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落实新课程,贵在新套路
作者:胡家曙
有一定语文学习经历的人都感受得到,语文素养是涉猎、积淀、熏陶、体悟、涵泳、历练的结果,它表现为眼界,表现为心界,表现为悟性,表现为学习、应用语文的能力和感受。吕叔湘先生曾指出:第一,“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其次,“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②原来以知识和能力为目标,教学过程主要关注的是言语积累和技能训练;而对应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就应体现开放、兼容、自主、探究的特点。可见,如果把语文素养看做一座冰山,那么原来的语文能力可以看做是冰山外露出来的一部分。“语文素养”贵在“养”,它的主体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所以,相对于原来以知识利好和能力利好立意的语文课程,新课程在宏观上显得内容更开阔、过程更富活力。
我们现在的新课程实施到什么地步了?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初,了解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划分的课程层次,应会得到切实的启发。古德莱德认为,所谓的课程有五层含义:一是理念的课程,指解决课程问题、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二是正式的课程,指通过各级政府批准的课程方案、文件、课程标准、教科书等;三是知觉的课程,指教师对正式课程加以解读后所认定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指在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五是经验的课程,指学生实际学到的课程。③从这里看出,前面两个层次上的课程,目前已经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下来。眼下,对于“知觉的新课程”我们许多人还没有理解到位,而客观存在的“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更是缺少新意。所以,如果不是把新的课程改革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文件上,就必须从优化第三层次的课程做起,真正落实第四层次和第五层次的新课程.即只有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得以充分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才能产生实际的意义。
从“理念的课程”改革到“运作中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改革,最得力的切入点是“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④,从而“在语文教育模式上体现重大突破与变革”⑤。考察一线的实际教学,我们发现,由于多年来的惯性影响,原有的教学套路还没有发生更多的变化,目前的课程改革过程较普遍地存在着裹足适履甚至削足适履的现象。尽管也确实有部分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样的改革许多是从微观教法着眼的,比如互相提问,比如分组讨论,对于从宏观上更新了理念的新课程而言,这样微观的改革并不能兑现总体的要求,要改变原来语文教学“小学而大遗”的特点,必须从语文素养着眼,从课程层面着手,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主客体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继承原来教学中的有用因素,整合创新,大胆开拓,探索出一条基本对应新课程理念的可运作的新机制、新套路。
一、教学内容整合化,使学习效率成倍提高
前几天参加新课程研讨,听一位老师上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囚绿记》,老师先让学生上黑板板书课题及作者,还给作者陆蠡的“蠡”字注了音。老师引导同学解题后,让大家阅读课文。接下来,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一段”,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段落。课堂的主体就是以学生回答的段落为线索,师生逐一分析各个段落。听了这节课,又一次使我们想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实施新课程,很多人都感到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确实,如果像这样,课课通,段段到,即使用有限的时间把课文“解决了”,也肯定会遗漏掉其他多种学习目标,到头来,不又回到课改前的老路上去了吗?其实,就一节课而言,怎么上都无所谓对错,因为它可能就是一个特例,可能有教师的特定追求,但这样的一节课起码不能代表新课改的典型风貌。
语文文本“例子”的作用,大家是普遍认可的。对于教材而言,它提供给我们的作用主要是三个方面:言语材料、言语技巧、人文内涵。在一纲多本的教材体制下,阅览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发现相互差异较大,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可选择性。正因为如此,新课程“选择性”的原则,不仅体现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层面上,而且在必修课学习中,也要意识到教材内容并不是天然地等于教学内容,我们必须有一个自觉的意识,做到“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⑥。“精选学习内容”,从微观意义上讲,首先表现在对课文学习角度的选择上,对于某一篇文章来说,往往有相对突出的特点和借鉴价值,那么教学时,就应该突出这个重点,大胆跳过典型性不强的其他方面,以避免面面俱到。“变革学习方式”,从教师而言,关键要着眼于教学套路的优化。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课文分单元编排,单元的组成兼顾了文体和人文内涵,如果我们以单元为单位,采用“线中有点”的整合策略,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里所谓的“线”就是角度,比如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选取了中外11首诗歌,教学时可以找到这样几条探究线索:①联想、想象,勾勒画面;②揣摩。体味意境美;③品味、领悟、体会情感美;④品析语言,感受艺术美。在这几条线的统领下,选择典型诗歌进行样本解剖。⑦再如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有四篇文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瓦尔登湖》,前两篇为精读课文,后两篇为略读课文),我们可以以“写景状物的手法和情思”为总纲设计几条线:几篇文章写的景物各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在其中各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寄寓情感的?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通过这样的一些“线”,就能把整个单元从宏观上拎了起来。所谓“点”,就是重点,是要单独加以突出的地方,如,基础知识点(生字、生词),要加以积累;精品课文,要单独加以突出;精彩片段优美语句,要加强理解,熟读成诵。当着眼于“点”时,即使面对的是课文,也要提纲挈领,抓住关键。这里讲的“线中有点”的单元教学法,本质上就是归类学习,突出重点,提高效率。这样做显然可以节约教学时间,而且,集中比较学习还能加强学生的悟性,提高思考的质量。更重要的,只有在烦琐的课文分析中解脱出来,我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全面达成新课程的多维目标。
知识、能力利好的教学策略,更加关注一城一池的定点突破;而语文素养利好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在精读部分文本基础上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学探究。所以,上述方法对旧套路的解放意义和对新教法的启发意义比它的实际意义可能还要大一些。如,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合并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