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学生是问题生成和解决的主体

作者:严华银 吴铁俊 张金保 陆其勇




  共同观看一个课堂片段
  
  严华银:各位老师,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课堂中的问题处理。我经常跟大家强调一个观点,就是高效优质的课堂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基于目标的问题;基于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充分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充分发展。所谓“培养”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生领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逐渐养成。它的前提显然依靠的是课堂中“问题”引领下的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动态的语文课堂中,“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最能见出实施者的教学机智。我们先看一个《斜塔上的实验》课堂教学片段:
  师:接下来大家做这样一项工作:从课文中找出你的疑难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解决。
  生:在第8段中有一个词“天空的音乐”是指什么?
  师:有同学能帮助解决吗?没有?那我来帮你。天空的音乐比喻天文现象。因为伽利略经常能领会到天文现象的美妙,这种美感与我们欣赏音乐的美感是相通的。
  生:第九段中“妥协”是什么意思?
  生:是不是服输而让步的意思?
  师: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生:“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又是”说明什么?
  师:说明伽利略异于常人的猜想很多,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可见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
  同学们,刚才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好,其实文中还有很多地方也运用了类似的词语,请找出来,想想他们在文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生:我觉得在“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这句话中“甚至”用得好,因为它能强调说明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
  师:说得非常好!
  生:我也找到一个。“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这句话中的“乐于”,说明伽利略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充满信心,突出了他坚持真理的勇气。
  师:好,大家不论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都非常到位,也帮助老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勤思考,多提问。
  
  这一教学环节处理得怎么样?
  
  严华银:大家觉得这位老师在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的把握上做得怎么样?我们来做一点理性分析。
  吴铁俊:就这一教学片段而言,对文本某些细节问题的研析,能通过质疑与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来展开,是很不错的。但从实施策略来看,还是单向型、问答式、浅层次的言语交流;虽然能引导学生注重对语言的赏析,但更多的还是积累层面的感悟和品味;虽然说已经能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但更多的还只是一种参与热情的调动和学习技能的训练。
  严华银:这是从教学策略方面所做的一分为二的分析。
  张金保:这个片段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学生思维有定势,质疑不够充分,教师引导也不够有力。学生参与的面很窄,且问题仅局限在词语方面,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质疑。二是交流形式单一。说是“共同讨论解决”,但仍然是单向型问答的直线往复,教师注重的是问题的答案,本质上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没有把自己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辨疑、析疑,在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思维,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发光体”。
  严华银:金保直接指出了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和评价学生的方式方法上的严重不足。特别是揭示出了这种所谓双向互动教学的“灌输性”本质。
  陆其勇:应该肯定的是,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学生还是敢于提出问题的。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以自己的标准答案式的斩钉截铁的回答,代替了学生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整个教学环节所做出的努力,又回到了标准答案式的贴标签式的教学上去了。其次这个环节只有师生一问一答式的对话,谈不上合作,虽能很快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学得如何,研读得怎样,思考得如何,表达得怎样,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启发、循循善诱,有时甚至要付出预定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代价。这种没有“过程”、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无从得以训练提升的教学,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算是有效的教学。
  严华银:其勇对教师课堂“灌输”的深层因素进行挖掘,应该说切中要害,也找出了如今语文课堂中的通病之因。应试之弊与教学调控能力或者说动态生成的机智欠缺,必然“合成”这样的课堂。
  
  假如是你,会如何处理这一教学环节?
  
  严华银:我觉得大家结合课改的核心理念、课标精神,对这个课例片段各自做了较好的分析,可谓“仁智之见”。总体来看,应该说比较全面、准确,也比较深刻、到位。各位有没有想过,假如你就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背景和情境中,应如何处理呢?
  张金保:既然要自由交流,鼓励学生质疑,最要紧的是给学生时空和胆量;老师需要的不是随便答复他们的问题,而是引导指点如何去解决。这当中,“追问”是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方法。比如:
  生:在第8段中有一个词“天空的音乐”是指什么?
  师:有谁能帮他?
  生:天空的音乐指的是“天文现象”。
  师:(追问)为什么用“音乐”来指“天文现象”呢?二者间有何联系?
  生:说明伽利略醉心天文学,从中发现并享受到了天文现象的无穷美妙,就像欣赏音乐获得美的享受一样。
  师:(进一步追问)为何不直接写对天文学感兴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使文章形象生动。
  生:“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又是”说明什么?
  师:谁愿意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说明这样的事情很多,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
  师:“又”在这里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伽利略的想法是“发疯的念头”?
  生:“发疯的念头”说明他的教父对他也不理解,可见当时反科学风气之盛,然而伽利略并未因此退缩,足见其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又”字表现出伽利略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质。
  师:刚才两位同学问的都是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我们思考的范围能否再扩大一些,比如说还有什么句子不理解?对文章的写法、构思等方面还有什么疑问?
  你们看,在学生质疑时的追问,实际是一种方法的暗示和启发,这种暗示和启发不仅是面对提问的学生,更多的是针对全体的。有时又是一种点拨和引导,指示一条路径,拓展思维的方向。由此可见,这种追问,与原课例中老师的有问必答,是有本质区别的。
  严华银:对学生质疑的处理,需要因势利导。金保关于追问的设计和解说,是在点子和要害上的。总结名教师课堂中生成的智慧,这一点就显而易见了。
  吴铁俊: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必须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多渠道、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来强化对文本的探究和理解,加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审美的乐趣。据此,我会做如下调整和处理:
  师:接下来,大家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说说理由。
  (与原来相比,突出了“有价值”和“理由”这两个关键词,帮助学生养成钻研文本、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生:在第8段中有一个词“天空的音乐”是指什么?
  师:(不宜立即抛出答案,而应问)能不能把原句读一下?(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语境意识)
  生:(读句子)他是一个音乐家的儿子,但他从小就对“天空的音乐”有兴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