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越具体的才是越丰富的

作者:管然荣




  不过,“‘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这一解读,虽然为相当多的学生的审题立意提供了不小的便利,但这一解读似乎与原诗句的意蕴离得太远,有些不着边际,甚至令人莫名其妙,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遗憾。
  另外,本次作文题的命制,对目前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过分沉浸于泛化的大而无当的“话题”作文训练模式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笔者曾较尖锐地批评过这种现象:目前的语文教学与研究中,也确有一些笼统空洞的“大”论,几乎无一从语言的细微单位出发,从语文的具体现象出发,从教学的某种经验出发;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些“大跃进”式的语文观——从大处着眼,从宏观出发,然后走进“大”理论观、“大”哲学观、“大”语文观、“大”……,把语文的范围无限制地大化泛化,长此以往,会从观念上取消学科意义上的语文课。
  所以说,本次北京的高考作文试题,对于校正语文教学中的“泛化”时弊,也有积极意义。
  
  二、什么是好文?
  
  下面再谈一点考场佳作的标准问题。这当然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复杂问题,决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下面,只蜻蜓点水地谈一种大有愈演愈烈的浮华现象。据笔者了解,近年来,考场作文中出现了一种颇受褒扬的笔者称之为“新骈体文”的所谓“佳作”,且每每执考分之牛耳。其结构内容一般是这样的:开头一组排比,中间一串名句连起一个或几个人物或故事,结尾又一组排比。整个文章语言带有刻意追求的文言化、华丽化的趋势。讲究字字珠玉,句句精妙。看似文采飞扬,可就是让人感受不到作者自己的真感受真性情真见解,一句话,什么精美的东西都有,就是没有作者自己的真东西。
  请看下面去年某省的以“留一点空白”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
  拣尽空白,终见风景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为人们渲染出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而今,当我们轻轻地撩起“空白”这神奇的面纱时,终见了你明丽如初的身影屹立在晚风中,犹如一道绚丽的风景。庭院深深,月光如水一般地倾泻而下,让皎洁覆盖在广袤的大地上。粉蝶孤寂,烛光沉默在你忧愁密布的脸上,凝滞不开,犹如《雨巷》中撑着雨伞、结着像丁香一样忧伤的愁怨的女孩。
  和亲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载着你的思念、你的眷顾,驶向了远方。
  留下了空白,没人知晓你的选择,也没有人知道你的付出,你给后人留下的只是无尽的遐思。
  没人知晓,你淡妆素面地走来,一句“我去”,让多少官员如负释重地笑了,又让多少宫女在羞愧中低下头来沉默不语。
  落日熔金,暮云四合,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落在了那片青冢上,云无语,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上,让后人忆起你,用缕缕青丝熬成了白发沧桑,用自己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那一方空灵,那一方空白,那一道风景。
  昭君出塞留下了空白,留下了环佩空归、青冢独留的遐思。留一点空白,才会使我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
  留一点空白,才会使生活因空白而色彩斑斓。
  对这篇文章,评卷教师用堪与原作比文才的精美评语作了极高的评价:
  是历史的星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是满腔的激情点燃了灵感的烛光,是精彩的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是深厚的积淀增强了作者的文采,由话题“留一点空白”炼出一方真金“拣尽空白,终见风景”,亮人眼眸,受人青睐。小作者,我为你喝彩!开篇,作者用一组排比反复段,在为读者展示中华诗词文化的浩瀚精深、优美奇瑰的风景的同时,昭示了一个真理:读诗,要善于“留一点空白”,才能品出个中的韵味。然后,作者由诗及人,深入一步,迅速地将镜头摇向更加广阔旷远的空间。在蓝天、历史中徜徉,去感受云飞霞蔚的波澜,去触摸历史留下的青冢,去遐思人杰留下的空白,让目光凝集在“昭君出塞”的瞬间,去顶礼膜拜,去神思飞扬,去歌颂感喟:伟人昭君“用自己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那一方空灵,那一方空白,那一道风景”。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深情与深沉、深邃与深刻、感慨与感悟:“留了一点空白,才会使我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留了一点空白,才会使生活因空白而色彩斑斓。”真可谓“拣尽空白,终见风景”啊!
  评卷教师不惜动用了“深邃”这用来形容文学大师的词语来赞美这篇考场作文。它真的像评价的这么好吗?
  这篇文章确实显示出了相当的文采,要让笔者来打分,笔者也会判之为一类作文的。笔者决不是歌德讽刺过的像“可怕的洗衣妇”一样搓洗语言的“语言洁癖者”(《浮士德》19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不会咬文嚼字到骨髓里去。但是,笔者只粗粗扫几眼,就在这不足700字(好像高考作文的一般字数要求是不少于800字)的短文中发现了一大堆无法为之开脱辩解的文句逻辑问题:
  “拣尽空白,终见风景”,“空白”原本就是空“无”的,又何用“拣”而“尽”之?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一波微澜”,怎会“波涛汹涌”?又哪来的“平野阔”“大江流”?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情到碧霄”,“缠绵悱恻”的婉约情调,又怎会与“乱石穿空”的阳刚豪气合二为一了?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为人们渲染出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奇观,能在这里出现吗?这里能装得下如此大境界吗?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是因为有了瑰奇的神话传说,这才有了文学想象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似水柔情,这与客观的天空又有多少干系呢?再说,在肉眼看来,天空原本就是空的,哪里还会主动留下什么“空白”呢!
  “轻轻撩起‘空白’这神奇的面纱”,“空白”,所能呈现的形态就是“没有”就是“无”(绘画之类艺术“空白”中的“有”,是靠人的想象去填补的);既然是“无”,又怎么能“轻轻撩起”?据笔者所知,能把没有的东西拿上拿下的人只有两个,就是安徒生笔下的为皇帝赶做“新衣”的两个骗子……
  另外,本文对其选用的主要事件——昭君出塞的描写,也是“玄之又玄”,令人一头雾水。限于篇幅,不再细究了。总之,本文显然是一篇典型的以辞害义、逻辑不通、华而不实的文章。小作者太过于雕琢了,太讲求句句精妙了。很可惜,写作辩证法是残酷的,“语语微妙,便不微妙”(刘熙载《艺概》第84页),句句精妙,全文便不精妙了。
  话说至此,谈的却是笔者认为的一种值得警惕的不好的文风,一种至少不宜在中学大面积推广的“伪好文”。不过,笔者所认为的真正好文的标准,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也就不用再多饶舌了。
  清代著名学者诗人袁枚说过:“性情厚者,词浅而意深;性情薄者,词深而意浅”,“人人不解,五日难传”(《随园诗话·卷八》)。这里说的,绝不仅仅是成熟的诗词及其作者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那种置最基本的文意文理于不顾,一味讲求词藻华丽的做法,都不是健康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更应该提倡那种抒真情写真意议真理的自然而然的“本色作文”吗?
  本次阅卷过程中,“粘贴版”式的、“新骈体文”式的文章,时时映入笔者眼帘,实在造成了不小的“审美疲劳”。这更引起了笔者的警惕。于是,特地写了这篇小文,发一声“绿色”人文的呐喊——呼唤那种青年学生应该具有的清新灵动的朗润鲜活的文风,呼唤那种朴素自然的本色作文的降生!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10003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