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身有彩凤双飞翼

作者:张伟忠




  中考试题的命制,是一项科学性非常强的工作,对试题的效度、信度、难度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来不得半点马虎。但就语文试题来说,在重视试题科学性的前提下,能否根据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适当突出文学性和文化性,更好地体现“语文味”呢?笔者在主持200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命题时,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突出试题中的文学性因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中考语文试题应强调素养立意,侧重考察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学素养。二者的核心其实都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尝试在试题的各个板块,围绕这一核心,凸显文学性因素。
  (一)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体现文学性的综合题目。例如:学校文学社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并写一段创刊词,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60字左右。这道题设置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学校文学社团。因为情境规定是为“文学”刊物命名,所以自然就会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富有诗意和内涵的方向发展。另外,中考试卷中常见的仿写题也带有较浓的文学色彩。这类题目能让学生通过模仿、运用文学性语言,达到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能力的目的。
  (二)在“古诗文阅读”板块强调古代诗歌的文学性阅读。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也是最能体现我国文学发展成就和汉语特点的文学样式。对古代诗歌的考察,不能局限于背诵默写,有必要涉及其文学性因素。例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8.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的考察,应该着重于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或意象。因此题目从两个角度命制,一是对重点词的品味,二是对诗歌所传达感情的整体感知。这道题的难度对考生而言起点并不高,但要体会到其中的诗味诗情,则还需要动一番脑筋。
  (三)在“现代文阅读”板块突出文学性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头戏,必须突出其经典性和文学性。在文学类文章阅读中,我们选取了冯骥才的小说《苏七块》,题目如下:
  19.阅读全文,概括苏七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0.“格色”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小说介绍苏七块“格色的规矩”有什么作用?
  21.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2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给文中(A)(B)两处画线语句加批注。
  23.就本篇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部分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要求是:“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冯骥才的这篇小说,读后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鲜明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风格独具的语言。因此,在命题时必须注意突出以上文学性因素。这五道题目的设计,紧紧扣住了小说的文学性因素,如形象、语言、构思、情节、描写手法等,紧扣语言,贴近文本,同时也暗示了方法,体现了小说阅读的一般思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在“写作板块”体现文学性。作文命题如何体现文学性?首先是增强作文题目的“陌生化”效果,以尽量避免熟题和宿构文的出现;其次是不要限定文体,特别是诗歌戏剧等文学类文体。
  这里所说的陌生化,借鉴了形式主义文论的说法。形式主义文论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具有文学性可言。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和日常语言的自动化相对立的,文学语言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日常语言产生“变形”“扭曲”,“使事物变得陌生”,以延长读者感受的过程,增加感受的难度,强化读者的体验。这就启发我们在命作文题目时,不管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半命题)作文,都要尽量考虑使题目具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使之具备更丰富的意蕴和更强大的心理动能,适当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激活其生活体验,“让他们重新去体验生活,感觉事物”,真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想抒的情、想辩的理。
  2007年山东省中考作文题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其实并不是这样。这道题目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面对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乍一看似曾相识,因为所用的词汇都来自日常语言,但组合在一起却呈现出一种陌生化效果,增加了感知的难度,延长了思考的时间,创设了对话的氛围。“其实”是对“并不是这样”的强调,“其实并不是这样”有一种话语的蕴涵性,它在学生心里留下了一片待填补的空白。面对这个题目,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考虑:到底是怎样,诉说的对象是谁?这种考虑其实涉及到学生写作的两个根本问题——内容和对象,其中写作对象的问题(即写给谁看)一直是考试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在原先的考试作文中,学生写作的对象通常是素不相识的阅卷者,但是现在面对诸如“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题目,他们就会预先设定一个诉说或对话的对象,可能是辩解,也可能是强调;可能是窃窃私语,也可能是义正辞严……有无数种可能的故事、理论、情感等内容供学生选择,但不论选择写什么内容,都必须站在写作主体的立场上,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同时,选择了内容,也就选择了诉说的对象、语气、文体等。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论理,都要关注对象,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初中生作文常见的平铺直叙和假大空倾向,实际阅卷结果也证明了这种预想的正确性。
  
  二、在试题中渗透文化性因素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语文即是学文化,语文考试也同样要重视文化性因素的渗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里阐述的虽然是课程目标,但同样也可以用来指导中考语文命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除了命制专门的文学文化常识题,更重要的是在指导思想的确立、语料的选择、题目的命制等方面渗透文化性因素,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语料的选择要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当代文化包罗万象,试题应积极引导学生关心当代先进文化和主旋律文化,这样不仅能使题目具有新鲜感,激发学生的答题欲望,也能体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如下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胜利浚工,被yù为21世纪的惊世壮举。
  题目的考察点是字音和字形,但语料中的三个事件学生都耳熟能详,且能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二)语料的选择要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这句话用来说明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重要性是再恰切不过了。因此我们在试题中选用了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中的一段话作为选词填空的语料: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_________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_________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___________、创新的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