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直面谬误 回归本真

作者:王 侠




  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由来已久。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人们进行了不少的探讨,也提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可是至今仍然无法彻底改变这一现象的泛滥。看看我们现在的中、高考作文,依然大量充斥着虚情假意、大话套话。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大一新生的一次座谈会上,同学们透露作文得高分的“三诀”:一“套”——考试之前苦背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考场套用必有好处;二“凑”——用名言警句来凑字数、加大深度定然管用;三“编”——只要情节打动人,编造“家破人亡”“四肢残疾”也很有用。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几乎没有自己真实的东西了,说的不是自己想的,写的也不是自己的文字。究竟是什么导致学生作文不能“我写我思”“我抒我感”呢?我以为,是作文教学的观念、手段、评价整个体系都在迫使或者诱导学生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
  首先,错误的“文以载道”观念迫使学生说大话。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要求学生作文思想健康,反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中学作文教学而言,我认为这里的“道”应该是指作者的真思想、真感受,而“思想健康”也应该是指心口一致、言行统一,能够说真话、抒真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道”看成是“道德”;把“思想健康”看成是品德高尚;把“文以载道”看成文章是用来宣扬道德的工具,或者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没“道”编“道”,没“高尚”就伪装“高尚”了。写老师的不足,就被斥责为没有礼貌;写对同学的不满,就被评定为“小肚鸡肠”……他们还怎么敢说真话呢?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面的引导,而是说对学生在文章中出现的不太正确的想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品低下,甚至人品低下。
  文章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作者人品的高下,一个出色的作家也并不一定是个大写的人。正如虚伪的“真理”比真实的谬误更可怕,文章里虚伪的道德情感也比真实的幼稚无知要可怕得多。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把文章的“立意”看成重中之重。为了所谓的“立意深刻”,不惜说大话,说假话。为了“立意深刻”,就要从柳芽看出生命希望,从小草想到意志坚强;从妈妈的唠叨看到母爱的伟大,从同学的举动感受心灵的崇高……世间万物,人情琐事,几乎没有什么不戴着神圣的光环。而作文,就是要学生去发现这种“神圣”,歌颂这种“神圣”。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显。作为中学生,他的思想里有些幼稚甚至谬误都是难免的,他们作文里表现出这种幼稚、错误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为了“立意深刻”而抹杀他们真实的感受,不能为了“思想健康”而让孩子的文章虚假地承载起成人的“道”。写“奉献”,就要写环卫工人、白衣天使、人民教师;写树根、树叶;写蜡烛、粉笔;写小草、土地……事实上学生所接触的“白衣天使”可能疾言厉色、面目可憎;环卫工人也可能只是迫于生计,对工作敷衍了事;人民教师也不见得个个都在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学生本没有真切的感受,只是为了迎合所谓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而虚假地歌颂,岂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封建时代的“八股文”是“为圣人代言”,我们难道还要走这样的老路么?
  对于中学生来说,幼稚天真本就是他们最本真的美丽。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要让孩子用虚假的“文”载虚假的“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片面的;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到头来,学生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大话假话了。
  其次,“优秀作文”的示范教学引导学生说假话。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就是写法指点、佳作示范。就佳作示范来说,我们往往选择中、高考的满分作文,各种竞赛的获奖作文作为范例,告诉学生什么才是“优秀作文”,什么才是写作该达到的目标。那么,什么才是“优秀作文”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1 《秋,梧桐叶落的季节》
  站在街道中央,看两旁一片片飘落的梧桐树叶,倾听它们的细语:“虽然凋零的命运我们无法摆脱,但在落下的一刹那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会跳出美丽的舞蹈,这是我们所能掌握的。”……我走到梧桐树下,仰望,一片叶子打着旋儿,像在跳芭蕾,随风飘摇,像天鹅的羽毛,那是四小天鹅吗?这变幻的舞姿让我惊叹,这软弱的、枯黄的、易碎的生命演出了最美的一场舞蹈。那柔情中也蕴含着刚强,像是在极力让我相信,这样的优美,它是办得到的,这种辉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一叶叶、一声声,终于让我不再怀疑:即使失去再多,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掌握的,那就是自己的价值。
  
  例2 《风——可以穿越荆棘》
  生如风。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惟有风,可以穿越荆棘。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
  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惟有忘记。
  ……
  这两段文字分别是中、高考满分作文(选段),可以说是“优秀作文”的代表。其实这样的文章类似于王荣生教授所说的“小文人语篇”,是“散文的习作”。它们写景抒情则辞藻“优美”,笔墨“精彩”,句式多有排比倾向;发议论,则往往联系人生,感悟哲理;形式上常常不拘一格、花样繁多。概括地说,这类“优秀作文”的特点就是:形式新,有文采,有哲理,有学识。这样的文章不是不好,把它评为满分作文、获奖作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把这样的文章作为给学生模仿的范例,把这样的“优秀”标准作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样的作文不是大多数学生所能掌握的,即使通过所谓的“作文辅导”也很难达到。学生为了向这样的“优秀作文”靠拢,就只得凑一些辞藻华丽的语句显示文采;发一些“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感悟提高立意;列几句名言,排几个典故,写几行诗词展示学识。也正因为这样的“优秀作文”的标准,南开大学文学院大一新生所说的作文得高分的“三诀”自然也就成了许多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看法了。
  看看那些获奖作文、满分作文,大量的都是“形式创新”“文采横溢”“博闻广识”。而我们呢,也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文字能力、语文素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为写作文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识、才华、积累”塞进文章里。拿起笔,想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开头用题记呢,还是用格言?是开门见山呢,还是借景抒情?是用日记体还是书信体或演讲稿……严重违背了作文的本真。不少老师让学生在考试前背诵“格式”“范文”“名言”“佳句”等等,原因也就在于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