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关于如何实施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作者:朱小健
中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学教师的难题,相当多的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有兴趣或感觉困难。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新课标的实施以及高考的现实要求,文言文教学的这个难题也更为凸显。中学文言文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编写,二是教学内容的实施。前一方面,在一纲多本的原则指导下,已陆续有若干种新编中学语文教材问世。学界对此一直相当重视,对其中文言文篇目的选择、标点、注释等方面的得失都有学者撰文评说。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02、2004连续两届学术年会都将“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列为研讨议题,而后一方面,则尚鲜见专门的探讨。我在给一些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讲授训诂学、与一些中学老师讨论文言文教学时感到,他们更迫切的是希望了解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样将教材转为学材?文言文教学在落实课程改革的三个维度和争取理想的高考成绩方面能做些什么?怎样教好文言文?我们就主要从如何运用训诂学知识来教好中学文言文的角度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当然,教学离不开教材,我们也会对教材中的一些问题谈谈看法。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知识的三个要点
文言文教学的三个要点是要把握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文言文是古汉语,文言文教学的三个要点可以用“古”“汉”“语”三个字来代表。“古”,就是要注意文言文的时代性特征。要注重对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的把握,如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代汉语宾语的位置、古今语音的区别等,都要重点掌握,同时,对古代汉语内部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也要加以了解。“汉”,就是要注意文言文的民族性特征。如对文言文所特有的一些修辞手法,以及它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等,都是有别于其他语言的,需要用心理解。“语”即现代语言科学理论。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不能再像古人那样完全通过对古书文本的死记硬背来学习。必须正确运用现代语言科学的理论,我们才能事半功倍,真正掌握文言文的知识体系。
(一)把握文言文的时代性特征,注重对古今语言微异之处的讲解。
所谓把握时代性,就是要了解并向学生讲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性特征。但古今汉语的不同有的是殊别,有的是微异。常常有老师认为殊别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其实不然。殊别容易处理,学生只要查书记诵就可以解决。因为殊别之处往往是学生根本不懂的词句,他自然会有查书问师的需求,而对答案的记忆是伴随着获得解答的过程进行的,具体的获解过程一般都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对微异的处理则特别应当引起老师们的注意。一方面,微异之处教材中往往没有加以注释,正需要老师们自己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教师对微异之处的讲解,往往使学生有境界层进的感觉,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非常直接的作用。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从词义上看,这句中的“瑕”“请”“指”都有需要讲解的地方。教材为“瑕”做了注释:“〔瑕(xiá)〕玉上的斑点,疵病。”这是因为注者认为“瑕”是殊别,在现代汉语中既不单用,也不常用,所以特别注出。其实如果教材不注,学生不知“瑕”义,自然会查工具书或向老师询问,并获得“瑕不掩瑜”“瑕瑜互见”“瑕疵”“瑕玷”等知识,从而记住它的用法。“请”“指”的情况就不同了。“请”在古今汉语中都有请求义,用来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但在古代汉语中“请”还常常用来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这儿就是蔺相如请求秦王允许自己“指示王”。这是与现代汉语的微异,正因为是微异,教材没有出注。而一旦老师指出了这微异,也就是“请”的实际含义,学生会立即体味到自己原先的理解与古人实际表达辞气的差异。这样一来,除了老师的话语权威得到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可能大大增强。“指”在这儿是用手指出的意思,与“请”一样,也是微异,都需要老师的点拨。否则学生有可能误以为“指示”就是今天“发出指示”“领导指示”的“指示”。
对一些教材已经注明但学生容易忽略的微异,也应加以特别提醒。如《烛之武退秦师》:“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教材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解释得十分到位。经过教学,一般学生都能分析出这儿的“是”是个代词。但很多学生在对译这句话时常常会无意识地漏掉“这”而译为“现在情况危急了却来求您,是我的过错。”这是由于句中的“是”与现代汉语所处位置相同,翻译时易于混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微异。老师有必要特别提醒学生这句话中的“是”所处位置虽与现代汉语相类,实际却有不同。
(二)对文言文中独具的表达手法,应该从民族性特征上用心说明。
民族性特征,对母语教学本不是问题,但现行的语法语义理论体系多由西方移植而来,往往出现削足适履地分析汉语独具的语言现象的情况,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是有必要专门注意一下民族性特征。像文言文所特有的一些表达手法,往往是现代所谓的修辞格不能完全囊括的,必须从汉民族语言表达习惯上来了解把握。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教材注:“〔摄〕整理。”整理衣着通常意在对交际的对方表示尊重和礼貌,然“整理敝衣冠”的举止与侯嬴的“不让”以及后来的枉车过市、久立语客等行为取向极不一致,前恭而后倨。侯嬴意在成就信陵君能下士之名,其“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等一系列行为都是以自己的倨傲来映衬信陵君的恭敬,应该不会为对方而整饰衣着。其实这里的“摄”只是使自己的衣着便于登车的动作,说白了就是“撩起”“提起”的意思。“摄”解作“整理”,虽近而未中,整理的具体内涵是“收敛”“提起”。《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张守节正义:“摄,犹言敛着也。”也是说刘邦急于与郦食其交谈,匆忙起身将原为洗足而松散的衣着约束起来,并非盛装大带地接见郦生。“敛”正可用来形容侯嬴的“摄”——随手将衣摆一撩,昂首挺胸,有意摆出目空一切的样子来登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其中两个“摄”,一个指掀动(树叶),一个指牵引(网眼),用法与侯嬴的“摄”相类。姚苎田说:“侯生一节,史公用二十分精神、二十分笔力。”(《史记菁华录》)李景星说:“写侯生处,笔笔如绘。”(《四史评议》)司马迁的“摄”用得很精心,十分传神,是表达侯嬴故作傲态,不把信陵君“虚左”亲迎放在眼里的关键。但为什么注释者不直接注为“撩起”呢?问题出在“衣冠”上。“衣”可提起,“冠”难撩开,若径直注为“撩起”,似与“冠”难以搭配。这种担心正是因为不了解或没留意汉语文言文独具的表达手法——连类而及。“冠”因“衣”而及,并不表义。侯嬴不过“摄衣”(撩起衣摆,便于登车)而已,与“冠”无涉。如果老师向学生讲明这点,再将教材中的类似表达,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中“父”因“兄”而及(刘兰芝父已死),“昼夜勤作息”中“息”因“作”而及(强调自己的辛劳)等归纳介绍,进而指出连类而及与偏义复词之间的关联,相信学生收获会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