法国的领土、武装力量、空军基地和港口,仍然通过北约置于美国的指挥之下,法国就难免被裹进去。 戴高乐宣布,法国将从现在起到1969年4月4日北约诞生20周年止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北约的合作关系的现行措施进行反复研究,以便“重建起某种尊重主权的正常局面”,使法国所属的“土地、天空、海洋和武装力量”都只接受法国的管辖。他解释说,这并不是法国准备与北约实行“决裂”,而是对新形势的“必要的应变”。 美国马上就领悟了戴高乐的意思,第二天,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在国会说,美国必须有思想准备,当法国不再参加大西洋联盟的活动的时候,美国就需要同北约的其他13个盟国担负起北约的全部防务。 3月7日,是戴高乐把酝酿已久的计划付诸实施的日子。戴高乐给美国总统约翰逊写信,同时也给英国首相威尔逊、联邦德国总统艾哈德和意大利总统朱塞佩·萨拉盖特发了内容相同的信,提出,法国政府决定在本土充分行使主权,将不再参加北约“联合” 司令部,因此也不再向北约提供部队。 四天后,法国外交部把上述决定以照会形式正式通知了北约的14个成员国。事已至此,事态是无可挽回了。戴高乐的决策,是他几十年来在国际政治风云中为法国的民族荣誉奋力搏击的产物。这一年,戴高乐是76岁的老人了,他那睥睁一切的独立风格得到了登峰造极的体现。29日,在一项发给北约所有成员国的备忘录中,法国政府列出了如下一张日程表: ——1966年7月1日起,法国的驻德陆空部队不再受北约司令部管辖,但仍将根据1954年10月23日关于外国军队留驻联邦德国领土的条约,继续驻扎下去。同一天,法国人员从北约司令部撤走。 ——7月23日,法国在北大西洋防务学院的高级人员和学员在本学期结业后撤走。 ——1967年4月1日,北约最高司令部和中欧司令部总部从法国领土迁走。 美国曾经试图争取法国把北约两个司令部总部迁出法国的时限宽限一年,但未获准。 法美关系的温度基础大降低,法苏关系的温度则相应地大为上升。法苏关系以戴高乐正式访苏为契机达到了“高潮”。法国决定断绝同北约军事组织的联系三个多月后,戴高乐于6月21日至7月1日在苏联受到了盛大的欢迎和极高的礼遇。戴高乐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政治会谈,发表了法苏联合声明,签订了贸易、文化规定和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联合声明说,双方都认为,欧洲的问题首先应在欧洲范围内进行讨论;欧洲大陆的国家应该努力为东西方的缓和准备必要条件。双方还协议将在巴黎和莫斯科之间架设直接通话的“热线”。 半年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回访法国,会谈后的联合声明说,缓和已经有了积极成果,它必将推动欧洲各国关系的改善,从而有助于解决国际争端。 声明还说,双方讨论了召开一次全欧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可能性问题。 戴高乐访苏和柯西金访法,不仅大大地发展了法苏间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关系,而且使苏联多次提出的关于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倡议,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充分响应。 1966年,可算是第五共和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它使大西洋联盟绽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缝。 戴高乐的举动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评论。西方的新闻记者以其特殊的敏感性,危言耸听地把戴高乐主义说成是“亲苏主义”或“反美主义”。这种简单化的概括从事物的现象来看,颇使人感到似是而非。 然而,现象和实质每每不一致。须知,戴高乐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是在西方。 法国取得世界大国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它能不能取得单独以大国身份同苏联对话的资格,否则就谈不上什么大国地位。要作到这一点,当然须争得对美国的独立,而发展法苏关系又必然会加强法国同美国打交道的资本。一个受美国制约的法国不可能认真推行自己的对苏政策,完完全全推行自己的独立自主政策。曾任美国驻苏、驻法大使的查里斯·波伦把这个政策讽刺为“我行我素”,这正是戴高乐二三十年来一直向美国争取的东西,也是戴高乐主义的灵魂。 戴高乐在1958年面临着一个不完全如意的现实: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月1日成立了。从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标志着西欧联合在发展中。欧洲共同体固然已经不是按照联邦主义者的构想组成的,但是从它的发展看,在理论上并不违背联邦主义;“超国家”的影子总在那里徘徊。戴高乐是彻底否定“超国家”的理论的,但是欧洲共同体的现实却只好接受,他唯一能作的,是把欧洲共同体按照他的意图加以塑造。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