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初三后期的一堂作文评讲课实录

作者:王 君

是对的。离中考还有二十天了,老实地说,我们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文采”上有所突破是比较难的,怎么办呢?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篇下水作文,没有太多文采的那种,你们来评评王老师的作文又靠什么来打动人心,然后说说看可以评多少分?这篇作文我以前给你们读过,是在今年的年初吧。它原来的题目叫《生命中最动人的故事》,这回我就将它改了改,用来应对这次考试作文。作文的题目还没有,听完后,大家帮着拟一拟。
  于是我请代东航来朗诵我的这篇教育手记。
  今天,王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读来和听来的故事。今天我在批改九班的日记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写到了这个故事。我被感动了。决定要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故事的主角是九班的全体同学和班主任李明伟老师。这你们都认识。
  还有一个主角,他没有出现,他的名字叫李涵。或许这个名字你们也熟悉。李涵是学校里大名鼎鼎的“问题孩子”,和当初我们班上的李阔廷一样。
  李涵是比李阔廷还要让人揪心的孩子。
  他没有留级,一直跟着九班走。但我很少看到他上课。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他在教室里坐着,我的眼睛就会一亮。九班的孩子都很会意,便全部笑着叫到:“哈哈,李涵回来了,王老师笑了! ”
  他偶尔来上课的时候,几乎全是在睡觉。他很有睡功,几乎可以从上午第一节课睡到晚上最后一节课。
  我实在看不下去,于是便把我家中金庸的一套武侠小说搬来给他,我说李涵啊,如果你实在听不进去的话,你就看武侠吧。金庸的小说好看,看了跟学课文是一样的。他无精打采地笑着接下来,但只是偶尔翻翻,依旧还是睡觉。我很苦恼。这方法是从名师李镇西那儿学来的,李老师因此挽救了一个叫万同的学生。但是,这方法在李涵身上一点儿作用都没有。金庸吸引不了李涵,到底什么能吸引李涵呢?我不知道,所以经常看着他空空的座位长叹。
  我不是李涵的班主任,所以不大知道李涵的行踪。但在办公室里总是一会儿听说他下了谁的暴,一会儿又听说李老师为了找他深夜一两点钟还流连在高新区的网吧,后来又听说他连网吧也烦了……
  总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我已经很久没有在教室里看到他了。
  但是,他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故事发生在2005年的12月30号。新年晚会上。
  那是一台很热烈很成功的晚会。九班的孩子是比较腼腆的,不像你们,很擅长表达自己。但是因为要毕业了的缘故,所有的孩子都放开了。他们疯狂地发泄,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成了“雪人”,他们一遍遍地唱歌和游戏,连最胆小的同学,也成了快乐的小疯子。
  就在这样的疯狂中,晚会到达了高潮。
  这时候,班主任李明伟老师在狂躁的人群中示意大家停下来,他说:“李涵生病了,让我们也向他问候新年好吧。”
  李涵?那是一个很久没有出现的名字了。在这样的疯狂的快乐中,这个名字让整个疯狂的九班一下子就安静了。
  大家都不说话。
  李老师说:
  “我拔通李涵的手机,我叫——李涵,然后你们一起大声喊——新年快乐!”
  就这样安排好了。没有人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
  然后李老师开始拨电话,一会儿,电话拨通了,李老师朝全班同学微笑点头,示意大家准备好。
  李老师对着电话大声地喊了一句:“李涵——”
  “新——年——快——乐——”
  九班的全体同学吼起来,比刚才还要热烈还要激情澎湃。
  每一双眼睛都熠熠闪光,每一张面孔都泛着鲜润的红潮。九班的孩子们涨红着脸,手握着手,一起一遍一遍地大声喊:
  李涵,新——年——快——乐,李涵,新年快乐——
  李老师站在教室中央,把手机高高地举起,高高地举起——
  上面的情节,就是九班的孩子们在日记中记叙的情节了。他们比我还记叙得好,因为,他们是当事人。
  我相信我比他们更能够感动你们。因为,我还知道一个细节,是他们不知道的。这是李老师后来告诉我的。那个细节是这样的:
  手机里只有忙音。其实,李老师根本就没有打通李涵的电话。
  他知道打不通。李涵离家出走好长一段时间了,李老师知道,但孩子们不知道。
  但是——
  整个九班的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回荡着:李涵,新年快乐,李涵,新年快乐——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故事。李涵是主角,但是,没有谁知道李涵在哪里。
  讲完了,我亲爱的孩子们。给这个故事一个完整的名字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吧。
  (2006年1月5日 星期四 雨)
  
  这篇文章曾经感动过大家一次。这次我稍微润了色,又请了朗诵最好的代东航来演绎,效果当然是不会错的。读完了,热烈的掌声响起。
  我问,孩子们,这篇作文还没有题目呢,应该叫“生活,需要什么”好?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生活需要善意的欺骗,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生活需要爱。我笑笑,请牛晓起来说,牛晓是班上最腼腆的女孩子之一。牛晓站起来,脸涨得通红,不说话。我微笑着问,你在想吗?牛晓说在想,但好像一下子表达不出来。我示意她坐下。然后我请她旁边的王维妙起来说。王维妙也是班上挺羞涩的孩子。王微妙的脸也涨得通红,她说,她开始觉得也应该填“善意的欺骗”之类,但是细细想想也不对,可是一时片刻又表达不清楚。我让她坐下了。我回到讲台上,笑着说,谢谢这两个同学的“表达不清楚”,因为这个“不清楚”恰恰证明了王老师的高明之处。此言一出,全班哗然。我示意大家不要激动,然后继续解释:你们的无法表达证明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其实不像它外在的形式一样简单,它的思想大于形式,情感高于内容,你们无法言传恰恰就是对这篇作文的最高评价。最开始,我也想把作文的题目改为《生活,需要善意的欺骗》,但是最后我觉得这个题目不能包含文章的主题。所以,我最后定的题目是——
  说到这里,我停顿下来,很神秘地把目光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停留了片刻。我要吊吊他们的胃口。这时,每个孩子和老师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我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说,最后,我决定,把老师的这篇作文题目定为——
  我在黑板上的“生活,需要——”的横线上填上了一个省略号,变成了:《生活,需要……》
  教室里一片唏嘘声。
  妙吗?妙!师生会意,笑声四起。像一个封闭多年的宝盒被突然打开,五光十色全部放飞了。
  那你们来给王老师评评分。我含笑邀请。
  一个孩子说,以真情实感取胜,应该在48分以上。我点头,把“真情”写在“思想、创意、文采”的最上面。一个孩子说,以巧妙的构思取胜,可以上50分。一个孩子说,语言平实但回味深长,可以上52分;一个孩子说,王老师能把平时的日记巧妙修改后来应对考试这说明王老师很聪明,我建议给王老师满分……掌声响起,教室里几十张兴奋的笑脸像花儿开放。
  然后我说,同学们,咱们班上坚持了近三年的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