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初三后期的一堂作文评讲课实录

作者:王 君

随笔写作,一般同学写了六七百篇日记,多的同学甚至写了上千篇。这些日记,就是我们考试作文的后备军啊,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啊,可是为什么居然还会出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作文卷雷同的情况呢?
  教室里安静下来,每一张脸上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我不说话,让这“若有所思”静静地持续了十秒。因为我知道,有一种高潮,只能在沉静之中孕育。
  但这并不是这堂课的最高潮。
  然后我说,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关于作文打动人心的问题,大家对“真情、思想、创意、文采”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确实,如果你在这四个方面的某一方面做得很好,你的作文就完全可能在成千上万的作文中脱颖而出。但是,写作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有些东西是底线,但有些东西却是理想。现在我们看一个“FLASH”音乐剧,看完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
  我示意孩子们关灯拉上窗帘打开投影。我有些激动,因为,我知道,我教学的高潮要来到了。
  我打开电脑,点开《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这首歌的曲子用的是杨钰莹主唱的一首著名流行歌《我不能说》的调子,动画中的表演者全部是鸡。演唱声音是一个男孩子的声音,年龄不会超过五岁。歌词是这样的:
  
  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
  
  我不想说我很清洁,我不想说我很安全,可是我不能拒绝人们的误解,看看紧闭的圈,数数刚下的蛋,等待被捕杀的危险。
  吃我的肉我没意见,拿我的蛋我也情愿,可是我不能容忍被当做污染,想想命运的苦擦擦含泪的眼,人的心情我能理解。
  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一样的我们咋就成了传染源。禽流感,很危险,谁让咱有个鸟类祖先。
  孩子他爹已经被处决,孩子他哥被抓去做实验,这年头做只鸡比做人还艰难,就算熬过今天,就算过了明天,后天估计也得玩儿完。
  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一样的我们却已不值一钱。一样地吃肉,一样地吃饭,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一样的我们却过不了本命年。一样要吃肉,一样要吃饭,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
  (朗诵)2005年过去了,希望一切不美好都能过去,愿所有的小鸡小鸭小朋友健康成长。愿世界充满健康和平。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
  五月的阳光被厚厚的窗帘挡在了教室外边。空调在默默地散发着冷气。教室里先有浅浅的笑声,然后沉静下来,沉静下来……
  我看到有的老师流泪了。
  这我并不惊奇,今年春节,我们全家人第一次看到这个FLASH,上到我那近六十岁的姨公,下到我那四岁半的小儿子,当然也包括我自己,都不禁潸然泪下。就是昨天晚上,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在寂静的深夜里听这首歌,我依旧泪如泉涌。
  看完了,听完了,我缓缓地说,孩子们,这堂课,我们不用来讨论这首歌。这首歌,就是我们本周作文的话题。现在,我只想听大家说一说,这个音乐剧,在写作上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它告诉你,对创作而言,打动人心的更高境界是什么?
  一个孩子说,是出人意料的选材,这个“材”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
  一个孩子说,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最普通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一个孩子说,是社会责任感。
  一个孩子说,是情感的倾诉和奔流。
  一个孩子说,是对生活的透彻理解
  说得最好的还是谷雨,他说,是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是换个角度去表达情感……
  我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大字“换角度”。
  我说,孩子们,写作不过就是真实地、充分地、独特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具有了悲天悯人的眼光和情怀,当我们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识,当我们心底的真情爆发了喷涌了,当我们的文字个性化了生命化了的时候,我们笔下的作文就一定会打动人心。
  然后我分发资料,集体朗诵。资料上,是二十多句关于写作的古代诗文名句。还有二十多天就要毕业了,这些句子或许能够打通阅读和写作的某条通道。
  重庆外国语学校 40003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