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课例二: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作者:周选杰




  生14:真的酒喝“醉”了,与李白的“佯狂”同,宣泄郁闷与不满,是长期抑郁后的激愤。用升调,上扬——“……太守/醉也!”
  师:看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真是百感交集啊!能够从大热闹(“众宾欢也”)中读出心的寂寥是难能可贵且十分重要的。同学们请关注这条情感潜流会流到哪里,从哪里出来。
  我们读的第四句话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为什么前面有几次都说是“太守”而最后却要点明是“欧阳修”自己?怎么读?
  生15: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样最后要交代人物,可能是“传统”笔法。
  生16:前面用不关己的第三者角度来叙述,是因为不好意思说,否则有自我标榜(与民同乐)之嫌。
  生17:逆境中却还能“与民同乐”的自豪,自信,优越感,“也”用上升调读。(生示读)
  生18:深深的自哀,是前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延续与深化。渐缓、用降调。(生示读)
  生19:压抑后的反弹张扬,是对长期积郁的瞬间宣泄。上升调,较强烈的。(生示读)
  师明确:全文以“乐”字串起,从“庐陵欧阳修也”读出“自信”“自豪”是正确的。但你们“以第三者的角度写”也给了我启示:当做别人来写,可以冷静地叙述,感情内敛,也就是说欧阳修一直是克制着自己的情感的。前面几次提到太守可都未点破,堆云积雪,蓄势已久,“庐陵欧阳修也”是全文情感潜流的外溢。若是陶渊明,他就不会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了,陶渊明是与山水融为一体的,他把自己“丢”了,可欧阳修是“寄情”山水,他忘不了现实,忘不了抱负,忘不了自己是欧阳修。“庐陵/欧/阳/修/也!?襖”(上扬,较强烈)——有愤懑的宣泄,有自我的肯定。欧阳修终于在文思激扬与“佯狂”中完成了人格的自我塑造。
  (生情绪高昂,大声诵读。接着又回过头来诵读全文。看着他们一个个摇头晃脑、独立自足地沉浸在审美境界里,师亦“乐”“也”!)
  【收获和反思】
  1.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读得兴味盎然,原因不仅是开头导语激发了兴趣,还在于在老师多次的范读感染、问题激发下,学生读出了新的内容,这是保持长久兴味的最深层的动力。
  2.可以由把握语调直接走进说话主体的心灵,学生从诵读中所得决不亚于一般的课堂讲解,有的甚至更为直接和深刻。在尊重文本基础上,读者对语调的个性处理是允许的,这是由“对话”的本质决定的。
  3.诵读不只是指高层次对话的声情并茂地读,它还应当包括在此之前的努力过程,即揣摩、玩味节奏、语气、情调,以寻求契合。范读(声情并茂的读)的作用是境界的昭示,给予整体的熏陶和感染。两者在课堂上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对诵读过于物质化的处理是危险的,高低轻重、疾徐松紧穷尽不了语调和节奏。但这并不是否认诵读的自然属性,如节奏、韵律等。一流的文章除了意义隽永外,它还是一首乐曲。《醉翁亭记》巧用“而”“也”,句式错落,和谐舒缓而又一唱三叹,声音的形式美达到极致。笔者甚至感受到“而”字使意义“别有洞天”,其节奏舒缓如“野芳发而幽香”,与我们的民族审美心理是一致的。声音形态在物质层面上如何讲解,如何让学生更真切地领会到,本案例尚未作出多少有益的探索,愿聆听同行的声音。
  
  浙江台州初级中学 318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