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变“讲课文”为“教读法”

作者:王荣生




  潘凤湘老师的《(梦溪笔谈)二则》课例,至少使我们看到,语文教学中“知识+短文+课文”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并不注定是被动的、僵死的。如果“训练”项目得当。教师教学有方,完全可能做到潘老师所追求的“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钻研”。
  
  三、关于阅读方法的多个维度
  
  现在讨论教什么样的语文知识的问题。首先应该肯定,《<梦溪笔谈>二则》所教的“概括课文大意”以及“归纳课文意义”是妥当的,必要而且有效。然而,对潘凤湘老师研制的“教读法”整套方案,我以为有重新审议的必要。
  潘氏的“教读法”方案,先后做过一些调整,根据潘凤湘晚年的整理,目前尚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出自1989年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之主要任务及其方法》,“读书练习”的项目是:
  
  (一)分析记叙文练习
  (1)扫除文字障碍练习;
  (2)概括课文大意练习;
  (3)分析课文细节练习;
  (4)归纳中心思想练习;
  (5)分析课文结构练习;
  (6)提出问题评论练习;
  (7)分析写作特点练习;
  (8)综合分析记叙文练习;
  
  (二)分析说明文练习
  (9)分析科学小品练习;
  (10)分析科技说明文练习;
  
  (三)分析议论文练习
  (11)分析小评论练习;
  (12)分析议论文练习。
  第二个版本,出自1993年专著《我的教读法》,“读书练习”项目为:
  (1)查阅工具书练习;
  (2)概括课文大意练习;
  (3)分析各部分练习;
  (4)归纳中心思想练习;
  (5)分析写作方法练习;
  (6)全面分析记叙文练习;
  (7)专题分析记叙文练习;
  (8)文学作品浅析练习;
  (9)说明文浅析练习;
  (10)议论文浅析练习;
  (11)读一本书练习;
  (12)编一本书练习。
  第三个版本,出自1992年《(梦溪笔谈)二则》课例的说明:“学语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类推、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联想、想象、论证、辨证10个练程,每个练程都有一定的目的、要求、定理和方法。学会上述10种读书方法,拿到文章就能分析,就像学好数学拿到数学题就能演算一样。”
  第三个版本跟前两个是角度不同,但实质相通。“就读书方法来说,弄清课文的条理,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抓住课文的精神实质,是概括的过程;挖掘课文的思想意义,是推理的过程:提出问题加以评论,是论证的过程……读书能力的训练,实质是思维训练。每一种读书练习,都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思维方法,全部读书练习又符合认识规律。”“读书的实质是认识文章所写客观事物的能力。认识客观事物具有一套逻辑思维方法。我根据这套思维方法设计出一套读书练习及其程序。”
  前两个版本的差异,是练习项目的差异。但差异也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大,因为从第(8)项开始。是少教多练,或不教只练了:“学生有了分析记叙文的能力,只要掌握各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就能分析文学作品。”“学生有了分析记叙文的能力,也能分析说明文,我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了。”“记叙文浅析练习和说明文浅析练习为议论文浅析练习奠定了基础,只要学生掌握《记叙、说明、议论》《论点与论据》《论证》等知识,就可以分析议论文。老师的指导工作只要提出浅析议论文的步骤就可以了。”编一本书练习,就是学生把三年来的读书笔记编成一本笔记集。读一本书练习,就是读一本《形式逻辑》,内容包括判断、归纳、演绎、论证、辨证,按潘老师的意见,它们与种种“读书法”是相通而且对应的。这样看来,潘凤湘“教读法”方案的主体,是前面几项练习,从《我的教读法》相关介绍推测,其主体中的主体。是“概括课文大意”和“归纳课文意义”,也就是《<梦溪笔谈>二则》课例所教的内容,两者又偏重在“概括课文大意”。这我们从课例中也可以看出。“概括课文大意”。为什么:“概括课文大意练习,主要是利用记叙文进行。因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各段各节都有概括性大意小标题,而记叙文没有。”
  一方面,“教读法”主要依傍形式逻辑知识;一方面,概括、归纳等分析又主要借助于“记叙文”作“例文”。这种“教读法”及其应用场合,在知识上是否对头、在场合上是否适用,恐怕是需要研讨的。“记叙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包括散文乃至小说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不是适合用“概括课文大意”和“归纳课文意义”的方法?“记叙文”为什么不需要“概括性大意小标题”呢。是不是阅读“记叙文”本来就无必要做概括、归纳等分析的难题?
  潘凤湘老师患有严重眼疾,视力一直极差,从1980年起几乎“不能看书写字”,因此。他对“教读法”知识的开发。主要依赖自己的经验,其中有真知灼见,也有自身条件的局限。例如对“科技说明文”阅读,潘老师就很有见地,阅读的材料取自数、理、化、生等课本,“教读法”则放在“认真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定义以及公式”。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在整体上,潘凤湘老师“把读一遍课文的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的“教读法”方案,主要适用于说明性的文章、议论性的文章,比如《<梦溪笔谈>二则》;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概括课文大意”和“归纳课文意义”等等,只是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读书法”中之一种,“读书法”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开发。
  当然,在现在的知识背景下来“研讨”潘风湘老师“把读一遍课文的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的“教读法”,对潘老师及其支持者来说,是过于苛求了。但是我们研讨一堂课,显然不是为一堂课、一种主张、一种方案乃至一位名师树碑立传;研习过去的课,目的是为了未来的课。研习一位老师的一堂课,目的是为了千千万万老师的千千万万堂课。不是吗?
  一方面,我们为潘凤湘老师孜孜于语文教学改革的精神所感动,为他所取得的成就而受鼓舞。我们应该看到,即使在今天,潘凤湘老师“把读一遍课文的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的“教读法”仍然有现实的功效,它依然比千千万万语文教师的千千万万堂“讲课文”要高明十倍百倍,它的成功也有力地证实了,“例文”类型教学在我国同样是语文教学的康庄大道之一。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发展的眼光,也要看到当时的局限。也要注意到他“教读法”方案包括教学方法的种种不足之处。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够在潘凤湘为之献身的事业上发扬光大,才能使“教读法”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新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