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学生是问题生成和解决的主体

作者:严华银 吴铁俊 张金保 陆其勇




  师:你的疑问是什么?
  生:既然是音乐家的儿子,对音乐感兴趣很正常,可是为什么要在“天空的音乐”上加引号呢?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按理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老师完全可以脱口而出,但是,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许更接近提出问题的学生的心境)
  生:加上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这里是指天文现象。
  师:既然这样,原句能否改成“他是一个音乐家的儿子,但他从小就对天文现象有兴趣”?
  生:不好,因为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更加形象生动。
  师:能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吗?
  ……
  (这样连续追问,有助于启发学生结合文本,联系主旨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果学生仍然有困惑,老师可以继续启发:
  师:作为音乐家的儿子,从小偏偏对天文现象感兴趣,抽象、复杂的天文现象在他的耳中仿佛是天空的音乐,与他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说明了什么道理?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感受?
  (这样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伽利略在科学研究中超人的毅力、牺牲的品质和创新的精神产生由衷的敬意,而且能帮助学生真正领悟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则须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至理名言的内涵)
  严华银:你的方案相当精细,也很实在,可以说真正领会了对话的真谛。教师就应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结合文本通过多重对话来组织教学:一是师生对话,激发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二是生生对话,提高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三是自我对话,培养学生继续探究的品质。如果仅仅是提供答案,那是把自己降格为教辅用书了。
  陆其勇:在实际课堂教学情境中,如何做到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合作和探究解决问题,并且在问题的提出、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这需要老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而其关键之点就在于,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提倡教学民主,加强合作和评价。
  首先是在民主中合作。教师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采取其他学生回答、教师启发、教师或学生总结等多种形式。因为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表述方式都不是唯一的,答案的呈现要有学生的参与,应该尊重学生对一个问题的个性化的理解与分析。其次是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解决的真正魅力在于“过程”: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解决,在补充、修正、完善的过程中解决。再次是在评价中提高。对于一个可能是来自教学参考书的问题,学生自问自答,教师除了对他是否真正的理解做出评价之外,还要激发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只有在广泛的思考、评价、比较、修正、完善的“过程”中,问题才能体现其自身价值,才会越辩越明,从而形成唯真、唯美的探究精神。
  严华银:其勇在两位具体设计的基础上,又从理性层面做了很好的分析,十分到位。应该说,今天我们围绕这样一个课例片段的研讨非常充分。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我再说几点:
  一、课堂活动的主角始终是学生,特别是如原课例这样的质疑环节。“问题”源之于学生,“问题”的解决也应该是学生,主要应由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和互动来解决。这样才能真正让多数乃至所有的学生动起来、思维起来。
  二、课堂活动中,教师的功能是激发、引领和指导。学生问,老师答,学生不是主体;学生说,老师夸,空洞地言好,不负责任地表扬,不是激发,更谈不上引领和指导。
  三、“点拨”是课堂教学特别是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最佳方法。但点拨要注意由点及面,要尽可能关注班上的多数人;要考虑由此及彼,扩大“战果”,以使一问之解决能当十问之解决;要重视由浅入深,将语言训练和思维发展“导”向纵深。
  四、在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不要让“合作”学习的时空,变成个别尖子生演练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果每一次合作学习之前,所有学习者都围绕问题进行自主的深度思考并形成初步意见,那么这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今天讨论的是语文课堂质疑交流的环节,课堂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领域,下次再交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