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章 熊




  认真负责的教师都有教学中的苦恼,语文教师尤甚,其中作文教学占有突出的位置。教师的苦恼,一是学生的能力并不按照教科书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发展,二是写作能力的衡量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而且短期内不容易有可以观察到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水准忽起忽落,也给教师带来困惑。
  
  一、写作课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个性及相应的学习途径。和小学课程相比,中学课程的学科色彩逐渐浓厚,但是和大学课程相比,又有着不同程度的综合性。尽管如此,中学的不同课程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倾向。
  写作课不是“反映型”学科。“反映型”学科的对象是世界上某一领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且把这类事物直接进行逻辑切分,组成学科系统,如生物、历史。这类学科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学习这类学科的重要方法是记忆。
  写作课不是“抽象型”学科。“抽象型”学科将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抽象出来作为自己的对象,例如数学、物理(特别是力学部分)。这类学科中,推导是重要的思辨方法,学科有着严密的逻辑架构(这种架构大体上反映了人类的认识进程)。学习这类学科,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基础,智力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知识结构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
  从本质上看,写作课应该属于“应用型”学科。“应用型”学科着眼于操作能力的培养,技能是其主要因素,例如体育、美术。这类学科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因此它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在这样的学科中,知识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它有助于专门能力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但学了知识并不能直接形成相应的能力。甚至可以说,系统的理论讲授并没有多大意义,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有指导的反复实践。
  当然,和体育课、美术课相比,写作课的综合性要强得多,写作者所表现的,是他对人类社会(今天、昨天)的观察与思考,这就使技能更具有智力因素,而且操作要复杂得多。为此,我们就要努力更深入地探讨写作的过程。
  
  二、写作学的发展以及中学生的轨迹
  
  甲 写作学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写作学的研究有了不小的进展。如果说80年代初期,我国的写作学教材仍然延承旧绪,以“主题”“材料”“结构”……等因素的分解静态描述为主,90年代以来,写作学理论界逐渐吸收了西方研究成果,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转向探讨“主体(写作者)”“客体(主体视野中的客观现实)”“载体(作品样式)”“受体(读者)”之间联系与互动的动态分析。
  这种研究很自然地进入了写作心理过程的分析。写作的一般心理流程如下:
  产生写作动机(自发的、外来的)→搜索、提取记忆库中的信息(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激活、捕捉记忆库中储存的写作模式→语言表述→回顾和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写作要经历由模糊而清晰、由无序而有序、由整体而局部、由内部言语而外部言语的过程。这是一个变化多端、发展行进的动态过程,各种信息、符号在大脑中不断地融会、碰撞、解体又重新组合,零星而来的发现都要在此时受到检验、连缀、整合、升华,许多念头突然出现又转瞬即逝,紧接着又有许多念头蜂拥而至。这一过程要到最后完篇(有时还要经历反复修改)才结束。
  2.它与写作者的记忆库紧密相连
  构思是一个定向搜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长期记忆中相关信息被激活,经过筛选、重组、编码,排列成序。写作内容与写作者记忆库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作品结构模式也一样。根据心理学家安德逊(J.R.Anderson,1980)的分析,作品结构样式(他称之为“图式”)也是经过长期积累储存于写作者记忆库中的,构思就是唤醒、挑选、调整、拼合这种记忆的过程(验诸我们自身的经验正是这样)。这种记忆是具体的,来源于写作者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图式”储存得越多,构思的过程就越顺利,越流畅。作品的体裁样式当然对构思有很大影响,但不是三大“教学文体”(后面要谈到这个问题,而且“教学文体”模式化很容易形成八股)。
  3.它要经历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转化
  把所思所感形之于文字,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心理学称之为“外化”。内部言语的形成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然而它是简约、片段、凌乱的。思维的速度大大超过语言表述的速度,据研究人员统计,在1分钟内,内部言语可以达到450字,口语表达的速度可以达到150字左右,书面表达则仅有20-30字左右。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处于兴奋状态时,新的思想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运用书面语言的娴熟技巧,再好的想法也会稍纵即逝,无法成文。因此语言技能的训练就必然成为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与张彬福合作的《中学生写作水平与语言技能相关性检测》课题研究也证明:中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与语言技能水平呈极高度相关。
  
  乙 中学生的发展轨迹
  中学可以说是一个人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然而还处在经验抽象思维阶段,理论抽象思维只有在高年级的少数学生身上才初步形成(直到高等教育阶段才能比较成熟)。随着他们视野的逐步扩展和思想的逐渐深化,他们写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个性,同时也有着共性。
  中学生写作内容随着视野的拓展而变化,大体上遵循着这样的轨道:开始的时候是自己和周边生活所带来的喜怒哀乐;渐渐地,许多社会现实引起了他们的思索,这时候,他们的写作题材增多了,思考也更深入了;这种思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理解而不断深化。西方写作教材都从“写自己”开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个人的感悟、感受→对社会的思考→历史文化的渗透”可以说是不同学生的共同道路。在这样的道路上,每个人前进的速度和幅度是不一样的。中学写作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仔细、巧妙地引导、扶持学生沿着这条道路加快自己的步伐。学生喊“没有可写的”,只能反映教师教学的不得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论说多少遍“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审美的眼睛”都是没有用的。
  随着写作内容的日益复杂,学生所面临的写作障碍也越来越多。由“通顺”而“不通顺”再到“通顺”,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在不同的水平层次上,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缓解,有的则受到他当时水平(认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限制是一时无法解决的(在一定阶段,他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失误”而无法辨识自己的“错误”)。在更高的层次上,原来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萌生。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内容都如此。因此,在整个中学阶段,写作教学应该循环往复,逐步深入,呈螺旋式排列而不是线形排列。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