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音画,能否成为时尚?

作者:佚名

有四个层次: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人浅出,浅入深出。本课例当属哪一个层次?入得诚然是浅,但出得却有些深。
  盛庆车:从实录中能看出,教师在诗歌朗读的处理上有一番用心,很有层次感。学生初读没什么效果,经过剖析后明白了李白的纵情豪饮的原因。再播放朗读录音,给学生恰到好处的感染,当达到知人论世的理解层面时,学生的放声朗读应该能把原诗的情绪基本表达出来了。
  郭赢宇:可惜读得太少、太单调。
  盛庆丰:确实,我们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常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以为课是非讲不可的,或者说诵读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点缀而已。其实《将进酒》的内容与李白本人,学生是很容易弄清楚的,何须在此大做文章呢?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诵读训练,以至当堂背出来,是否更为省力、有效?
  
  精雕,半瓣花上说人情——评《隋宫》课堂实录
  
  郭惠富有:李商隐的诗难读,自然也就难教。而要把难懂难读的诗教出味儿,教师首先要读得通透,读出深邃。教学中对“应是”“若逢”“岂宜”等看似平常的词语的探究,就很能说明问题。
  夏晴:诗歌课堂的教学,一直反对将玲珑宝塔拆得支离破碎,一直批判传统语文教学做的是肢解白鸽的工作。但本篇的教学课例就做了一个有力的反击,教师对“应是”“若逢”“岂宜”等虚词所做的耐人寻味的探究,咀嚼出了无限滋味,升腾出了无限风情。
  李明哲:穷极一词,悟透全篇。本课教学从语言着手,直入诗歌的韵致。“不缘”“应是”“于今”“终古”“若逢”“岂宜”,这六个词,可谓“平字见奇”,其表现力怎样的非同一般,老师通过对诗句的替换、改造,让学生明白了原作文字背后的意蕴。
  杨少祥:教师抓住咏史诗的讽喻内核引导学生推敲词语,对文本作了很深入细致的分析,背景和典故的穿插恰到好处,给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桥梁,又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但对古典诗歌的形式韵律之美,没有给予重视,诵读基本被忽视,大量的时间用来对内容进行推敲,失于琐细。
  盛庆丰: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咏史诗难以解读,是因为学生对史实不清楚,也给教学增添了困难。但执教者在教完此诗后能“自我感觉良好”,我想,这是难得的,有道理的。
  首先教师没有把事限于史而流于艰涩,教师逐字逐句地引发学生的理解,尽可能地借学生的理解想象来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表面上看,这是很传统的讲解,教师巧妙的设问,慢慢化解了难度。
  其次,教师是在讲诗,所以在教学中能紧紧扣住古诗的一些写作技法进行渗透性教学,很是细致,把内容与艺术手法有机地融于教学中,值得借鉴。
  第三,唐代诗人是比较考究诗歌语言的,晚唐诗人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对诗句的揣摩也到了“较真儿”的地步,但不让人感受到生涩,而是化难而易,使学生大受裨益。
  李明哲:《隋宫》一课,咬定文本不放松,上得细腻,上得厚重,上得大气,上出了文化,上出了纯正的语文味,实乃大手笔。
  郭惠宇: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采取描述式的实录方式,将教师教学中的心理活动、想法和盘托出,读之颇有意味。
  夏晴:教师心中有情,入境人情,才能将咏史诗上得鲜灵、透脱、活泼。教师腹中有货,信手拈来,方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漫谈诗歌教学要领
  
  主持人:也许我们不能为诗歌教学规定程式,但我们毕竟可以共同讨论诗歌教学应该注意的若干事项吧?
  王屹字:上述课例更多关心的是让学生读懂“这一首”诗,或多或少都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预设性强了一些,真正给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不是很大;二是对诗歌的文本形式特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诗味还不够。
  钱军:我想诗歌主题有不确定性,一首诗读下来,学生到底理解多少老师不知道。长期的诗歌教学模式致使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总是先入为主,要展示自己,生怕失去教师的权威,甚至有时老师因自己没有给学生传授自己领会的东西而懊恼愧疚。就这几个案例而言,好多有分量的东西是教师自己说出来的,言说了老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并不一定体会到了,是按照预设,学生再去咀嚼老师吐出来的东西,教师的理性统治了课堂。
  杨春生:对诗歌文本的理解应该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老师教学却不免急功近利。最能品出诗味的朗读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教师就急于把过多的自己主观的分析理解带给学生,诗歌本身具有的抒情性、语言的凝练性、节奏韵律感等这些东西被抛弃了,学生个体感悟的过程被忽视了,这样学生的情感经历就不能真正进入诗歌。
  杨少祥:教师把弄清楚文本写了什么(所谓的文本解读)作为诗歌教学主要目的,这是有所偏颇的。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为诗歌文本提供精确严密的意义阐释,教师还应当设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情致乃至韵律。
  盛庆丰:“诗无达诂”,古已有之。这使得诗歌鉴赏教学举步维艰,却又兴味盎然。这是对教师读解文本能力的挑战;这也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良好契机。“个性化阅读”由此更显必要。
  夏晴: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彰显鲜明的个性特征,必须是一种个性化的过程。
  牵明哲: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还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李尔王,这是多元解读的边界。这四位老师没有误解、歪解,更没有错解,解读的“度”把握得好。
  盛庆丰:这四位教师都没有在诗歌鉴赏阅读课上滔滔不绝地讲述作品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内容等等,也没有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牵着学生被动地往一个地方跑,而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注重“生成”:或是让音乐在学生的心底流淌,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或是以平俗切入,在简单、平易的问答中,逐步升华,渐入佳境:或是在深入阅读时,推敲字句、咀嚼情感。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但在这样的读解中,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思考空间,留有空白,才会虚实相生。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