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的教学设计
作者:曹勇军
许多老师对“知识”理解比较狭窄,仅仅把学科知识当成知识,比如唐诗宋词,就是诗词的形式特点,文学史上的几条结论,名家或者教参对作品的分析,这些当然是知识;但除了文体样式、作家作品、风格流派这些知识外,知识还包括阅读的策略、技能乃至教材编写者的价值观等。它是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多维结构,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
教学设计是教师把教材呈现的知识加以选择重组,使之在学生心中生长构建的预设方案。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呈现知识,更构建了学习的空间,与真实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进入人生和生活的现场,把它们从单向度的技术化的生存困境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生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教师的观点、教学过程和策略的个性化。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材所呈现的一样,或与学生的经验一样,就是照本宣科,教师的个性化程度为零。有了教师对作品的独到理解、选择和组织,才能架起与学生对话的通道,在师生互动中使知识不断增值,使学生所学知识生命化,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必修也好,选修也好,都是语文课。我们可以把一节课大致上分成“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个段落。前者强调“实”字,它是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后者突出“活”字,强调个性自由,注重生成和发展。从“规定”到“自选”,从技术到思想,使工具与人文结合起来,大到一个专题、一节课,小到一个板块、一个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结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针对教学中老师们面临的困难,我们提炼出教学设计五字诀,供大家参考。要说明的是,这五字诀有的侧重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排,有的侧重过程的指导、方法的运用,在学理上并不具有严格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它只是解决问题的抓手,帮助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矩”字诀
许多老师教唐诗宋词,不是让学生学会诗词鉴赏,而是让学生欣赏自己的鉴赏,这是应该警惕的。语文老师教唐诗宋词,要实实在在,金针度人,要让学生读懂诗歌,有所感有所得,并能举一反三。很多人迷信教参,其实教参所收大都是名家的鉴赏文章,当然给人不少启发,但往往虚有余实不足,多是现成的结论,无法一步步看得见摸得着地使学生生成知识和技能,所以要学会自己设计教学的计划和方案。大匠能给人规矩却不能使人巧,一个语文老师要知道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巧”,“规矩”可以教而“巧”不能教只能悟。教唐诗宋词教什么?教的不是专家的个性化鉴赏结论,而是举一反三的规律。教唐诗宋词应“死去”“活来”。何谓“死去”“活来”?清人方东树举李白诗为例说:“先详其训诂,次晓其典故,次寻其命意脉络及归宿处,而其妙全在文法高妙。”(《昭昧詹言》卷十一)前两点“详训诂”“晓典故”就是“死去”,后面“寻命意脉络及归宿处”,就是“活来”。今人吴小如先生说,古典诗词要“通训诂”“明典故”“察背景”“考身世”(《古典诗词杂丛》),也十分倡导实学的作风和习惯。长篇诗歌教学设计尤其应重视这一点。
怎样“通训诂”?可以先弄懂字句,提取关键词句,找到全诗骨架子,梳理诗歌基本内容。比如教高适的《燕歌行》,先诵读解决语言障碍,然后画出诗歌的韵脚,全诗共二十八句,四句一韵,可以看成是七首七言绝句,归类合并分为四层:第一层关键词有“辞家破残贼”“下榆关”“逶迤碣石间”“飞瀚海”“照狼山”,可见写的是汉军,概括了出师的历程。第二层关键词有“未解围”“斗兵稀”“胡骑凭陵”“半生死”,写的是战斗的危急和最后的失利。第三层关键词则是“那可度”“无何有”,写的是被围士兵的痛苦,他们思念亲人,生还无望。第四层关键词“白刃血纷纷”“死节”“岂顾勋”“征战苦”“至今犹忆”,因为汉代威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现在这些将领只顾个人功勋却不管士卒死活,贪功冒进,怎能不让人苦苦追忆李将军呢?由此可见:全诗用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整个过程,其中有出师的盛大场面,有战斗的残酷场面,有底层士兵和高层将领的生活对比,有士卒真实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有诗人的同情和悲愤的感情,可以说真实地描写了充满血腥残酷的战争,表达了对战争的独特思考。
像这样“剥皮抽筋”,找到诗歌的骨架子,把握层次脉络和基本意思,才谈得上对诗中手法技巧、特色风格的感受和领悟,才有学科进步发展的扎实基础。
二、“切”字诀
学习唐诗宋词,学生很容易“审美疲劳”。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说,一门课36课时,尽是唐诗宋词,难以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从教师方面说,备课量大负担重,难以精雕细琢。其中,有个问题被忽略了,就是教学中不大注意切入的角度,往往捧着《唐诗鉴赏词典》,依据名家的鉴赏,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平铺直叙,这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避免疲劳的一个办法是,要学会选择角度切入诗歌。
选择切入角度有三个方法:一是从题目切入;二是从关键句切入,三是从疑难句切入。
从题目切入,就是利用题目与文本的呼应关系,抓题目中关键词语,拎起文本的内容,组成教学板块,形成由浅入深的教学节奏,引领学生的情感、想象和思维。比如,李白的《花间独酌(四首)》,如果教师顺流直下,就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内容,错过了走进诗人作品和心灵的机会。如果在题目上做点文章呢?我们可以抓住题中的“独酌”,设计一组问题。(1)诗的标题是《花间独酌(四首)》,从全诗看,诗人是“独酌”吗?说说你的理由。诗人独而不独,不独而独。先写“独”,继则写“不独”,最后还是“独”,是大孤独。这样就感知梳理了诗的内容。(2)诗人为什么要“独酌”?表现了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不被理解、不能施展的苦闷和孤独,写灵魂的孤独、精神的孤独。这样就抓住了诗的主旨。(3)诗人是怎样写“独酌”的?这是首“酒歌”,写的是花间独酌的过程,癫狂的醉态,豪迈的气势,淋漓尽致;但又不是一般的“酒歌”,而是“脱口而出,纯乎天籁”,寄情明月,浪漫奇想中表现了诗人豪放旷达的个性。这样对诗的表现手法就有了认识和理解。此外,像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望”和“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游”和“留别”,杜甫《旅夜书怀》的“旅夜”和“书怀”等,都是对内容很有统摄力的“题眼”,抓住它,就可以理清诗的层次脉络,为鉴赏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关键句切入,就是抓住诗中制约着学生鉴赏的关键性诗句,设问激疑,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突破“浅读”“歪读”的误区,推动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比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读起来浅白平易,学生顺着字面一下子就“滑”过去了,滑入“浅读”的泥淖。教这首诗可以抓住尾联,设问激疑,反复捶打。先让学生读书上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解释“羊公碑”,然后当头一问,引发学生的兴趣:“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诗人为什么会“泪沾巾”?说说你的理解。学生思考讨论中,引导学生玩味上句中的“尚”字,体会“尚”字所表达的言外之意:朝代的更替,人生的沧桑,大英雄“而今安在哉”?这就让人伤心落泪;再联系注释上《晋书·羊祜传》的内容和作者的遭遇,体会作者藏在诗句之外的伤感,那就是羊祜为国效力,颇多政绩,名传千古,与山俱传,可自己至今仍然是“布衣”,无所作为!学生有了这样的鉴赏体验和理解,再回过头品味首联、颔联一气而出的人生感叹,才能获得丰满的艺术享受,而这种享受又是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常有同行感叹,以为强调文学鉴赏就会破坏语文教学的“工具内容”,以为工具和人文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原因是没有找到工具人文结合的点,没有找准切入的角度和口子。