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关于如何实施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作者:朱小健
阅读要在“懂”,欣赏讲求“悟”,二者都是理解的要素,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的教学都有这样的要求。但文言文的阅读与欣赏又有自己的特点。在学生方面,读现代文的语言障碍小,欣赏的愿望和动力明显突出;读文言文常常根本不懂,一开始还顾不上欣赏。在老师方面,一直存在着文言文教学重在疏通文意,扫除学生的语言障碍,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完全是一门工具性课程的普遍倾向。如此,难免出现学生完全指望老师讲解,而老师的讲解、翻译又仅限于求“懂”,使学生觉得没有多大意思的状况。新课标主张学生学习古代作品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显然,仅仅求“懂”已经不够了!
在“懂”与“悟”的结合方面,有时文言文的教学比现代文的教学更有优势。
首先,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它的“悟”要与“懂”同步进行。欣赏文言文与欣赏现代文的区别之一是古代诗文的意蕴、形象常常通过一些关键词语如“诗眼”等来实现。而对这些关键词语的解释分析往往是“懂”与“悟”相携而行的。例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横”极易误会成“纵横”义,其实“横”的本义是“门阑”,引申为“纵横”与“横逆”两义,这儿的“横”正是“横逆”“阻拦”义,是诗人对前行无路的诉说。“拥”与“横”互文,也有“阻拦”义(所以马不前),但“拥”的词义特征是“环围”,因而“阻拦”的程度更进了一层——前行固然无路,后退也不可能。我们对诗人内心愤懑的感知,是与“横”“拥”词义的梳理分析同步进行的。再如2003年高考试卷要求指出并分析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咽”形容水流受阻而形成低沉凄凉之声,“冷”描写林间幽暗故衬出清冷阴凉之光,我们对山中静谧景象的“悟”,不也是在实现对“咽”“冷”词义“懂”的过程中完成的吗?
其次,文言文教学一般都会涉及词语的本义或源头,这种探源溯本的清理,往往能揭示汉语词汇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从而开阔学生欣赏的眼界。如《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风景”一词,教材及各本无注。《现代汉语词典》:“〔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这个解释并不错,但没有揭示积淀在“风景”一词中的汉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风”意在动,“景”意在光,所谓风景,一定是活动的(风过必引起物动)、有明暗色泽的(“景”是“影”的古字,即日光),故风景可“访”——有响与动可交流,有色与光可互动。王勃下文的大段描写,无一不涉响动和色光,其实都是对“风景”的注解。陆宗达先生把这叫做“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训诂简论》)我们对“风景”有了这样深一层的理解,再来看古人的诗文,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写景的诗文必定都含有响动和色光这两大要素。抓住这两点,庶几抓着了欣赏古代诗文的管龠。例如2005年高考试卷有一题要求赏析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中草萋萋有色,水曲流有声,鸟啼花落的响动反衬着山谷间的宁静,诗人行走其中,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油然而出。赏析的关键正在响动与色光,而其题中所说的“春行”,不正与王勃的“访风景”相仿佛吗?
再有,古代诗文的欣赏,往往可以与现代文的学习结合进行。例如高中第二册教材收有孙犁的《黄鹂》,文中描写了黄鹂“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为配合理解课文,教材还节选了《阴阴夏木啭黄鹂》,其中也提到了“黄鹂雌雄恋爱时的对歌最能扣人心弦”。二文对黄鹂啼鸣的描写,势必引发学生对以前学过的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联想。这时如果老师加以引导,指出“两个黄鹂鸣翠柳”兼备响动与色光,而诗人特别点明是“两个黄鹂”,除了与“一行白鹭”形式对仗的需要,更重要的正是点明其鸣是“恋爱时的对歌”,来反衬诗人的孤寂;下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也兼备响动与色光,亦是暗示对白鹭自由飞翔的羡慕向往;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有响动有色光,并折射出诗人不甘困于成都,却又无力乘万里船东去的曲肠。阅读赏析古代诗文,首先是一个还原诗文语境的过程,一定要用古人的思想、观念、习惯来体味。如此激活学生已学知识,并从欣赏层面加以提升,会让学生恍然醒悟:原来还可以这样欣赏古代诗文!从而阅读兴趣大增,甚至自觉寻找课外材料来读,进而巩固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三)以课堂讲授为动力,传授方法与激发学生兴趣相结合。
课堂讲授要教知识,更应有学习方法的演示。训诂学解释文献语义的方法,如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据文证义等,不但在文言文教学中大有用处,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裨益。例如《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教材注“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爨”为什么是灶头?如果运用以形说义的方法,分析“爨”的小篆形体 ,指出其上为双手持甑,下为双手送薪于灶中生火,学生自然能领会其与灶头的关联。再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材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受,通‘授’。”我们可以分析“受”的甲骨文形体 是上下两只手交付物品,所以从下说是接受,从上说是授予;“解”的甲骨文形体 是两手分牛角,为分解之义(参《庖丁解牛》),引申表示解决;“惑”来源于“或”,“或”的甲骨文形体 表示用武器守卫居住之地,因游牧时代人们追逐水草居无定所而有“不确定”义。这样的分析说明,一般都会收到形象生动,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而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时,如果从声音线索系联“阙”与“缺”“掘”的同源关系,应该也能使学生了解因声求义方法的作用。
古代诗文是前人业已完成的创作成果,它的数量不会再增加了,中学文言文课文更是有限的语料,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统计量化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与教学。在计算机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中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注重对电子手段的运用。除了运用PPT等视听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古文字图象、诗文语境外,更重要的是要用计算机来统计分析教材中知识点的分布构成,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传统古老而实用的训诂学方法加上现代科技的便捷手段,一定能教好中学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