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现实思考
作者:严华银
课堂上围绕问题的研讨就是“探究学习”?
“探究”是被曲解和误读最多的一个概念。语文课堂几乎凡是涉及提问和研讨的环节都被冠之以“探究”了。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教学《金岳霖先生》:
他先出示了学习的几点目标要求,分别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设计的,应该说比较烦琐;接着要求学生根据目标自主学习;再接着要求学生分组研讨、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交流前,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带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下面我们全班齐心合力,开始“探究学习”,请大家务必开动脑筋,积极思维,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和集体智慧,很快解决我们今天课堂的任务。
教学结束,老师跟我交流,谈他在课改之后,在教学方式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非常有成就感。
这引发我的一个思考:既然这样的教学就叫做“探究学习”,那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这一类的“探究”早已有之,何必要这一场兴师动众、声势浩大的课改?新课改还要大力倡导,而且还说要“学习方式转变”,不是多此一举吗?
究竟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领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区别于传统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我们看,无论是“研究主题确定”“探索活动”的开展,还是“实践性”“开放性”的体现,“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本课的教学中几乎一无体现,而且真正“探究”起来,也不是一两个课时的课堂教学能够做到的,或者说“探究性学习”主要不是运用于相对短暂、简单、平面的文章阅读的课堂教学,而应是与“合作学习”一样适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专题学习当中。
这样说来,哪怕是研讨一个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你都可以说我们来做一点“探究”,但绝对不要自夸和妄称我现在实施的是“探究性学习”。
实际上,自主、合作、探究是三种互有区别的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但我们要特别关注其联系。其最重要的联系就是,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没有自主,任何合作和探究都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在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需要思考和实践,尤其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准确并大力地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决不能用语文式的含混、模糊和朦胧去有意或无意地望文生义、断章取义,随便引申,信手移植。否则,这种对语文课改核心理念的逐渐“解构”,将有可能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葬送了语文课改。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 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