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语文教学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王 宁




  分析这首词的前半阙,如果不把上述几个重点词语的语义落实到诗意上,怎么能从客观的语言中接受作者的思想呢!
  再举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来看: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幽草滨湄,树丛闻莺,水涨潮急,野渡无人,这都是去过江南的人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见的,惟独“舟自横”难以斟酌。“舟自横”是什么形象?必须凭借“横”的客观词义来分析。“横”的本义是“门阑”。《说文•六上•木部》:“横,阑木也。”《十二上•门部》“關,以木横持门户也。”段玉裁在《门部》其他字下曾解释“關”字说:“關,横物”。“横”由“横向的挡门的门闩”,引申为“横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等意思。“江水横流”“才华横溢”“横眉冷对千夫指”等“横”的意思都是“多向的”“不定向的”。“舟自横”的“横”字用的正是这个义项。船在渡口的湾里,自由自在地、方向不定的漂泊,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景象。“横”的客观词义决定了舟的形象,也落实到诗意上。
  从对这两首词的理解来看,语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争”与“竞”从古代的“并同”“交相”义,发展为今天的“争夺”义;“横”的“纵横”义与“逆向”义,是它的两个引申方向。要把握这些现象,首先要把握引申的理论,由引申的理论,才能理解古今汉语的词义既有差别又一脉相承、彼此沟通的语言事实。如果不去直接掌握引申理论,我们要经过多少个实例才能明了这种现象?
  从这些实例可以看出,借鉴前人已经发现和总结的有用的语言规律,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在做这一工作的时候,如何总结过去的教训,看看过去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认为,过去语文课中语文知识的教学有两点是不妥当的:
  首先是内容的选择。在母语教学中,特别是汉语的母语教学中,“语法中心”是不妥当的。语法中心是从外语学习中吸收的方法。学习英语、俄语和其他语法形态比较丰富的外语时,语法是不可不学的。而汉语很少有语法形态,句子结构比较灵活,词类与词义相当统一。在汉语母语的最初习得时,造句规则已经融会在语言习惯中,语法不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障碍。汉语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典籍众多的缺乏语法形态的语言,不论是学习白话文还是文言文,语理学习的重点应当放在词汇上——词义的理解、语义的把握和词汇的积累。而自20世纪初期以来,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中心就是语法,没有为语文教学准备好词汇语义学与篇章语义学的内容。
  其次是教学方法。过去的教学,凡是只把课文当成寻找例词例句的仓库,拆开来讲词法和句法规律,而没有从文学和文章出发的,大多弄得“食理不化”,语言学懂了一点,反而变得不会说话了。把作品拆成句子,再按照西方语法的研究惯例,用抽去内容只讲形式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句子,或者把语言作品拆成词典一个一个孤立地解词,这哪里还像语文课呢!
  
  三、从现象出发
  
  语言运用是人的一种行为,没有语感靠着刻意的理性分析是无法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语言教条对于语文教学是不起作用的,语理只能来指导语感的培养,最后要落实到语感上。语感不是毫无依托的感悟,不能带有随意性,要有理性的理解做基础。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在理性的规律指导下,加速语感培养的质量和速度呢?那就必须明白,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章跨越到语言规律之间,存在一个语言现象。
  什么是现象?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人们可以直接观察或经过实验的过程可以间接观察到的事实,这些都是可以把握的。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不一定都是本质现象,有时候还可能是假象。科学研究中可参验的语言现象,必须是带有规律的语言事实。因为它带有规律,所以能反复出现;因为它带有规律,所以它非常典型,到一定的时候,它可以用来归纳规律,揭示规律,阐释规律。由于现象是具体的,带有规律的现象又往往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状态,所以,和现象结合的规律不但是有用的,而且是有趣的。把现象摆出来,陈列清楚,我们叫“描写”,对这种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叫“解释”,规律是在描写和解释中找到的。不断地从言语作品中钩稽出富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在现象的多次重复中发现规律,然后再去阐释规律。养成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这对学习语言和文学,都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说明这种语言的理性学习与纯知识的传授的不同,也为了说明语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里有必要通过两个例证来阐释我们的观点:
  比如,我们通过言语作品,常常看到两个同义词组成一个双音词,会以为这是语法的作用,但是,有一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从很多言语作品中考查,同是同义的单音词,有的结合,有的从不结合。例如:
  “土、地、壤”是同义词,而土地、土壤结合,地-壤从不结合;
  “燃、烧、焚”是同义词,而燃烧、焚烧结合,燃-焚从不结合;
   “亲、近、密、切”是同义词,而亲切、密切、切近、亲密结合,近-密从不结合;
  ……
  这种现象启发我们,语素的结合是相互选择的。在语料积累更多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发现,语素的结合相互选择的原因是他们的意义特点。
  又如,从实际的语言材料中我们发现,多义词之间的很多意义其实是有关联的,不仅在白话文里的意义相关联,在文言文里的意义也与白话的意义相关联。不仅实词义互相关联,有些虚词的作用也与实词义相关联。以“就”字为例:
  文言文:
  接近:“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
  趋向:“民之归仁,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随顺:“因天材,就地利”。(《管子》)
  成功:“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汉书•高帝纪》)
  白话文:
  接近:“迁就”“将就”
  趋向:“各就各位”,“就高不就低”
  随顺:“就菜吃饭”,“就伴儿”,“就地正法”
  成功:“功成名就”
  副词,表示时间紧接:“一来就走”,“一碰就倒”,“一会儿就来”
  可以看出,这些意义都与“接近”(空间靠近,时间相接)的意义相关联。
  前面说过,引申理论是应当引进语文教学的,但让学生理解引申规律,不应当向他们灌输语言学教条。应当有意识地启发他们自己来发现这些现象,通过典型的现象归纳出引申规律,然后再演绎到其他同类的现象中去。这样做,可以起到四个作用:(1)使学生感觉到意义不是零散的、主观猜测的,而是有系统的,可以探究、可以联系的,激发他们对意义关系探求的兴趣和敏锐性;(2)教给了学生一种积累词义的方法,使他们认识到积累这些意义,首先要分辨这些意义,然后要把它们的各个意义联系在一起,这比单独记忆它们要有效得多;(3)让学生产生古今继承的意识,帮助他们参照现代汉语进一步理解文言文,减少对文言文畏惧的心理,同时参照实义理解虚词的用法,避免写作的错误;(4)训练了学生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
  这就是通过现象,用语理推动理解和积累,同时使语感更精确、更迅速产生的办法。这种办法与过去纯知识的传授是不同的,与只强调主观感悟也是不同的,是既突破语言教条,又突破毫无根据的感悟的有效办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