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萨特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一


  他最初的写作风格是像《一只蝴蝶》那样稀奇古怪、充满冒险趣味,尤其对巴德南的那些“英雄们的故事”,更是出于一种热爱之情。

  两个月后,他被迫要选择高乃依。在勒戈弗街1号5楼的公寓里,他的命运正在被谋划:在歌德和席勒之下,在莫里哀·莱辛和拉·芳登之上,与享利希·海涅和维克多·雨果平起平坐。

  卡尔梅米和安娜·玛丽都反复讨论萨特的写作。

  没有被英雄主义迷惑的萨特越发感到内心贫乏和失落。

  他不能确定自己走上的文学创作道路将来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

  那时才9岁的萨特,既是独子又无朋友交往,从来就不曾奢望过孤独终有尽头。他的新小说也因此缺乏新意,无论如何都逃不出过去的风格。然而他又是那种不喜欢讨好读者的作者。他只希望为写作而写作,这才可以说是真实的写作。

  但外祖父会常常审阅他的作品,有时写了一些不尽适合作家的文笔,就要当心受训。外祖父常把教师的那种唯心主义建立在孩子们的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

  因此他把萨特关起来,不让他接触与写作不关紧的外界。并用具有腐蚀作用的道德强力禁锢他,使得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那张书桌。外祖父认为这样有利于他在写作方面大展鸿图。

  由于受到外祖父的管制,他尝到了那长长的寂寞,他孤独也没能交上知心朋友,由此使他很佩服在地牢中用蜡烛包装纸写作的那些无名囚徒。然而却没有接触他们的缘份。他很希望体验这种感觉。在体验中,他自己把自己关起来。此时的母亲看出萨特的心事,更利用一切机会向他描述一些有趣之事,她把自己缺乏的平静、闲暇与和谐带到萨特的生活中,她尽量让他快乐些。

  当人类进入五彩缤纷的梦乡时,所有的人都平卧着,而只有萨特昂首挺胸,独上谯楼。只有圣灵才知道他灵魂的创伤,看着那一页页满篇都是用辛酸泪换来的成果。到底是他因为什么而受难深重?还是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呢?

  他曾读过德·缪塞的作品,知道“最绝望的歌是最可爱的歌”,他已经决定用绝望来捕捉圣灵给予的“美”与“善”。圣灵曾与他多次幽会。并对他说:“你会成为作家的!”

  带着神圣的许诺,他对一切均不守信用。他开始讨厌痛苦的恋人们,那些小说中说蠢话的假巴德兰,令他晕倒的西哈诺,他愤怒地推开一切障碍,他在屈辱的黑暗中挣扎最后一口气。由于他不能仇恨谁,因此他发怒的目的在于调和,只在于寻求心里的平衡。

  这种心理状态一直到上学以后到他的第一部小说发表后才得以改善。

  最初萨特的理想是文学创作,而后他却又倾向于哲学,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主意的呢?

  那是在1924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习时,有一位教授,他并不令人满意,他名叫科洛内·德爱斯特里亚。给他们的第一篇写作任务就是写一篇题为《忍耐的感情》的文章。

  科洛内说的是“忍耐”。而亨利·柏格森主义的术语中却说的是“绵延”,即把“忍耐”用哲学的语言理解为“绵延”。那么“绵延的感情”比“忍耐的感情”更显得美妙多了。当时萨特读了柏格森的《论意识的直接论据》后,被震惊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哎呀!哲学,美妙极了,人们可以通过它学到许多真理”。

  不论哲学的表面如何,它在实质上则是在描述些有意向性的思想。正是由于这点,使萨特决定研究关于意向性思想的哲学观念。

  当时他写的那篇文章《忍耐的感情》,完全是柏格森观点的抄本。虽然他从没有抄袭别人的习惯,但他还是相信柏格森讲的真理和思想观点。其结果科洛内教授给他的文章评分最低。但这件事却使他被哲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就因此走上研究哲学的道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怎么也不理解怎样才能成为哲学呢?他的女友西蒙娜·波伏娃一直劝他不要在哲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她说:“如果你没有哲学天赋,就别在那方面浪费时间啦!”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