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音画,能否成为时尚?

作者:佚名




  郭惠宇:本课一方面寻着“听读,说感受的话→朗读,说理解的话→品读,说发现的话→创读,说创造的话”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课的结构形式严谨,层次清晰;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互动中,共同感受余光中诗歌的美。教学中将理性的梳理和感性的体悟相结合,营造了一个精致而富有美感、热闹又不失内涵的诗歌赏读氛围。尤其在音乐的设计上虚实结合,课程在马思聪《思乡曲》和歌曲《故乡的云》的音乐声中起落,而对MTV的设计想象则更使诗与音乐找到了内在的联系。
  盛庆丰:诗歌是一种唯美的文学形式,所以诗歌的教学也应该把这种美给传递出来。也许正是基于此,这节课虽说是搭台与唱戏,但唯美的痕迹处处可见。
  其一,是用乐曲来营造一种思乡情境。
  其二,无论是教师用语还是学生用语,也力求一种诗意的美,凝练的美。
  其三,教学的设计与进程是经过教师精心构思的,技术性很强。
  牵明哲: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好的设计就意味着好的生成。诗的语言简约凝练,诗的意境含蓄蕴藉,品味诗歌需要慢慢“浸泡”。教师用竞聘“摄影家”的方式,把音乐引进课堂,把摄影引进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用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诗意的心灵感知作品,欣赏作品,演绎出一段段荡人心魄的故事。
  夏晴:这节课在打通诗歌这一语言艺术与音乐、绘画艺术方面的确是颇有些味道的。整节课有大量的音乐、MTV的设计想象,但设计者没有让听课人发出“语文姓什么”的质疑,原因就在于设计者没有或者没有完全将音乐、画面作为教学主导形式,而是选择了言语的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了对诗歌诗意、诗境的补白,既是对诗歌作品的阐释又是对口语的训练和想象能力的锻炼。
  李明哲:对。音乐、画面毕竟是非语文的东西,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文本在老师的手里还是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教师搭建平台,还学生自由阐释的空间,让学生在吟诗、说诗、写诗中学诗。课堂没有刻意的说教,一切都很自然。教师精妙的问题设计,学生高水平的解读和表达,再辅之背景音乐的配置,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杨春生:特别是“创读”设计,试着让学生用诗的语言、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自己对乡愁的理解,增加了学习的深度,锻炼了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了诗歌意识。也有遗憾。这首诗的情感是显性的,意象的内涵也不难理解,倒是诗的形式特别值得关注,这首诗的美,很大程度上系于它的形式,把这个问题弄透了,诗味就出来了。或者说,就从诗的形式人手,让学生诵读,通过诵读,读出诗美,领悟诗情,这样是不是使得诗歌教学更有诗味,教学更简洁?
  郭惠宇:就实录而言,整节课都在教师的掌控中,做得面面俱到,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但是,过于完美的学生表现多少显出作秀的成分。
  盛庆丰:我也有同感。有些语言似乎不是初中学生能说出来的。这样的实录唯美得让人不敢相信。
  夏晴:教师完全可以原生态地层现出来,朴拙也应是一种美丽。
  盛庆丰:课堂教学趋向时尚化,音乐的背景铺设,唯美的画面展现,乃至这节课中让学生拍摄MTV的设计想象,具有直观性、煽动性,容易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和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然而,这样的解读诗歌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噱头太多,太过华丽,从而冲淡了教学的质朴真淳?
  郭惠宇: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倾向。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公开课当中,这种大量音乐绘画甚至舞蹈的运用,还是屡见不鲜的。形象直观的教学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是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所以,音画能否成为语文教学的时尚,值得我们思考。
  李明哲:做课的痕迹确实比较明显,但我以为这是比较精致的做课。虽然我个人更偏爱原生态的课堂,但做课的价值也是不能低估的。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够对“做课”进行一个质性研究,展示“做课”更深层次的真实,那样也许会让人有更多的收获。
  
  把追问进行到底?——评《赞美》课堂实录
  
  郭惠宇:本课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意识十分敏锐,诗歌的读解是在一个接一个问题的解答中完成的。让学生在思索中体会,在思考中发现,在探究中提升。而教师在解决问题中又常从小处点拨,在不经意间解决问题。如教师很好地利用了标点的作用,利用标点的停顿、承转,来达到对诗意的把握,使得多少有点生涩的诗句变得显豁起来。
  夏晴:问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途径之一。
  李明哲:不过,上课伊始,老师直奔主题,有些急躁冒进。其实,文本的主题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的感悟、体验,水到渠成地浮出水面。
  盛庆丰:我同意你们的看法。从课堂实录中不难发现,整堂课几乎都是老师在发问,似乎要把追问进行到底。为什么少见学生来发问呢?教师把“炮弹”一个接一个地发向学生,尽管能见出教师解读之深,但是学生还是很被动的。而且教师的问题也不过是对全诗的一种肢解。问题教学好比一枚硬币,师生双方的问题意识是其两面。
  郭惠宇:你的比喻很有意思,但教无定法。对这首以象征为主要创作手段的现代诗歌而言,教师的由浅入深的发问,化解了教学难度,教学效果也应当是不错的。
  
  浅入或能深出,浅读则难深入——评《将进湎》课堂实录
  
  郭惠宇: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本节课以“酒”导人,以“酒”贯之,以“酒”作结;从“酒”中读李白,在“酒”上品人生。品出豪气,读出兴味。
  李明哲:我觉得本课有粗俗之嫌。“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这些“俗文化”,是否适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示?
  盛庆丰:应该说,教师“饮酒→劝酒诗→饮酒人”这样的解读思路,还是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
  夏晴:题为《将进酒》,以“酒”切人似乎并不难。但能以平俗切人,在简单、平易的问答中,逐步升华,深入而浅出,则颇有些大手笔的气度了。譬如,教师在列数咏酒佳篇后,就问:李白劝酒的理由是什么?李白劝谁喝酒?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呢?喝得怎样?纵情到什么程度?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李白为什么如此的豪饮、狂饮?可见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他愁的根源何在?谁是主谁是客?反客为主,由此看到什么?杜甫会不会像李白这样?
  郭惠宇: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过于集中的教学目标,使得读解略显粗疏,酣畅有余而精雕不足。
  夏晴:我倒觉得对于诗歌的读解不必过细过全,传其精神就够了,课堂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李明哲: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