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课例二: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作者:周选杰
《醉翁亭记》凡21句,句句以“也”字收尾,各种意兴和人生况味尽在“也”中。读出了“也”字的语气、语调也就读懂了文章。因此,它具备了研究诵读问题的典型情景。
【案例描述】上课后首先是作品及背景介绍和疏通文字,这对激发诵读兴趣和解读课文至关重要。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特别关注语调。师读得舒缓、自足,对“也”字的处理总体是适当拉长,而不是当做一般语气词读成轻声,读出了那种回环往复而又卷舒自然的诗般的情调。读后叫学生也吟咏一番,还不妨去掉“也”字试试。然后——
师:你们从“也”字中读到了什么?
生1:试着去掉“也”字读文章,就像话讲到一半,嘴巴却僵住,由于意识的强制性,硬生生地把“也”字咽下去,肚子里却憋了好大的一团气,极胀,极难受。不知不觉中“也”字又被重新读出,有一吐为快的舒畅感。
生2:以往读古文,只觉被折磨得气喘吁吁,很不舒服,可是这篇文章读起来却很通畅,尤其是句末这个“也”字,让人觉得文气舒缓从容,十分有味道。读这篇文章觉得不是自己在读,而是很自然地觉得自己就是作者,在吟哦赞叹风光景色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生3:“也”反复使用,是不是使文章形成一种类似于押韵的形式,更富有节奏感?(我首肯)
生4:“也”字会让你不知不觉地变得气定神闲,似乎也融入了作者的那种意境中去。读这篇文章,总体上要用缓慢的语速,要读得抑扬顿挫一些,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例如“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把这个“也”读得延长并稍微向上扬一些,便可把作者对四时美景的喜爱和沉醉表现出来。(该生读,努力表现,获得掌声)
生5:欧阳修纵情于山水之间,充分地领略山林情趣和人间欢乐,字里行间透出一种闲适、豁达。
生6:可我觉得“也”字中有些官场失意、被贬滁州的惆怅。(我首肯,说下面再讨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也”字使文气舒缓,自然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感。它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每句以“也”字收尾,有诗歌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味,充分流露出欧阳修被贬滁州,以顺处逆,纵情山水的悠闲与愉悦。读这些“也”字,正如刚才同学说的,总体上要适当拉长,并且上扬。同学们请试着诵读全文,体会此番心情。
(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自得其乐。再叫一朗读好的学生范读全文)
师:下面我试图重点通过对文章四句话的诵读来理解文本的意义。我们读的第一句话是:“环滁皆山也。”
师范读:环滁/皆/山也!
(师把“也”字的315调值读得很足,并且上扬,充满了欣喜之情。同学们笑,都说不好。师叫他们学自己读的样子再品味,他们说,老师,不就是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吗,干吗读得如此一惊一诧呢?师叫他们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联系再一起考虑考虑,有几个同学听出了欢欣之情。师反复读,问,一个爱山乐水又纵情山水的人见到如此好山好水难道不兴奋?许多同学恍然大悟。师还讲了欧阳修改动文章开头的典故,叫他们吟味两种开头的优劣,讨论过程略)
师明确:同学们,请听一听一个学者的观点:“环滁皆山也,这劈头而起的一句足以惊呆那些习惯于按照陈套来写文章的人们。他二话不说,开头就是突如其来的一句,可以说是一句由衷的欢呼:多么好的绵绵不绝的山峰,环绕着滁州城!“环滁而起的山势的突兀不凡,恰好衬托了文势的突兀不凡。”(谢冕《流向远方的水•读〈醉翁亭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郾7)不论是从情感上还是文势上都应当这样读!同学们,若不领会到文人加失意者对山水的敏锐感觉和痴迷,更何况他是“纵情”,你是读不出欧阳修早晚四季徜徉在山水美景中的愉悦和沉醉的!(同学们至此很信服了,各自品味着读“山水之乐”部分)
我们读的第二句话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师:这句该怎么读?
生7:“……,滁人游也。”应是“……,是滁人在游赏山水啊!”。“也”字相当于“啊”字。世道太平,百姓安乐。这是欧阳修对自己政绩的肯定,心情一好就泄露了自得之情。
师:欧阳修到滁州才是第二年,政绩能有如此水平?请看课文:歌、休、前呼后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这是怎样的精神面貌、社会风情、生活节奏啊?!你们可以想想:这样的生活离百姓有多远?这样“牧歌式”的生活画卷不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是令人向往的啊!
生8:在好心情的驱使下,文人写出来的文字美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
生9:能够游山玩水的都是些富贵者,可见“滁人”是特指的。
师:那么,怎样解释“负者歌于途”?(生语塞)
学生7:还是说明他辖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足安乐,这比老残笔下大明湖的美景没人游玩的现实强多了,“也”字充分流露了他的自得之情,还有成就感。
师:最好把“自得”改成“欣慰”。应该说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说明民风淳朴,吏治良好。但无论如何是没有好到这地步的。
生10:关键是欧阳修对这样的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在这种心情驱使下,他把看到的理想化了。
师:好!——“热爱与希望”,热爱什么?希望谁?
生10:热爱安乐的生活;希望他的老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
师:有什么比老百姓的安乐更使人感到快乐的呢?!欧阳修把老百姓的快乐当做了自己最大的快乐,“与民同乐”才是“大乐”,这才是一个政治家的胸襟和抱负啊!此时此景,只有兼是大文豪与政治家的欧阳修才能画出这幅生活画卷!——浪漫笔法中寄寓了政治抱负。读这句话节奏要舒缓,一定要动情的、深情的。这个“也”是全文承载感情最重最深的一个“也”字,拉长,上扬,但又不能过高,因为它有现实折射的影子。(学生一起动情地、深情地读)
下面,我们要去触摸欧阳修的情感潜流——“乐”中的悲凉了。我们读的第三句话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师:谁来读读这一句?
生11:“太守醉也。”——“沉醉”在“山水之乐”与“滁人游乐”“宴酣之乐”之中。读时用降调,舒缓、甜蜜的。(师指出“甜蜜”有待商榷)
生12:应该与下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联系在一起,这句话中有不为人知的苦闷。“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有对自己无奈地纵情山水、不为人知的自我解嘲。“也”是微叹。(该生读)
生13:还有对自己历尽沧桑、命运坎坷的悲叹,“苍颜白发”是心理上的年龄。用降调,“也”相当于“唉”字——“……太守/醉也。”
师:是的,欧阳修那一年只有39岁,我们在背景介绍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并且,他不会喝酒——“饮少辄醉”,却说自己是“醉翁”,求“醉”的背后有难遣的悲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