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关于如何实施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作者:朱小健




  再如《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教材注:“〔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襟是上衣前摆,带为束衣长条,以江为襟,以湖为带,形象似不伦。其实这也是汉语文言文特有的互文表达手法,意思就是以三江五湖为襟为带,下句“控蛮荆而引瓯越”表达手法与此相同。教材编写者未必不知互文手法,但其注释中确实没有用心说明,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不会了解,这就需要老师细心加以补充分析。
  对于这些教材没有充分指出的表达手法,我们应从正面指导学生加以了解,并不一定要特别向学生强调教材的不足。像“摄敝衣冠”一例,历来有“摄”为“整理”或“撩起”两说,虽然“撩起”比“整理”更为合理,但我们在教学中不要轻易否定教材的说法,因为教材对文言文的注释一般都有所本,完全原创性的注释是极少的。注释出现失误,无非是在两个方面没有把握好。一是对旧注的择善而从失当,误选了并不正确的旧说;二是从字典辞书中选取义项时混淆了词义训释和文意训释,二者都是有所本的前提下的失误。一些老师以为向学生指出教材的失误会提高自己的威信,殊不知这样做过了头,伴随教材权威性的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然下降。谁会对一个有大量不准确信息的教材保持热情呢?“摄”解作“整理”,也有依据。《仪礼•士冠礼》:“再醮摄酒。”郑玄注:“摄,犹整也。”虽然《仪礼》说的是“摄酒”不是“摄衣”,但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九•辍洗起衣》正是依据郑玄的注认为:“此文本作‘辍洗,起,摄衣,延食其上坐’。郑注《士冠礼》曰:‘摄,犹整也。’谓整衣而延之上坐也。”教材注释应该是参考了王念孙的见解。并且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已将“摄”译作“撩起”。所以我们不妨这样告诉学生:教材所注“整理”的具体动作是撩起,整理的对象则仅为衣,与冠无涉。整理衣是为了方便上车,同时有大摇大摆的傲慢气势;整理冠就只能是表示礼仪,与语境不符了。而这样理解的关键,则仍在能否了解连类而及这种汉语独具的表达手法。
  (三)科学理解,系统表达,培养一定的学术语言规范意识。
  语文有没有科学性这个问题,学界曾有不同看法。但语文知识的教学有科学性,大家意见基本一致。从训诂学的角度看,中学文言文的讲授,属随文而释的文意训诂。它必须照顾到中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积累、以及中学语文知识的构成,所以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所谓科学,就是讲解要有依据,表述应该规范,要符合文本的原意。所谓系统,就是中学阶段关于文言文知识的教学从一开始时就要系统进行,要前后照应,首尾一致。在这两个方面,教材都存在不尽如人意处,也就给老师们留下了很大的自主施教空间。
  讲解的准确,首先是要言之有据。我上面说过教材的注释一般都有所本,但有所本不一定都准确。有的是前人旧注原本不误,教材理解不确造成误注。如《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教材注:“〔行比一乡〕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比,合。”以“合”释“比”,原本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李颐注:“比,合也。”但“比”与“效”“合”“征”相对,是“符合”之意,李注本不误,教材说成“联合”,是误解旧注。成玄英疏将“比”解为“比周”,则有“团结”之意,(参《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但似非教材所本。有的是旧注本身不准确,教材承其错而误。如上文所引王念孙关于“摄”的考辨。所以言之有据本身的“据”,也要我们细加分析。
  在表述规范方面,特别要注意术语的定称和定用。如《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教材注:“共,同‘供’。”“失其所与,不知。”教材注:“知,通‘智’。”“共”与“供”的关系跟“知”与“智”的关系完全相同,但教材采用了“同”“通”两个不同的术语,显然表述很不规范。对一些本来应该用术语解释的字词,教材又往往不用术语。如《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教材注:“培,凭。”其实“培”是“凭”的通假字,注释应该使用术语“通”。对这个问题已有不少文章专门讨论,有人还对高中课本中的全部“同”“通”术语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基本无规律。这种情况对我们实施文言文教学本来相当不利,因为老师们要费神费力引导学生重新对教材中以“同”“通”术语解释的词语重新分类。如果老师们完成了这种分类,成功地展示对用字现象的分析说明,如用“共,后分化为‘供’字”“培,是‘凭’的通假字”等形式表述,相信学生在理清知识体系的同时,对老师清晰的规范表述也会认同倾心的。而了解具备一定的学术规范意识,显然是“人文性”题中应有之义。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手段的三个结合
  
  中学文言文教学既有文选分析,也有相关知识的讲解;既有课堂讲授,也有课外阅读的指导;既有词句运用,也有审美意识的培养。老师们都希望在这些工作中能有一些有效的操作手段,我想以下三个结合是首先要注意的。
  (一)以文选为纲领,名句名篇的记诵与知识的掌握相结合。
  我们将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的任务主要放在高一阶段,是就学生初步理解的能力说的,其实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高中三年教学全过程的。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实际已经指示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任务是阅读,应当以文选的学习为重,通过名句名篇的记诵来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以文选为重并不意味着文言知识的讲授不重要,而是强调文言知识的讲授要结合文选进行。有一个很“笨”但非常有效的做法,就是将各册课文中出现的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和15个虚词所在的句子全部挑出,再选择一些简短而典型的例句来记忆背诵。运用计算机手段完成例句的挑选工作并不太费事,而一旦这样做了,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掌握文言知识的感性材料,老师自己也能对教材中知识点的分布有宏观的把握,做到有序系统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感和材料积累,记忆背诵名句名篇也是科学的学习方法。2003年高考试卷中有一句《论语》的默写题“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据统计默写对的只占万分之几,我不由想到曾在有的中学见到所谓“一周一句《论语》”的做法,即每周在一入校门的板报上抄写《论语》中的一句话,供学生记诵,坚持了数年。也许那万分之几是出自那所中学吧。
  记诵的目的是学习,所谓语感,包括对记诵句篇的形式、内容、意境的整体感受。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整体感受,才可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例如2003年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翻译题“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不少考生不会翻译“廷折”“面从”,把“折”译成了“奏折”,把“面”译成了“表面”;一些阅卷老师也认为“折”的这一义项“超纲”了。其实,如果学生是具备整体语感地记诵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由“廷叱”联想到“廷折”的正确译法,应该不难。而“面从”的“面”与“廷叱”“廷折”的“廷”,“璧有瑕,请指示王”的“指”都是名词状语用法,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当然解决不了问题。
  记诵中对意境的体验,同样重要。2004年高考试卷有一题给出了欧阳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要求分析其中的“水无情”和“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有些考生感到困难,但这些考生应该都会背李白的《越中览古》(教材第三册所收,明确要求背诵)。这两篇作品主旨并无大别,学生不会分析《江城子》,问题还是出在记诵时缺乏整体语感。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