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鸿门宴》的三种教学处理

作者:郭建华




  正因如此,“案例二”整堂课显得零乱随意,学生的分析、讨论和呈现出的结论显得浅表化,难以入情入理。看来,教师对文本思想内容把握还不到位,对“教学问题”的设计还不缜密。
  “案例一”在这一教学环节上设计的“教学问题”是:“在项羽和刘邦两人中,你喜欢谁?”并以此“问题”为凭借,让学生借助相关资料探究项羽“兵败之因”。
  与“案例二”比较起来,“案例一”的这一“教学问题”显得相对集中一些,因此学生结合文本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和呈现的结论,其质量也就要高一些;虽然教师有将学生导向“探究项羽兵败之因”的目的,但教师并未刻意将学生的思维向这一目的上“牵”,学生也就没有往这一“死胡同”里钻,所以学生得出了“成功是英雄,失败也是英雄,两个人我都喜欢”的正确结论,应该说这一结论符合司马迁将项羽写入“本纪”的重要原因。
  “案例三”也设计了三个“教学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
  “问题一”是“你心目中的项羽是怎样一个人”。这一“教学问题”的设计是要求学生展开与项羽的“对话”,要求学生将项羽放在“鸿门宴”人物关系的焦点上并设身处地地进行研读、体验、感悟,揣摩项羽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这是学生评析项羽的逻辑起点。
  “问题二”是“司马迁心目中的项羽是怎样一个人”。这个“教学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展开与司马迁的“心灵对话”。当教师发现生1和生2对项羽的评价局限在性格缺陷方面时,急中生智地加以提醒,用“既然项羽是这样一个人,那为什么司马迁要将他写入‘本纪’呢?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意见”这一“问题”宕开,引导学生对项羽进行积极方面的评价,于是有了后来生3、生4、生5的精彩发言。这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学生评析项羽、走近司马迁的台阶。
  “问题三”是“李清照称项羽为‘人杰’和‘鬼雄’的评价是否恰当”。这一教学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和审美的高度对项羽作出公允的评价,应该说生4、生5的回答较全面、深刻,较透彻和圆满。如果“问题一”和“问题二”意在引导学生“入乎其内”,那么“问题三”意在引导学生“出乎其外”,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项羽作出历史的美学的审视,这就比“案例一”的“在刘邦和项羽两人中,你喜欢谁”,比“案例二”的“项羽兵败垓下的原因是什么”,“6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设计”高明得多,大气得多,这就使学生看到的不再是只有性格缺陷的项羽,而是一个血肉丰满、具有性格魅力的一代风云人物。
  3.课堂结语如何设计?
  在“结语”的安排上,“案例一”和“案例三”都着意于文本的人文价值取向,都意在激励学生做新时代的真英雄,但方法各不相同。
  “案例一”采用的是“教师结语”和“音像资料”的方式,“音像资料”的运用是“教师结语”的补充,起到了感染和强化作用。
  而“案例二”的“结语”仅仅是对学生讨论和讨论结果的评价,而且其评价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学生主体和对文本理解的多元,但实质上却难以切中肯綮,显得苍白无力:“对”——“对”在哪里?不明白;“说得都很好”——“都”很“好”吗?“好”在哪里?有没有不“好”的呢?不清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质就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这是对新课程背景下多元解读理论和尊重学生主体理念的一种偏离,可以看做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典型的教学折中主义!试问,在这种情形之下,还有教师的“主导”吗?还存在“对话教学”中的“首席”吗?所以,教师这类“结语”徒有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案例三”虽然没有运用“音像资料”,但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名新时代的真英雄,我以为具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更具有思考价值。
  4.教学时间如何分配?
  三节课在“引入·激趣”环节上所用时间大致相当:“案例一”用了2分钟,“案例二”用了3分钟,“案例三”用了2分钟;在“解决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概括文本内容”“做实”这一环节上,“案例一”用了15分钟,“案例二”至少用了30分钟,“案例三”用了26分钟;在“评析人物形象”“做亮”这一环节上,“案例一”用了26分钟,“案例二”用了35分钟,“案例三”用了11分钟;在“结尾”环节上,“案例一”用了2分钟,“案例二”用了4分钟(含“结语”和“布置作业”),“案例三”用了1分钟。去掉“引入”和“结尾”两头不论(因为用时相关不大),合计“做实”和“做亮”这两个环节,“案例一”用了41分钟,“案例二”大约用了65分钟,“案例三”用了37分钟,显然“案例二”同“案例一”和“案例三”比较起来,费时多,欠科学;而“案例一”又给人一种轻“做实”(15分钟)重“做亮”(26分钟)的感觉,这种“轻”“重”倒置是不符合高一文言文教学要求的。
  5.简短的结语
  听完课后,我分别对师生做了一个调查,结果与我的听课感受基本一致。
  “案例三”的学生满意率最高,达95.3%;“案例一”的学生满意率次之,为75.6%;“案例二”的学生满意率最低,为62.8%。
  三位教师课后的自我评价也同样说明这一问题。“案例三”的教师微笑着说“自我感觉还不错”,微笑里带有自信;“案例一”的教师歉意地说“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歉意里带着追求;“案例二”的教师愧疚地说“上砸了”,愧疚里带着自责和憧憬。
  追问个中原因,“案例三”的教师认为得益于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把握到位,对“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和对课堂教学的较好驾驭;“案例一”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备课作了充分准备,但问题主要出在未关注学生生成的问题和对“教学问题”的设计欠精妙;“案例二”的教师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学生基础差,自己对文本研读不够和备课不充分等方面。
  重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4007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